潘梅花,陈升忠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2.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70;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
——以潮安区古巷镇为例
潘梅花1,2,3,陈升忠2*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2.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70;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半城市化地区是城镇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二元城乡结构、土地利用混杂交错且变化迅速的地域类型。该地域城镇发展问题突出,社会矛盾集中,研究该地区半城市化发展特征对深化认识城镇发展,推进半城市化向城市化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探析半城市化地域的土地利用特征和形成机制,以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为例,综合研究其土地利用演变规律、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借鉴程序框图思维,创新半城市化机制研究,发现:2001—2016年间研究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人均建设用地分别为137.3、197.5、257.8和194.5 m2,超出国家法定水平,耕地、园地和坑塘水面面积减少。工矿用地增长速度快,分布范围广,单位工业用地产值仅692.6元,低于国家水平,存在用地比例过高、增长速度过快以及用地产出效率低等问题。城乡居民用地面积变化缓慢,其人均用地面积先增后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矩阵转移分析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来自耕地、园地、坑塘水面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该地区最容易受到侵占的用地类型。以卫生洁具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是古巷镇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半城市化地域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农民充分的自主发展权以及政府监管、规划引导缺位是半城市化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如不介入管理和引导,环境恶化和本地人口外流将进一步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固化。
半城市化;土地利用;工业用地;古巷镇
我国正处于城镇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发展,城乡结构变化迅速,催生了大量半城市化地区(semi-urbanized area)(蔡栋等,2010),城镇发展问题突出。半城市化地区是已经初步具备某些城市功能和特点,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韩非等,2011),根据其形成机制可分成城市型半城市化地区(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此类地区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为敏感、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因其具有不稳定性、过渡性和复杂性而成为城镇发展问题、社会矛盾的集中高发区。研究此类地区有助于深化对城镇发展、城镇地域空间结构和城乡交互关系等议题的认识,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当前,有关半城市化的研究局限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的边缘区(荣玥芳,2011),其内容包括空间范围界定(Hornis et al.,2008;王海鹰等,2011;陈贝贝,2013)、土地利用变化及特征分析(Galletti et al.,2016)、形成机制探讨(Liu et al.,2016;Lombard,2016)和治理对策(Lin et al.,2016)等方面,而对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关注较少。土地是半城市化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对认识城镇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指示意义,因此土地利用研究尤为重要。已有研究一般采用土地自然分类体系,重视植被多样性的生态意义(刘纪远等,2014;罗娅等,2014),而忽视建设用地的功能差别,对认识半城市化问题具有局限性,故有必要重新建立分类体系。考虑到乡镇企业发展对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意义和影响,应把工业用地从城乡建设用地中独立出来进行分析探讨。其次,传统的土地利用研究具有分离性,同一研究一般只呈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空间分布变化和集约性评价等研究内容的一个面向。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是小城镇自下而上发展的结果,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独特景观,单一面向研究不能综合反映该地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性、空间覆盖和低效蔓延特征。因此,应当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对该地区进行综合评价,以探析土地利用与半城市化地域的关系。
半城市化地区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半城市化地域形成机制往往不同。一般认为乡镇企业发展和土地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域形成的重要原因(田莉,2014,廖富洲等,2012)。然而,林永新(2015)指出工业化形成的需求条件以及农村土地管理体制造成的土地条件只是为该地域的发展提供了潜在可能,最终能否形成取决于农村抵抗力和政府管制力的博弈结果。该文章为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形成机制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又陷入了另一种局限。其把在开发区建厂的行为归因于企业家的主动选择,认为活跃于实业投资的温州人因融资需要更青睐于在正规的开发区建厂,而忽略了政府规划行为以及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相较于管制力,政府的引导作用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更为重要。控制而不引导,控制行为往往不能发挥实效。除此之外,规划管理和实施对一个地方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综上,半城市化地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取决于研究区域是否满足了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发展自主权、工业性质、政府行为等多方面。本文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创新分析框架,借鉴算法中的程序框图综合解读研究区域的半城市化地域形成机制。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预处理
古巷镇位于潮州市潮安区中部,潮州市区西面(图1),辖19个村(居)委和1个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61.13 km2(注释1)。该镇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2013年全镇工业企业908家,工业产值88.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8.6%。尽管该镇制造业发达,农户兼业化趋势显著,但城镇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不足,景观功能混乱,具备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
本研究数据基础为古巷镇人民政府提供的古巷镇2001年和2014年城镇总体规划、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dwg格式,西安80坐标系高斯投影)。从Google Earth影像下载器下载历史图像(WGS84坐标系经纬度投影),求解7个参数并完成坐标系转换后根据目译结果修正土地利用现状图,形成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4个研究序列数据。经ArcGIS平台进行shapefiles格式转换、空间校正、研究范围裁剪、土地利用分类(注释2)(图2)、拓扑处理、可视化等处理后得到古巷镇土地利用图(图3)。其中,城乡居民点指除工矿用地和交通设施用地外的建设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未利用地包括空闲地和部分正在建设的用地。
图1 研究区范围及其在潮州市的位置Fig. 1 Study area and its location in Chaozhou
图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Fig. 2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1.2 研究方法
一般从结构、变化幅度、变化强度以及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等模型指数刻画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刘成武等,2004)。考虑到半城市化地域的特殊性以及研究地域的尺度,本文不仅采用用地结构、变化幅度等指标来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也分析同一类用地在该镇不同村庄的分布变化,并对比国家标准评价土地利用效率。通过结构、分布、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反映古巷镇土地利用总体特征、用地分布和扩散以及用地效率,深化对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域土地利用特征的认识。同时,基于ArcGIS平台构建该镇的土地利用变化矩阵,叠置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变化情况,挖掘不同用地类型的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土地利用分析结果,借鉴程序框图思维探讨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域形成的机制。
图3 古巷镇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的土地利用Fig. 3 Land use in 2001, 2006, 2011 and 2016 of Guxiang Town
2.1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由表1可知,在不同时间段,古巷镇的土地利用结构表征不同。总体而言,农用地面积最多,占比高;建设用地次之;水域和其他用地占比小。研究期间,耕地、园地和坑塘水面持续减少,以工矿用地为主的建设用地迅速扩张,未利用地稳步增加,河流水域保持平稳。尽管近年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有所减缓,但增长强度仍达14.2%,至2016年,建设用地面积达1931.3 hm2,占镇域面积31.6%。若按2001—2016年建设用地72.5 hm2·h-1的速度增长,15年后该镇的用地开发强度将会达到50%,逼近生态极限。宁莞高速公路的连通为该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契机,如果用地开发不加以规划控制,建设用地可能呈爆发式增长,古巷镇或许将在15年内突破50%的生态极限。城镇发展空间不足和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古巷镇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掣肘。
由图4可知,建设用地结构变化明显。城乡居民点经历了2001—2006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速逐渐减缓,2011—2016年增长幅度仅为1.3%。同一时期,工矿用地快速扩张。2001年工矿用地面积与城乡居民用地面积基本持衡,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7%和49.1%,此后呈爆发式增长,不断接近园地面积;到2016年,工矿用地达1229.6 hm2,占建设用地63.7%,是城乡居民用地的2.2倍。从未利用地的增长变化情况看来,工矿用地仍会大幅增加,其建设用地占比或突破70%。一般认为,工矿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5%~20%为宜,中小工矿城镇,工矿用地可大于25%,但不宜超过30%。可见古巷镇的工矿用地存在比例过高和增长过快的问题。
表1 古巷镇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结构Table1 Land use structure in 2001, 2006,2011 and 2016 of Guxiang Town
图4 古巷镇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Fig. 4 Land use change in 2001, 2006, 2011 and 2016 of Guxiang Town
2.2 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分析
除了古巷镇林场以及古巷五村与古巷一村等共有两个统计单元因功能和权属特殊性用地类型比较单一外(图5),其他村庄的用地类型比较齐全。虽然东南部村庄的行政主体范围已全部或大部分转为建设用地,但因为枫洋(注释3)、古巷(注释4)、孚中、福庆、横溪等村庄都存在飞地现象,且飞地多位于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以林地、园地、耕地等农用地为主,各个村庄的用地类型仍比较复杂。
土地利用空间分异明显,不同村庄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发展变化速度不同。受地形和区位影响,北部主要为纯农村,大部分用地为农用地,少量建设用地分散其中。近几年卫生洁具陶瓷产业向北部扩散蔓延,农用地减少,除了古巷镇林场尚未发展工业外,其他村庄皆有工矿用地分布。东南部村庄工业发展较早,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村庄建设与镇区连成一片。2006年以前,孚中村工业发展最快,工矿用地面积排位第一。2006年后,古巷四村工业发展迅速崛起,反超其他村庄,2011年、2016年其工矿用面积和用地占比均排名第一。2016年古巷四村的工矿用地建设用地占比高达58.1%,福庆村(49.7%)和崎头村(41.6%)亦将逼近50%,孚中村(38.9%)、古巷二村(38.1)、古巷三村(34.1%)、枫洋一村(33%)和枫洋三村(30.4%)等村庄也早已突破30%。发展空间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将成为这些村庄共同面临的问题。
2.3 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图5 古巷镇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的空间分布Fig. 5 Land use spatial pattern in 2001, 2006, 2011 and 2016 of Guxiang Town
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137.3、197.5、257.8和278.7 m2。因为历史年份并未把外来人口纳入统计范围,若考虑2016年外来人口数量为3万人,则其人均建设用地降为194.5 m2。古巷镇位于Ⅳ气候区,根据《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人均建设用地范围在80.0~100.0 m2较为合理,可见该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合理范围。即使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考衡,把古巷镇视为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镇,其人均建设用地也不应大于150.0 m2的用地指标上限。这从侧面反映了该镇用地结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来源于工矿用地的蔓延增长。2001年人均工矿用地面积66.3 m2,到2016年已增长为123.8 m2,远远超出人均工业用地15~25 m2的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尽管工业产值总体水平和单位用地产值率持续增加,但到2016年,单位面积工矿用地产值仅为692.6元,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2.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如表2所示,由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知用地系统的稳定程度和用地之间的转换关系。建设用地和河流水域的用地属性比较稳定,而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用地属性则变化较大,这符合用地变化的一般规律。90.9%的城乡居民用地和86.3%的工矿用地保持了原有属性。此外,这两类用地大量吸收农用地,不断扩大其用地规模和范围。工矿用地扩张速度最快,占用大量的耕地(319.7 hm²)、坑塘水面(261.6 hm²)和园地(188.2 hm²),分别占2001年相关用地类型的44%、38.4%、10%。与此同时,城乡建设进一步推进,部分农用地转为城乡居民点,其中耕地的转换面积最大,占2016年耕地面积的17.9%。以工矿用地为核心的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说明了该镇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快速阶段,产业结构迅速转化和调整,造成耕地、坑塘水面和园地的急速萎缩。
根据土地利用特征分析结果,古巷镇土地利用的总体特点是建设用地范围广,在镇域南部形成用地组团。工矿用地面积大,效用低,发展速度快,分布广;城乡居民用地发展慢,人均用地符合居住用地要求。农用地大量减少,不断转为工矿用地。快速的工业发展为古巷镇半城市化地域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也验证了何为等(2012)的研究成果。此外,农民自主发展权的强弱、政府监管是否到位、规划引导有无落实等都会影响半城市化地域的形成与否。倘若村庄共同体发展自主权过度,而政府监管不足,在市场经济引导下,违法用地行为必然增加,导致工业碎片化并低效蔓延。这是半城市化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政府引导对于半城市化地区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必要引导,该地域将会陷入“空间锁定”效应的不良后果。本文参考程序框图的判断思维定性分析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域的形成机制(图6),重点把握以下三方面:
3.1 多要素驱动工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就地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潮州优质的飞天燕瓷土、毗邻枫溪的区位优势以及旺盛的生活用品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古巷镇卫生陶瓷产业的发展。到2001年,该镇陶瓷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在镇区外围形成工矿用地圈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为古巷镇卫生洁具产业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到2006年,外贸出口额已达8965.2万美元。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卫生洁具产业海外市场迅速萎缩,外贸出口额减少,许多小厂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在古巷陶瓷协会的组织领导下,越来越多厂商抱团发展,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共同度过了产业发展的低迷期,海外投资、名牌企业开始入驻该镇,卫生洁具产业迎来新一轮变革。到2011年,工矿用地面积达1066.2 hm2,工业总产值达643756万元。近几年工矿用地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品牌结构却大有改善,工矿用地进一步向镇域北部蔓延。
3.2 政府监管不足导致工业碎片化发展
可进入门槛低,初期投资成本低的产业特点,为古巷镇早期卫生洁具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尽管《土地管理法》明确禁止占用耕地和流转农村集体土地,但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土地隐形市场兴盛,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充分的自主发展权促使各个村庄在设厂、招商引资时往往绕过基层政府部门,自行出租村集体用地。目前枫洋村、古巷二村、三村、五村以及福庆村、孚中村都有村属工业区。这些工业区规模小,未经规划,配套不齐全,基础设施不完善,根本不能促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另一方面,工业发展成为古巷镇税收的主要来源。根据古巷镇2014—2016年的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税收收入是公共财政收入的全部来源,其中,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总和占税收收入70%以上,侧面反映了工业发展对于地方财政和城镇建设的重要性。税收依赖容易导致政府疏于监管,任由工业碎片化发展,形成半城市化地域。
表2 2001—2016年古巷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Table 2 2001—2016 land use transition matrix of Guxiang Town hm²
图6 半城市化地域的形成机制框架Fig. 6 The framework of semi-urbanized area’s mechanism
3.3 政府引导缺位固化半城市化空间
图7 古巷镇规划2020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Fig. 7 Land use plan in 2020 and land use in 2014 of Guxiang Town
政府部门的规划引导对半城市化地域转型升级发展攸关重要。尽管古巷镇在2001年已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但由于规划管理不到位,没有发挥总体规划的引导和管控作用。该规划明确提出,至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7.1 km2,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99 m2,实际到2014年,建设用地面积已达13.44 km2(不含潮州市经济开发试验区的工业用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173.4 m2,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等违法用地行为时有发生,导致工业用地蔓延式增长,与规划用地空间不符。如今新一版规划已编制完成(图7),但因多种原因一些项目未能落地建设,用地空间格局难以转变。加上缺乏市级大型规划配套工业区以及优惠政策引导,短期内仍然无法实现工业集聚发展。工业低效蔓延发展的负向影响——环境污染、城镇景观紊乱等将会降低城镇吸力,最终固化半城市化空间。
4.1 讨论
历史数据的获取是土地利用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数据为基础,利用Google Eearth影像下载器提供的历史影像来修正土地利用图,形成特定的研究时序,为该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获取途径。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地域局限性。由于下载的数据已丧失了波段信息,不支持监督分类方法,只能依赖目视解译,耗时较长,不适用于大尺度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地域的影像在纹理、结构等方面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达不到解译的精度要求,因此不能简单推广使用。
为了探析古巷镇作为乡村型半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布、效用等方面着手分析其用地特征,并参考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相较于传统的土地利用变化单向研究,本文的分析视角更加全面,但仍局限于纵向比较,忽略了古巷镇与其他陶瓷产业发达地区的横向分析,未来应从横向视角深化研究,通过对比明确古巷镇卫生洁具产业的优劣势,以期为古巷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策略。
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也受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的机制研究仅考虑了社会经济因素对古巷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实际上,该镇土地利用变化因素错综复杂。受限于数据收集和数据质量问题,本文仅定性分析了半城市化的形成机制,存在一定主观性,未来应在数据满足分析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定量研究。
4.2 结论
本文以潮安区古巷镇为例研究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和形成机制。通过对比分析该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空间特征、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内容来探讨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形成机制,发现:
(1)古巷镇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和城镇化发展初期,用地需求十分旺盛,土地利用特征具有特殊性。相较而言,城市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形成受城市发展辐射影响,城市郊区化、人口迁移、工业转移、大型商业、教育、体育综合体的建设等因素促使该地区工业、居住、商业等用地全面增长,经济活动繁荣;而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用地变化主要受乡镇企业发展驱动,工矿用地和居住用地增长快速。和东莞地区的“三来一补”发展模式不同,古巷镇卫生洁具产业的劳动人口吸纳能力十分有限,不足以形成人口规模效应促进城镇快速发展。相反,因为陶泥粉尘污染、水污染以及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许多当地村民选择在临近的潮州市区定居。这导致古巷镇的用地变化陷入恶性循环,工矿用地不断增加,工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半城市化空间不断加强和固化,若缺乏有效介入,则难以突破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古巷镇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初步形成了以卫生洁具产业为主导产业,天然气、模具、包装、运输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但因为工业发展分散于各个村庄和村属工业区,规模企业少,工业个体户比较多,集约程度不高,产出效益低,其产业集群只是低水平的工业集聚。加上缺乏用地监管和开发引导,工业碎片化发展,加大了工业占地面积,造成该镇工矿用地比例过高,增长速度过快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半城市化空间的形成。如若不加大用地监管和环境整治力度以及重视城镇规划引导的作用,工矿用地会继续蔓延增长,环境恶化和本地人口外流将进一步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固化。
(3)规划配套齐全的大型工业区、物流园区对该镇产业转型升级、土地集约利用以及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但因为目前人均建设用地已远超法定人均水平,新增用地规划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应该转变发展思想,把握“三旧改造”、棚户改造的契机,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盘活现有用地,破解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困局,推动该地区健康有序发展。
GALLETTI C S, TURNER II B L, MYINTS W. 2016. Land changes and their drivers in the cloud forest and coastal zone of Dhofar, Oman, between 1988 and 2013 [J].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6(7): 2141-2153.
HORNIS W, VAN ECK J R. 2008. A typology of peri-urban areas in the netherthlands [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9(5): 619-628.
LIN J, CAI J M, HAN F, et al. 2016. Underperformance of planning forperi-urban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mentougou district in Beijing [J]. Sustainability, 8(9): 1-18.
LIU Z L, ROBINSON G M. 2016.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urban fringe: The example of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J]. LandUse Policy, 57: 179-192.
LOMBARD M. 2016. Land conflict in peri-urban areas: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land reform on informal settlement in Mexico [J]. Urban Studies, 53(13): 2700-2720.
蔡栋, 李满春, 陈振杰, 等. 2010. 基于信息熵的城市边缘区的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测绘科学, 35(3): 106-109.
陈贝贝. 2013. 无锡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范围识别[J]. 地理研究, 32(7): 1209-1219.
韩非, 蔡建明. 2011. 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 30(7): 1271-1284.
何为, 黄贤金. 2012. 半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9(2): 24-32.
廖富洲, 廖原. 2012. 我国“半城市化”现象探究[J]. 学习论坛, 28(5): 41-45.
林永新. 2015. 乡村治理视角下半城镇化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基于珠三角、苏南、温州的比较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3): 101-110.
刘成武, 黄利民. 200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 23(4): 12-14.
刘纪远, 匡文慧, 张增祥, 等. 201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 地理学报, 69(1): 3-14.罗娅, 杨胜天, 刘晓燕, 等. 2014.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69(1): 43-53.
荣玥芳, 郭思维, 张云峰. 2011. 城市边缘区研究综述[J]. 城市规划学刊, (4): 93-100.
田莉. 2014. 工业化与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变迁——以2001—2010年江阴和顺德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为例[J]. 城市规划, 38(9): 15-21.
王海鹰, 张新长, 康停军, 等. 2011. 基于多准则判断的城市边缘区界定
及其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6(4): 703-714.
注释:
1 本研究不含古巷镇崎头村在枫溪区的飞地,研究范围6 109.9 hm2。
2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进行划分,共4个一级类9个二级类。
3 指枫洋村,包括枫洋一村、枫洋二村、枫洋三村、枫洋四村4个管区,下同。
4 指古巷村,包括古巷一村、古巷二村、古巷三村、古巷四村、古巷五村5个管区,下同。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in Rural Type Semi-urbanized Areas ——A Case Study of Guxiang Town
PAN Meihua1,2,3, CHEN Shengzhong2*
1.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A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zhou 510070,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Semi-urbanized area is a type of regions characterized by its dual urban-rural structure and mixed, rapidly changed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semi-urbanization phenomenon and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semi-urbanized areas, this paper, taking Guxiang Town in Chaoan District, Chaozhou City, as an example, studies the land use of the town from 2001 to 2016, and uses program chart to explore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t is found that: over the past 15 years, construction and unused l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2001, 2006, 2011 and 2016, per capita construction land reached 137.3, 197.5, 257.8 and 194.5 m2, respectively, beyond the national legal level. Meanwhile, cropland, garden land and ponds decreased sharply. Industrial land grew fast, almost covered all the villages, the per unit output value was only 692.6 yuan, below the national level. That shows the problems of excessive industrial land use proportion and excessively fast growth rate, and low efficiency of land use. Built-up land changed slowly, its per capita land area first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complying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standard. Analysis of the conversion matrix table shows that, the increased construction land is mainly from cropland, garden land, ponds and unused land. Agricultural land is the most vulnerable land use type to be encroach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sanitary ware industry development, drove Guxiang Town’s construction land to increase, providing basic conditions for semi-urbanization. Excessive autonomous right to development for farmers and the absenc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planning guide are the root causes for semi-urbanized areas formation. If things continue this way, th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the outflow of local population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semi-urbanized areas.
semi-urbanized area; land use; industrial land; Guxiang Town
10.16258/j.cnki.1674-5906.2017.01.013
X14
A
1674-5906(2017)01-0081-08
潘梅花, 陈升忠. 2017. 乡村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以潮安区古巷镇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6(1): 81-88.
PAN Meihua, CHEN Shengzhong. 2017.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in rural type semi-urbanized areas——a case study of Guxiang Town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6(1): 81-88.
潘梅花(1990年生),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和文化地理。E-mail: muifa90@163.com
*通信作者:陈升忠(1959年生),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和城乡规划。E-mail: chenshengzhong@126.com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