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泰州 225300)
手术室整体化护理在提升手术室安全管理的价值
陈晓燕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化护理在提升手术室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到3月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整体的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5例与对照组37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整体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1.1%(4/375)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4.8%(18/375)(P<0.05)。观察组患者的方面满意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化护理能提升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效果,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手术室;整体化护理;安全管理;感染
手术室管理强调优化救治与护理服务过程的有效链接,为此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1]。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手术室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手术室感染情况层出不穷,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与并发症的增加,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为此也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2]。手术室整体化护理将手术室中的护理管理问题进行主次关系分类,使患者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手术室整体化护理在提升手术室安全管理的价值,现做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到4月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整体的7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年龄20~80岁;手术期间无死亡情况发生。其中男400例,女35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6.02±3.13)岁;住院天数最短3 d,最长56 d,平均(14.82±1.43)天;平均体重指数为(24.21±2.98)kg/m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5例与对照组375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与体重指数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管理模式
对照组:采取我院一般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排班中也采取的是传统排班法。
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整体化护理干预,采取日班、夜班传统排班,但不同于对照组的是,在护理排班中,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协作,日班10人,负责所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夜班4人,每位护士负责3组患者的全面照护,且在夜班中加2位弹性班护士,在患者管理中,采用ABC法将患者进行分级,A级:患者病情非常严重,需要开始抢救或正在抢救中;B级:已进行常规手术干预,病情较稳定者;C级:没有不必要实施手术干预,但具有潜在危险,需在手术室中监护管理。对于这三类患者,护理管理按要求也不同,A类保证全力完成,B类、C类行辅助管理。
1.3 观察指标
护理安全:记录两组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在出院时由患者自评,包括护理认知、病区环境、专业技术、护理环节等四个维度,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0.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1.1%(4/375)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4.8%(18/375)(P<0.05)。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专业技术(99.1 3±4.4 2)分、护理环节(99.14±3.55)分、护理认知(96.13±4.11)分和病区环境(96.34±3.95)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专业技术(89.92±4.15)分、护理环节(87.83±4.07)分、护理认知(85.73±4.50)分和病区环境(93.43±4.17)分满意度评分(P<0.05)。
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特别是安全管理是衡量医院综合服务质量及反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在常规护理中,护理内容及形式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手术室安全事故,造成严重预后[4]。
手术室感染是手术患者在手术室内获得的感染,主要在于很多医护人员对手术室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在整体化护理中,将护理人员合理分配,并对每个工作岗位的责任与程序进行了明确,设立专职夜班,实施年资高低搭配,实现能级对应和护理连续[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和4.8%,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
当前患者满意度可作为终末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手术室整体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需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增加和病人的接触与交流时间,有效地监督与观察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并对患者和其家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与想法进行及时地了解与处理[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方面满意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手术室整体化护理能提升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效果,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曹东侠.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109-111.
[2]吴 蒸,徐小群,俞 岚.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护理风险管理培训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01):156-157
[3]薛艳玲.细节干预措施对手术室感染管理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29-130.
[4]陶显红,张金凤,罗春丽,等.加强护理干预对防范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2(10):291-292.
[5]徐 静.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7):264-265
[6]郑凯龙.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4):146-148.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32.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