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经外周静脉及深静脉微量泵泵入对血管的影响

2017-04-01 21:28朱丽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泵入静脉炎微量

朱丽群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300)

血管活性药经外周静脉及深静脉微量泵泵入对血管的影响

朱丽群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300)

目的血管活性药经外周静脉及深静脉微量泵泵入对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泵入血管活性药的途径将其分为外周静脉组和深静脉组,各30例。比较两组泵入后1、3、5、10 min的收缩压值以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深静脉组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外周静脉组泵入后3、5 min收缩压有明显变化(P<0.05),深静脉组泵入后3、5 min明显高于外周静脉组(P<0.05);深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为0.0%,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深静脉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对血管的影响相对较小。

血管活性药;外周静脉;微量泵;静脉炎

血管活性药物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的常用药物,能改善血管的舒缩状态、功能及血流灌注,从而起到抗休克的目的,包括硝酸甘油、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多巴胺等。但是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而且即使微小的剂量变化也可能对血压、心率产生影响[1]。研究发现,血管活性药物可促使明显的血管收缩,从而使肢体循环出现障碍[2]。血管活性药物的不同静脉泵入途径可能对血管产不同的影响,为此,本研究比较了经外周静脉和深静脉这两种泵入途径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9.34±6.19)岁,冠心病23例,心脏瓣膜病16例,扩张性心肌病11例,心力衰竭10例。根据泵入血管活性药的途径将患者分为外周静脉组与深静脉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布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准备血管活性药溶液、消毒液、微量注射泵、一次性头皮针、一次性延长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周静脉组经外周静脉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深静脉组经深静脉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此静脉通道不使用其它药物,两组均泵入相同名称、剂量的血管活性药,泵入时间≥3天,每24 h更换延长管1次。

1.3 观察指标

记录血管活性药泵入后1、3、5、10 min的收缩压值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分级标准为:穿刺点疼痛、红肿,但未出现条索状静脉及硬结为Ⅰ级;出现条索状静脉,但无硬结为Ⅱ级;出现条索状静脉及硬结为Ⅲ级[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管活性药泵入后1、3、5、10 min收缩压变化

深静脉组活性药泵入后1、3、5、10 min的收缩压分别为(126.06±14.35)mmHg、(119.67±15.03)mmHg、(123.74±12.17)mmHg和(125.33±12.03)mmHg,外周静脉组活性药泵入后1、3、5、10 min的收缩压分别为(128.13±13.47)mmHg、(106.61±13.05)mmHg、(1119.78±12.28)mmHg和(125.33±14.02)mmHg。可见,深静脉组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外周静脉组泵入后3、5 min收缩压明显变化(P<0.05),深静脉组泵入后3、5 min明显高于外周静脉组(P<0.05)。

2.2 静脉炎发生率

深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为0.0%,外周静脉组有1例Ⅰ级静脉炎,4例Ⅱ级静脉炎,1例Ⅲ级静脉炎,发生率为20.0%,深静脉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组(P<0.05)。

3 讨 论

危重患者通常处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的状况,有很大风险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4]。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有助于促使血流动力学平稳、心血管机能改善,从而恢复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血管活性药物一方面具有调节血管舒缩、改善血压和心功能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又可引发低血压、高血压、头晕、头痛等不良事件。本研究结果显示,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后,深静脉组的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而外周静脉组在泵入后3、5 min有明显的波动,之后逐渐恢复,说明经深静脉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有利于维持血压平稳。

静脉炎是一种以穿刺部位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硬结为表现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通常是由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或静脉给药浓度过高等原因所致,若药物外渗,可能造成局部不可逆性的病理性损伤[5]。本研究结果显示,深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为0.0%,外周静脉组为20.0%,说明经深静脉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可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临床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由于一些血管活性药的稳定性不好,所以在输注液体时要注意避光,以防药物变性。而且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调整给药速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药液外渗,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使用25%硫酸镁湿敷,而严重时则需要不同的药物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对于输注多巴胺时药液外渗,应及时在外渗部位使用酚妥拉明5~10 mg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行菱形封闭。

综上所述,经深静脉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对血管的影响相对较小,是一种安全的静脉给药途径。

[1]曹妙君.微量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致护理风险事件15例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11(23):78-79.

[2]杜业勤,文 娜,吴朗杰,等.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5-羟色胺的改变[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01(14):11-14.

[3]齐 南,林丽霞.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管理[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06(09):641-642.

[4]魏晓永,王 涛,李 黎,等.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预注小剂量血管活性药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08(11):1232-1234.

[5]杨成彬.深静脉和外周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1(25):133-134.

本文编辑:张 钰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2.39.01

猜你喜欢
泵入静脉炎微量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