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动力学在作业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01 07:15: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治疗师精神病团体

刘 伟

(山东省济南市优抚医院,山东 济南 250117)

团体动力学在作业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刘 伟

(山东省济南市优抚医院,山东 济南 250117)

本文通过对一次典型的应用团体动力学理论完成的作业治疗的过程介绍,对团体动力学在作业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析。

团体动力学;作业治疗;康复治疗实践

作业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治疗方法目前已在精神康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治疗目的是帮助精神病患者尽快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重新开始独立生活。我国学者陈平在其《浅论作业治疗的定义》一文中对作业治疗进行了如下定义:“通过特殊的出色的人类活动减轻或消除躯体与精神病患,促使患者功能恢复或好转,增强独立行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活质量。特殊的人类活动是指为适应日常生活活动与职业劳动而编排的运动或行为。出色的人类活动是指达到迎合生物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与文化方面需求的较高境界的行动或动作”。

由于精神病患者在心理上具有较强的从众性的特点,所以在使用作业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常常应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有计划、有步骤的选择各方面条件相似的患者组成一个团队,有计划的开展相关的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团队治疗这种组织形式的效果要远远的高于只针对个体的治疗效果。

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在1939年首次提出的。团体动力学这一术语基本含义:“就是要把团体作为一种心理学的有机整体,并在这种整体水平上探求团体行为或人的社会行为的潜在动力”。团体是与个体相对应的概念,它指由一大群或一小部分人,为实现特定的共同目标或利益需要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成员系统。“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成员间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团体”不但能够产生促使或阻碍团体行为变化的力量,而且能够产生影响个体行为的力量。一旦一个个体处于某一个团体之中,其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团队整体氛围的影响,这也符合压力趋同性原理。

本文将结合一个作业治疗的案例对团体动力学在精神康复治疗中的运用进行深度解析。

1 一次典型的应用团体动力学理论完成的作业治疗的框架

经过笔者的研究,一次康复治疗活动应用到的团体动力学知识包括:一是康复活动地点的选择;二是领导者理论的应用;三是患者的选择;四是设置好明确合理的康复目标;五是语言的交流;六是设计好讨论的问题;七是要针对患者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八是康复治疗师总结及团队成员的心得分享。

2 康复治疗实践

作者根据一次亲历的康复治疗活动,按照上面的作业治疗的框架对这次康复治疗互动进行详细的解析。

2.1 康复活动的地点的选择

由于条件的限制,康复治疗师选择的地点是位于封闭病房内部的一个偏僻的、平时很少有人打扰的一个浴室,该浴室白天不开放,只有晚间对患者开放,所以白天这里相对比较安静,安静的环境最有利于治疗师和患者有效沟通,因为每次作业治疗通常都是一次深度的医患沟通的过程,而且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纷乱的环境使他们很容易受到惊扰,所以越是安静、偏僻的环境越有利于他们的治疗效果。

2.2 领导者理论的应用

本次活动的领导者是两位康复治疗师,他们对整个活动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全过程的掌控,使活动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2.3 患者的选择

此次治疗选择患者7例,根据管理学管理幅度的原理,管理人员最好在6名以内,最多不要超过8名,因为从管理学的角度上看6个人是一个人有效管理的峰值,超过6人的管理规模,管理效果就会下降。而此次治疗师选择的治疗人数为7例,在正常范围内。选择的患者都是经过前期的医疗药物治疗,精神状态比较稳定,思维比较清晰,自知力部分恢复的男性患者,其心智水平很大程度上有所恢复,可以进行一定层次深度的交流。

2.4 设置好明确合理的康复目标

本次康复治疗设计的目标为:让患者明白精神病复发的原因,明白怎样预防精神病的复发,实现自身对压力的有效管理,能够自我觉察,从而通过自我的预防干预措施达到遏制自身精神病复发的目的,提高患者自身预防疾病的能力和意识。

2.5 语言交流

治疗师采用的活动方式是面对面对话交流式,通过对话的方式一步步引导患者能够逐步澄清自己的思路,改变自我的认知,将患者的思维引导到由治疗师预设的轨迹上来,使患者建立起正常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建立起保护自己的意识防护体系[1]。

2.6 讨论的问题

建立团队之初,先由治疗师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制定治疗目标,把整个治疗分成了4个阶段,也就是把讨论的问题分成了4个部分,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压力?第二个问题是:压力产生的原因?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对自身受到的压力进行管理?第四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压力管理?

2.7 活动过程

2.7.1 问题导入

康复治疗师第一步进行的是问题的导入,治疗师在提出正式问题前,采取的是迂回曲折、由易到难的暖身活动方式,首先与小组成员进行了互动沟通;问了组员们的一些比较容易回答的轻松的问题,如:端午节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吃粽子等?这些简单的问题一下子就激发起患者参与交流的热情。这些与患者密切相关,而平时很少有人问津的问题,如果治疗师拿出这些问题与患者交流,患者马上会有种被重视的感觉,会迅速拉近医患关系,交流者之间的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对于下面进行的再复杂一些的问题,患者们也不会直接拒绝,这也是进行此类康复活动的一个通用技巧。

2.7.2 正式问题的讨论

(1)第一个问题的讨论情况

治疗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压力?患者们纷纷回答,但在回答中,有的患者对压力的概念不清晰,治疗师会不断的对压力进行解释,患者们回答的答案有:在医院住院有压力;想家、思念亲人有压力;对自身精神疾病所引起的病耻感有压力等等。

(2)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情况

在引导患者讨论完有关“什么是压力”的话题后,接着治疗师就开始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压力产生的原因”,患者回答的也是各种各样。如:有的诉说疾病带来的压力;有的认为周围环境带来压力等。

(3)第三个问题的讨论

治疗师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对压力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使患者们明白了压力是可以控制,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有效管理的。

(4)第四个问题的讨论

治疗师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对压力进行管理?”这个问题是治疗师自己回答的。但在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治疗师问了患者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本次康复活动要解决的一种重要任务,就是“精神疾病复发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患者们回答的答案为:“停药、喝酒和吸毒”。但治疗师提出另外一个容易引起精神病发作和复发的原因,这就是压力过大。压力超出个体能够承受的极限也能引起精神病的发作和复发,接着治疗师解释了精神病产生的两大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压力易损性。一个个体的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自身的压力来对抗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复发,说明我们人类对精神疾病是可以控制和治疗的[2]。

2.7.3 反馈和评价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疑惑或是患者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偏差,康复治疗师都进行了及时的解惑、反馈和纠正;对回答积极、问题回答效果好的患者进行了及时的表扬和评价;这些措施可以保证了问题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有一个患者在回答“压力产生的原因时”,曾回答道:“自身的矛盾和社会矛盾会使人产生压力”,这样的答案固然也是正确的,但这个答案太过于抽象,会使问题的回答会脱离治疗师所掌控的轨道,所以治疗师及时对这问题进行了纠偏,迅速转入了下一个问题。这些常见问题的处理也是治疗师在开展团体治疗活动时所要注意的,一有不慎就会被患者引入歧途,不但不能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可能把自己思维打乱。

2.7.4 康复治疗师总结及团员分享

在问题讨论环节完成后,每一位参加成员都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康复治疗师对本次治疗活动进行了整体的评价,对治疗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告诉患者关于压力管理的意义和为预防精神病复发而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7.5 效果

通过本次的康复治疗活动,使患者明白了一些精神病产生、复发的机理,同时习得了部分关于压力管理的知识;为患者精神疾病的恢复及怎样避免疾病复发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了足够的信心,达到了康复治疗的效果。

3 观察者感受

3.1 此次康复治疗使用的提问式对话交流方式,与之前医生经常采取的训导式方式比较,我们发现这样平等对话的方式,更能走进患者的内心深处,引起患者的共鸣,治疗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3.2 治疗师在与患者的谈话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沟通谈话只限于治疗师和患者个体之间,没有采取让患者之间展开讨论的方式,观察者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可能也是预防患者之间因为观点不一致,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二是治疗师在患者回答问题出现困难时都会主动进行引导,使问题的回答过程顺畅起来,在患者回答的问题出现偏颇的时候会进行及时的纠正。

[1] 陈 平.浅谈作业治疗的定义[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63.

[2] (美)亚隆等著,李 敏,李 鸣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G807.01

A

ISSN.2096-2479.2017.46.186.02

刘伟,女,主管护师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治疗师精神病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等数学(2022年8期)2022-10-24 02:06:56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护理(2019年12期)2019-02-11 07:21:11
都有精神病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上海护理(2017年4期)2017-04-02 18:33:42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上海护理(2015年1期)2015-04-03 13:49:20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学术交流(2015年1期)2015-02-25 12:47:32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01-22 0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