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广宇++于铁夫
[摘要]现代经济发展飞速,城市的文化建设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城市建设文化氛围构造和城市的文化形象塑造的研究是十分关键的一项研究,城市形象是促进其发展的动力,也是城市所孕育的隐形财富。
[关键词]城市文化氛围 城市文化形象 青年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64-02
城市文化建设营造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服务于人民的主题,而青年志愿者作为社会的活跃力量,已渐渐被社会所关注。本文将着重阐述城市文化氛围构建、文化形象塑造的内涵,通过城市文化氛围塑造与形象塑造的具体案例及对城市文化氛围构建与形象塑造的关系梳理,以期通过塑造城市文化达到构建良好城市文化氛围的效果,更好地以人为核心,为人民服务。
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形成的较大居民居住地点,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往往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较集中的地方。所以城市文化氛围的构建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对于城市发展尤为重要。
文化氛围是城市文化思想、文化沉淀、文化品格、文化标志的表达方式,演绎城市的精气神和一切魅力,反映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追求。随着时代的改变,不同城市所处的地域环境、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城市文化氛围也不断变更。文化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形象,包括物质文化形象、行为文化形象和精神文化形象等。文化形象自城市诞生之日起,不断地汲取原有文化的精华,融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既具有其本身的特性,又不失发展的机遇,带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所孕育的有形财富和隐形资源,对于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和崇拜感不仅具有增加效果,也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魅力,吸引外资和人才,增强城市的发展动力,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实力发展,使城市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更好地提高城市文化形象,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更好地以人为核心为人民服务。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形象
(一)城市文化概念阐述
社会学家阿·霍雷指出:在文明史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曾起过,并至今仍然在起着重要作用。[1]城市文化与历史间联系密切,城市历史促进城市文化向前发展,城市对文明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意识、法律、风土人情、精神文化等,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表现。城市文化是人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吸收的思想、艺术的结晶,代表了人类的智慧。
(二)城市文化形象的内涵阐述
文化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精华积淀,其包含了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城市文化氛围与形象通常包含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便民设施、社会治安、制度秩序、人民群众以及法律、制度、居民行为方式、城市精神等一系列因素。城市文化形象既有物质文化形象,又有精神文化形象,文化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历史、市民生活状态的映射,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对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信誉度、促进城市经济政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城市文化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城市文化形象只是城市文化教育设施等,而广义的城市文化形象不但包括了城市创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整体形象,也是大多数人们对于城市总体的主观感知、对城市的文明程度感受。
市民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感知包括三个层次:其一,城市视觉形象,即从外观看到的城市的建筑物、基础设施、旅游地风景名胜等具有标志性的物质财富,通过不同建筑物中所呈现出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城市文化形象。其二,城市精神形象,从城市价值观念的树立、城市预期发展规划、城市精神凝聚以及法律法规中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形象中,体现了城市文化形象的境界和城市文化的本质特性。其三,城市行为形象,从城市秩序、人际关系建立、治安状况等行为中,间接展现城市文化形象。在以上三个形象中,视觉形象为基础,精神形象的灵魂,行为形象为支撑。人们根据对城市文化形象三个层次的理解来识别城市形象,进而能够营造更好的城市氛圍,使城市更好地发展。
(三)塑造城市形象的原则
城市文化形象是一个综合系统,有立体化、复杂化、多元化等特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需遵循以下原则: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能够实行城市职能,这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共性所在。从哲学方面讲,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需要有各自的特色并凸显本城市的独有特色,展现本城市个性,而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核心因素可从城市个性出发。
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结合。历史文化是城市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塑造城市文化的同时不能摒弃历史因素,要尊重把握历史因素,将历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石。在继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既要推陈出新又要革故鼎新,紧跟时代的脚步,着眼于眼前,不断地更新城市功能,还要着眼于将来,把握好过去、现在、将来,更好地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水平发展不仅能带动人民生活提高水平,而且能够提升人民的整体素质。把经济效益比做硬件,那么社会效益则是软件,注重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核心与重点相结合。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既要充分考虑人民的需要,又要抓重点,将城市的个性展现给人民,使人民对城市有至高的自豪感和信任。
(四)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具体实施
1.塑造城市外观形象
城市外观是我们能够最直接了解城市的渠道,包括建筑形象、景观形象。建筑形象的展现可通过不同物质材料组建的城市建筑来表现,为市民的生活、居住、休闲、工作所构建的各种生活和社会功能的物品,也是一定地理条件下社会历史文化积淀的表现。例如我国的首都北京,高楼林立,很有商业气息,并且在长城以及故宫等景观建筑的点缀下,北京又不失内涵和韵味。城市个性化的表现,需围绕城市文化氛围构建具有艺术魅力及视觉冲击感的标志建筑,从而更好地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服务。
2.塑造城市行为形象
城市行为形象拥有动态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包括城市市民行为形象和企业行为形象。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存在于高楼大厦之间,还存在于居民与企业之中。市民不但是城市文化的主体,也是城市文化的分享者,更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及城市形象历史与现实的生动展现者。市民的接人待物方式,素质体现,精神面貌,生活行为举止同样映射出一座城市的形象,对于城市文化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城市文化的塑造对于该城市市民素质的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及行为意识的强化均有重要作用。两者间也具有相互促进的效果。通过城市市民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企业在城市中占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企业既能增强城市的经济水平,也可在其所承担的服务中发挥增强社会的组织力量的作用。企业形象作为城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窗口,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加强企业形象塑造有利于带动城市形象的提升。在塑造城市文化的进程中要着重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责任感,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态度,增强企业行为形象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的信誉度,使市民拥有更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塑造城市精神形象
塑造城市精神形象是塑造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催化塑造城市外观形象和塑造行为形象的催化剂,其包含了定位城市发展、树立市民价值观念、确立城市精神等。城市精神是城市凝聚的向心力,是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积淀,映射出市民的风貌,对市民的日常行为也起到了规范和示范的作用,对提高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市民价值观念的形成。城市发展定位能够引领城市发展,一个好的城市定位能够有效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达到形成产业链带动城市发展的效果,在城市形象的提升方面也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城市文化氛围助推城市形象
(一)城市文化氛围的定义
城市文化氛围是城市精气神的本质释放,也是城市文化思想、品格、标志的必然性文化表达,更是市民文化需求的直观感触。伴随着世界文化格局发展的不断更新,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逐步成为评估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性因素。当今时代,文化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所关心的热点话题,而城市因经济而兴盛,因文化而积淀内涵。市民的安居乐业需要城市文化,城市文化需要文化氛围。做好文化产业的构建需要有开放文化的氛围,这样才能形成更加浓烈的文化传播。
(二)文化氛围的定位
1.文化氛围是增强城市记忆的巨大引擎
城市文化氛围就像久酿的美酒,越久越浓烈,持续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累,像永久的记忆无法抹去。城市不能缺少文化氛围,氛围需要市民共同营造。我们所看到的国内外发达的城市,都有久远的文化记忆,并由久远的记忆衍生了一系列特性。一是积淀性。历史文化积累越厚重,城市文化氛围越浓烈,历史文化积累是氛围营造取之不竭的源泉。二是动态性。发展并不是静止的,城市文化的形成需要靠城市主题的律动、空间活动及载体的驱动,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城市文化氛围的提高。三是与时俱进性。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排斥当代文化,同样,在追求现代文化的同时亦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弃传统文化之糟粕,与时俱进的文化才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四是渗透性。政治经济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三者并且缺一不可。广泛而深入的文化对物质世界和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渗透作用。五是开放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跟进世界文化的潮流、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文化氛围的营造才会赋予时代活力,充满魅力。
2.文化氛围是城市形象提升的内在要求
城市形象不仅取决于城市的硬件设施,也取决于文化。城市形象需要文化包装,但仅有华丽的外在没有内在的特质所孕育的文化是肤淺的。因此城市文化的内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正是提升城市内在要求的关键。
(三)构造文化氛围
1.利用商业网点彰显人文特质
城市商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城市文化氛围,推动相关部门着力改变一些商业网点包括大型品牌商店、超市文化氛围缺失的现状,增强城市空间的文化气息、加强文商有机结合,推广民营艺术作品,将城市传统文化融入商业中,更好地构造城市文化范围,展现中国特色城市。
2.政策支持
加强文化政策支持,推动社区文化、地方文化相关政策早日出台。通过开展各类文艺主体活动,例如民营演艺团体,美术展览等,重视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配套,有计划地推动文化产业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形象塑造,还包括无形的精神形象的塑造。城市文化氛围塑造不仅包括文化的传播,还包括商业与政策的支持。这些不仅需要全体市民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全民参与城市文化的塑造,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一个城市良好文化形象的养成,会成为该城市的核心力量,增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实力,强有力的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卿.基于学科视角的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D].三峡大学,2015.
[2]王伟年,刘志勇.文化产业对城市形象构建的影响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07).
[3]林广梅.城市形象定位与文化力开发[J].企业研究,2000(05).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