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专题易错考点解读[HT]

2017-04-01 21:19吴志荣�オオ�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7年2期
关键词:世界大战法西斯帝国主义

吴志荣�オオ�

“两次世界大戰”专题在中考中考查的频率很高,这个专题的主要考点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慕尼黑会议、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华盛顿会议和《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下面笔者以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和期末试题为例,对本专题中易错的考点进行解读。

一、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组成国及地理位置

例1(2016·四川达州)如图是“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图中所表示的军事集团是()

A三国同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三国协约

D华沙条约组织

参考答案:C

例2(2016·河北)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A德国、奥匈帝国B法国、俄国

C英国、法国D英国、俄国

参考答案:A

例3(2015·湖北鄂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参考答案:D

【解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要注意识读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在地图上的地理位置:同盟国在中间,协约国在两边(例1)。同一侵略集团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遭到别国的进攻,其他国家有义务进行援助(例2)。但是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意大利。意大利本属于同盟国集团,但在一战爆发后,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说明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例3)。需要注意的是,一战的交战双方不能说成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只能说同盟国和协约国。这是因为在战争期间,两个集团的成员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意大利、美国、日本和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等。

二、对萨拉热窝事件的理解

例4(2016·福建泉州)如图所示内容是李明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根本原因

B导火线

C概况

D重大战役

参考答案:B

例5(2016·湖北黄冈)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很快,该事件成了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普林西普维护民族独立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破灭。1914年,俄、德、英、法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A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唯一手段

B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C列强的争夺中,民族独立无法实现

D个人意愿与民族利益无法调和

参考答案:B

【解读】萨拉热窝事件从目的上来看是正义的,是为了维护塞尔维亚的民族利益和民族独立(例5题干),但从方式上来看是一种恐怖行为(例5);从结果上来看,后果是严重的,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例4)。萨拉热窝事件说明,突发事件或恐怖活动严重威胁了人类和平(例5)。

三、从绥靖政策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启示

例6(2016·江西南昌)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A绥靖政策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

参考答案:A

例7(2016·北京西城区)漫画可以形象地表达历史,揭露出历史的本质。下图揭示的是()

A水晶之夜

B华盛顿体系

C慕尼黑阴谋

D凡尔赛体系

参考答案:C

例8(2016·湖北荆门)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还能有收益吗?”对材料中“躲避灾难的政策”评论正确的是()

A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B加速了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的步伐

C彻底满足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促使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参考答案:A

例9(2014·广西南宁)《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参考答案:B

例10(2012·山东莱芜)“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希特勒建立納粹政权

B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参考答案:B

例11(2012·辽宁抚顺)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的事件有()

①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②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③德国占领法国、空袭英国④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参考答案:D

例12(2016·广东)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A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

B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参考答案:C

例13(2015·贵州黔南州)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能够建立的关键是()

A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B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参考答案:B

例14(2016·江苏苏州)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凡尔赛和约》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D《联合国宪章》

参考答案:C

例15(2011·贵州六盘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从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在()

A太平洋战争爆发后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

C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后D雅尔塔会议召开后

参考答案:B

例16(2016·山东济宁)设计知识简图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面是世界史上一些重要会议的简图,其中决定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是()

ABCD

参考答案:D

例17(2013·湖北鄂州)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请问:这个第二战场是相对于哪个战场来说的()

A苏德战场B北非战场C太平洋战场D中国战场

参考答案:A

例18(2011·四川攀枝花)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二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我们()

①对邪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养奸②在生存挑战面前人类应加强团结③召开国际会议不能解决问题④战争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好手段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B

例19(2015·四川成都)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成立相应的国际组织,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史实有()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③三国同盟的结成④联合国的成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C

【解读】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其目的是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例6)。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它的直接受害国是捷克斯洛伐克(例7)。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例8),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例9)。西方国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二战爆发后,德军迅速占领了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法国战败投降(例10),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例11)。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促使英、美和苏联这些意识形态不同且相互敌对的国家摒弃前嫌,团结在一起(例12)。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例13),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例14)。至此,二战的性质从战争初期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转变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例15)。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协调指导下(如召开雅尔塔会议,例16),反法西斯国家先后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欧洲第一战场指的是苏德战场。例17)、柏林战役的胜利,并最终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从绥靖政策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到二战的胜利,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要坚决与之斗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世界各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例18、例19)。

四、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例20(2013·四川达州)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下列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B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重心,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出现空前繁荣

C战前都形成了兩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D两次战争性质不同

参考答案:C

例21(2013·重庆B卷)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的非正义战争②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③两次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④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例22(2016·四川泸州)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读下表后,能够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项目

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7

40000

A两次战争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A

例23(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A德国B意大利C奥匈帝国D日本

参考答案:A

例24(2016·四川巴中)20世纪上半期短短的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至今还令人悲痛和愤怒。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在这次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的是什么战役?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最终形成了什么政治格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战役?战后形成了什么政治格局(或体系)?此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5)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1939年9月1日德国偷袭波兰。斯大林格勒战役。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4)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5)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要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解读】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有:①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国之间的争霸斗争,进而引起了世界大战(例20)。②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同盟国和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法西斯轴心国同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但要注意的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形成于一战前,而法西斯轴心国同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分别形成于二战前和二战中(例20)。③影响方面: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例21、例22)。两次世界大战都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苏联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实力得到了增强,而且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出现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④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是战争的挑起者,且都以失败而告终,并且在战后,德国都受到胜利者的严厉制裁(例23);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例21)。⑤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美国、英国都是战胜国(例21)。不同点有:①战争目的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例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③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例20、例24第四小问)。④战后确立的世界格局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例24第二、三小问)。

猜你喜欢
世界大战法西斯帝国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论决策与世界大战的起源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百度、阿里、腾讯打响了内容创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现代科技创新的政治动力与政治负赘
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
法西斯是一种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