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特点,这不仅是文学风格的不同,甚至对于创作环境也有不同的要求。果戈里与普希金在创作环境的要求上就迥然不同。
普希金创作时要求周围的环境必须绝对安静,否则就心绪难平,不能进入正常的文学思维轨道。因此,在他写作的时候,常常闭门谢客。这还不够,有时为了寻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他经常独自来到乡间找一间僻静的小屋,把自己反锁在其间埋头写作,仅仅在吃饭时才走出小屋,沿着静静的乡间小路散步构思。
果戈里却正好与普希金相反,他在写作的时候人越多越吵,他的写作热情就越高,文笔就越流畅,思路就越开阔。正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所说:“真是怪事,当我独自一个人没有其他事可做的时候……我却不能、也无法创作……在我感到寂寞的時候,我是什么事都干不了的。现在所印出来的我的作品,都是忙碌时写成的。我晚上越忙,写作时就越有灵感。”
1838年7月,果戈里从詹萨诺到阿尔巴诺。途中,果戈里又累又热,一路上无精打采。他爬上一个高坡,突然看见路旁有一个小饭店,虽然店面不大,但人却很多,里面十分热闹,人们出出进进、来来往往,碰杯声、吃饭声、谈笑声、吆喝声汇集在一起。这一切激发了他的创作兴趣,于是不顾旅途劳累,在小店中找了张小桌子,取出《死灵魂》的手稿本,在烟雾缭绕、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在乒乒乓乓的台球声中,在跑堂们来回奔走与吆喝声中,在极度的喧嚷中,仿佛沉入了梦境,一动不动地写了整整一章。后来他对别人说:“我认为这一段文字是最有灵感的文字之一,我写东西的时候很少这样振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