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芙玮,万海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尿毒症的护理观察
张芙玮,万海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尿毒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100例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期间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尿毒症患者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全面综合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慢性尿毒症;护理
慢性尿毒症是由慢性肾衰竭引起,是指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废物如肌酐、钾离子、蛋白质等物质与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我院肾内科针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先进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它结合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的优势,既可以清除肌酐、磷尿毒等小分子物质,又能清除肌球蛋白、蛋白氧化产物等大、中物质[1]。对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7年1月~2月份100例在肾内科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8~69岁,平均(47.2±9.4)岁;血液透析滤过频率为每周3次,治疗时间3~10年,平均(5.5±0.8)年。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在(47.8±9.3)岁,血液透析滤过的频率为每周3次,治疗时间为2~10年,平均为(5.8±0.5)年。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频率与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为慢性尿毒症;(2)排除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例如取舒适的卧位,保持床单元整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3.1 密切监测
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在透析过程中观察血压的变化,随时记录透析机的各项数值,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的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3.2 严格无菌操作
患者在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时置换液需要直接进入患者的血液内,护理人员要严格无菌操作。
1.3.3 饮食护理
慢性尿毒症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每天的摄入量,特别是水和钠的摄入,防止发生水钠潴留,加重心脏的负担。
1.3.4 并发症护理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以引起诸多的并发症:(1)出血危险 患者每日口服大量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易引起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护士要密切观察血液透析滤过的患者有无出血症状。(2)并发感染 对于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患者,由于患者自身体质差,免疫功能下降,易引起各种感染。我院肾内科建立完善的防感染制度,实施全面规范的质量监控,护士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另外连续性的治疗,开管以及封管次数频繁,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要严格把控管口的消毒处理,注意每天换药,严密观察管口有无分泌物、渗出血现象,做好感染预防工作。(3)内瘘并发症 由于穿刺技术、压迫方法等因素可能会造成内瘘感染与阻塞。护士要掌握正确的穿刺、压迫方法,加强患者健康教育,避免内瘘过早使用和提重物,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1.3.5 心理护理
慢性尿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由于治疗频繁以及经济压力繁重等问题,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消极抵抗治疗等心理问题。护士应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增强患者的信心。
1.3.6 血路护理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定时巡查,避免血路管脱落以及扭曲影响治疗,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次数频繁,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自行注意血路管,如出现不良现象及时按铃通知护理人员。
1.4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六个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透析后血压的高低、是否存在头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期间是否有并发症发生,进行评分,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临床护理效果越好,并发症越少。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越高,护理效果评价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应用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评价表平均分值为(95.02±2.31)分,对照组为(80±3.12)分,观察组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组间比较(P<0.05)。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49/5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42/50),观察组护理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尿毒症是由于人体含氟代谢产物在体内的非正常富集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2],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我院肾内科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这种方法弥补了普通血液透析的不足,不但能清除体内小分子,如肌酐、尿氮素,而且对中、大型的分子的清除效果良好。血液透析滤过利用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原理,提高了清除尿毒症毒素的效率,并且透析的并发症少,改善了患者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了死亡率[3]。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以引起出血危险、感染、内瘘感染与阻塞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心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宣教等方面。通过这些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慢性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期间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护理效果取得了显著改善,且有助于患者了解病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周普新,吴志刚,钟群芳.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6,03:114-115.
[2] 刘丽萍,李玉芳.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3.
[3] 廉开胜.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5:55.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
B
ISSN.2095-8803.2017.1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