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20)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与人才问题研究
段 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20)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随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的趋势。“文化产业具有强大就业拉动力”这一论断在不同统计数据中都能得到证实。数据分析发现,2006年之后我国文化产业就业增速趋向平稳,表明就业拉动力已充分释放。2010年进入拐点的原因在于,占就业结构比重最大的市场类就业在文化市场规模、结构稳定之后,就业占比及增长率出现下滑趋势。2010年之后“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成为主要矛盾,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倒逼人力资源发展的人才转向。新一轮人才战略应基于人才生态发展的视野,协调政府、市场两种人才机制和治理路径,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优化人力资源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 就业拉动; 人才战略; 人力资源
2010年前后,学界对于文化产业就业水平的总体判断发生了显著转变,关注重点从“文化产业具有强大就业拉动力”转向“文化产业存在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些判断多来自于直观经验或部分阶段性数据,结论是否准确尚待更为严谨、系统的研究。如果这一主要矛盾的判断基本准确,其原因是什么?2010年至今,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和矛盾不断凸显,开展基于数据的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有利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可破解制约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总量持续放大、结构调整频繁、增势逐渐趋缓的过程,现已全面进入转型期。
(一)文化产业就业总量一度持续放大
近二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的变化极其显著。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就业统计存在开展较晚、延续性差、指标体系不尽合理、调整频繁等问题,但现有多种统计数据基本可以证实,我国文化产业就业总量经历了一个持续时间较长,增速极快的发展期。
文化部数据显示,“九五”期间,我国文化相关领域从业人口从1995年的44.6万人增加至147.2万人,当时从业人口激增的原因在于“文化市场的迅猛发展”①。2000年之后,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口稳步增长,从2000年的147.2万人增至2011年的221.4万人。2000年、2002年、2004年是增幅较大的年份,除去2005年因事业产业分列统计、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发展较为平稳。(见表1)
表1 2000-2015年我国文化相关领域就业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0-2016年。
与文化部数据形成显著对比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该体系虽然在文化产业增加值方面较为连续,但从业人数发布并不连续。从历次公布的数据来看,文化产业从业人数规模远大于文化部所统计的规模:2004年为873.26万人,2008年达118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91%③;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含个体户)达1760万人,是2004年的2倍。
以上两方面数据表明,近二十年来,特别是2000-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就业经历了一个非常显著的总量持续增长过程。“文化产业就业容量大、形式灵活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吸纳就业效果显著的产业之一”④,这基本上是一个符合实际的判断。
(二)文化产业就业结构复杂多变
文化产业内部业态较多,特别受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极其频繁,在文化产业就业总体增长的趋势中,隐藏着复杂的就业结构变化。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频繁调整就反映了产业及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2000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经过了两次大的调整,2004年共包括80个小类,2012年调整到120个小类。2005年文化部将《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的“全国文化产业机构数、从业人员数”指标调整为“全国文化机构数、从业人员数综合情况”,同时新增加了“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数、从业人员数”相关指标,包括10个行业,2007年、2009年该指标体系又有两次调整(指标与数据参见表2)。
表2 2004-2009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就业指标调整情况 (单位: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2010年。
目前文化产业内部较为连续的就业人数统计分散于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以及文化市场等几大领域,本研究将相关指标整理为一个结构分析框架,通过数据计算可初步形成文化产业的就业结构表(表3)。该表显示十年间各行业就业占比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占比增加的行业有广播电视产业、旅游业、艺术表演,分别从2000年的25.23%、8.38%、7.21%增加到了2015年的29.05%、10.77%、9.74%;占比下降的有新闻出版业和文化市场经营两大行业,分别从2000年10.59%、48.58%下降至2015年的6.47%和43.97%。
表3 2000-2015年主要文化行业就业情况汇总(单位:人)
续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编:《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5年;李金早主编:《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2015年。
如果将各行业就业增幅情况绘制成趋势图(图1),可以发现各行业就业变化较为频繁。在该框架中,新闻出版各子行业就业增幅排名较后,平均增幅仅为0.68%,其中,音像出版业平均增幅为-3.46%,发行和出版社就业的平均增幅分别为0.39%和2.28%,该行业整体处于就业增幅下降的趋势中。旅游业和艺术表演产业的平均就业增长率均在5%以上,表明这两个行业尚有就业拉力空间。广播电视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平均就业增长率虽然都在4%左右,但增幅变化情况差异较大。广播电视产业就业趋势较为平缓,增长率离散度不高,年增幅在6.39%-1.63%之间;文化市场就业增幅波动较大,年增幅在54.78%至-23.70%之间。
图1 文化产业各主要行业就业增幅趋势图
(三)文化产业就业拉动出现拐点
以上数据和趋势图同时表现出另一个显著的趋势:文化产业多个行业的就业增幅均基本走稳,甚至有多个行业出现了下降趋势,这导致全产业就业增长幅度趋稳。从总量和增长率来看,2010年之后,文化部数据增幅在10万人以内小幅调整,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下降(图2)。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有下调的迹象:从2000-2004年间增长8.5倍,调整到2004-2008年间35%、2008-2013年间48.9%的增长率。国家统计局数据由于统计年限不尽相同,对其进行调整甄别后可以发现,2000-2008年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4.43倍⑤,而2008-201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0.17%,2015年从业人口有所增长,但也仅超过2012年的水平。就业总量仍然不断放大,而增幅由高增长转向平稳,表明文化产业的就业拉动力优势正在减弱。
图2 文化相关产业从业人数增幅曲线
由此可以判断,文化产业就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虽然总量仍有增长,但增幅已趋向平稳,甚至出现下降。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所显示出的巨大就业拉动能力已基本释放殆尽,人力资源发展进入转型期。
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受制于产业结构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初期因文化市场的扩容而大规模拉动就业,形成了独特的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源发展特征,后期因产业自身的结构调整而产生人力资源转型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市场成熟趋稳导致就业增速放缓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是文化市场类就业占比过大,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就业拐点出现的原因。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包括文化娱乐业和其他文化市场两类,是我国文化产业最早开始发展的领域。该领域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就业形式极为灵活,在当时文化产业内就业吸纳能力最强。文化部第一次文化娱乐业普查结果显示,1996年全国娱乐业从业人员达88.3万人,全面支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7.29亿元⑥。2000年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从业人数占主要文化产业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为48.58%,2015年虽然下降到43.97%,但平均占比为48.31%。数据表明,文化市场类就业对我国文化产业就业总量和增长率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但文化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其规模及格局基本稳定,就业增长也开始走稳,这一领域吸纳劳动力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已不再是就业拉动的新增长点,无法继续发挥就业转移的产业功能。这在数据上表现为:2004年文化市场就业量占比高达59.86%,当年的就业增长率也高达54.78%,2006年开始文化市场类就业趋向平稳,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调,2010年就业增长率上升到相对高点(7.26%)之后,就业增长曲线进入下行通道(参见图3),2014年就业增长率为-15.35%,就业占比也达最低点(31.19%)。
图3 2001-2014年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就业发展趋势图
就业结构占比最大的行业出现就业占比和增速稳定甚至下调的趋势,表明该领域原有的就业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若整个行业有就业水平提升的内在需求,就必须发现新的动力机制,进行新的结构性调整。
(二)外向式发展惯性导致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就业-人才困境与人力资源外向发展优先于内向发展的特征相关。文化产业及其就业的核心支撑结构生成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源发展路径:内向式发展和外向式发展。内向发展着力于提升核心专业人才的数量与品质,是一种人才资本积累过程;外向式发展着力于从业人口规模的增加,是一种就业拉动过程。这两种就业发展路径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合力形成特定的人力资源状况。
我国文化产业早期人力资源发展主要有两大渠道:(1)通过发展外围产业带动劳动力转移、实现就业拉动,是显著的外向型路径。(2)通过体制性开放,最大限度地盘活社会既有人才资源,这一模式虽然看似内向的人才积累过程,但在当时的产业实践中却是外向性更为显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的人力资源积累得益于文化事业的人事制度改革,首先通过文化单位人事权放开打破了文化系统干部任用制的僵化壁垒;二是优化分配制度形成良性激励机制。随着对文化经济性功能的重新确认、文化生产领域的开放性增强,大量社会其他领域的人员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了从业人数快速的“自然增长”。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单位中个体经营户有22.3万家,约占总数的62.4%。⑦2003年5月,中央电视台各类编外人员总数达到7142人,是编制内人员的2.85倍。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网调查显示,向外招聘普通员工最多的是传媒行业,高达50.05%。⑧这一过程最显著的效果是盘活社会既有文化人才资源,虽然产业实践中也存在人才积累,但盘活模式在速度、机理上的外向型增长特点非常明显。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倒逼人才转向
受文化产业内在结构的制约,产业人力资源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型有其必然性。文化产业属典型的核心支撑结构,最核心的部分是最具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领域,包括视觉艺术、作曲、文学等原创内容的生产。原创性的精神成果可在不同载体上进行复制、传播,延伸为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或者作为一种再创作所需的要素经变形、组合,生成新的成果和产品。在整个产业链中,文化的创造力、创作成果是整个产业的基础,支持着复制、传播、市场等外围行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见图4)。(1)产业人力资源需求在质的方面呈核心支撑结构,即居于核心的劳动力资源对整个行业就业水平发展起支撑作用,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属技术密集型行业;外围的产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术要求较低,是较容易进入的领域。(2)就业结构呈现放射状,即居于中心的就业人数在整个产业中占比并不大,越往外辐射,其产业的面向越广,所需劳动力数量方面的需求越大,相对于核心层在质方面的优势,外围行业具有显著量的优势,属劳动密集型行业。
图4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图
创意有着与复制、市场化完全不同的逻辑,主体的功能、作用远远超过机械复制。在这一产业逻辑中,人才的原创力作为核心,支撑整个产业外围的扩展,当文化的创造力所能支撑的外围产业达到极限,整个产业的规模、产值以及就业拉动也将达上限,产业会内生转型需求,而转型的核心和方向必然是人才发展。
2010年出台的《全国文化系统人才规划(2010-2020年)》可视为我国文化产业新人才战略的开端,规划虽然搭建了总体框架,但在实施路径和细则方面还需要基于理论论证的政策细化。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质量型、内向式的发展,需要从人才生态的高度出发,重新评估不同治理主体的价值诉求与作用机制,以人才培育为主体进行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
(一)目标设定:重构人才生态
(二)实施路径:完善培育体系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也极其强调人才问题,不乏成功案例,但也明显存在培育路径的缺陷。早在1993年文化部关于院团改革的文件就曾提出“出人出戏”的改革目的,提出要多种形式培养艺术人才。在其他部门的相关文件中,人才一直是反复被提到的问题,包括首个文化人才系统工程——《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以及《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仔细分析这些政策文本,会发现这些人才实施的路径基本上是先选拔后培养,其实质与“引进逻辑”相似。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有突破“标准-择优-培育”人才路径的动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创客空间”等相关政策文本中,人才的标准、认定和扶持策略正在发生重大的方向性调整,但政策如何具体落实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调适。
(三)作用机制:优化治理模式
早期文化产业就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部门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就业和人才问题,在移交市场之后才真正得到解决。新一轮人才发展进程也需重新思考实施主体与驱动机制问题,力求政府、市场两种不同主体和治理机制间的协同配合。
市场是产业与人之间更为直接、具体的沟通机制,作为目前最为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变现和继续教育功能。针对当前的人才匮乏问题,产业的导向功能表现为可以通过劳动报酬、社会地位感知等来影响职业选择、吸引人才,并通过就业水平有效调控公民的受教育意愿和专业选择。早期新闻出版行业人事权放开之后,盘活了大量既有人才资源,同时也使从业者在快速发展的产业中实现了专业技能的高效积累。特别受网络等新技术的推动,某些文化领域(如网络写作、网络音乐、网络视频),人才被发现、成果被转换、价值被实现的路径越来越短,越来越直接。市场的人才机制甚至开始向人才培育的初期阶段渗透,例如一些文学网站和动漫公司在各大高校以“定制”模式争夺人才资源。
政府主体在价值取向、作用机制方面与市场主体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互补性,如果不加辨析,很容易简单地将市场逻辑和机制嵌入具体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去,形成新的政策性市场干预机制。新的人才战略需要价值导向更加清晰、作用机制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政府应从市场机制有效运转的领域中退出,作用于市场未能顾及、作用失灵的领域,特别是向产业环境的前端和后端转移。前端作用于文化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包括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建构,以及文化产业就业统计和人才质量评估的数据基础和预警指标体系搭建,以提高人力资源监控和引导的科学性。后端应设置有效的市场行为监管体系,特别是在“双创”和网络环境的文化创作实践中,需要不断优化个体文化生产者的权益保障、社会资助渠道和机制等。
注释
①李建军:《“九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综述》,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②2002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为两个并列项提出,在随后几年的文化统计中逐渐得以反映,特别是2005年我国文化文物统计开始分别公布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从业人口数,这可能是2005年从业人口数量下调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③张玉玲:《中国文化产业“家底”大盘点》,《光明日报》2010年6月16日第6版。
④《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国文化报》2012年3月1日第4版。
⑤关于8.5倍和4.43倍的增长需要细致分析。这一计算结果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期初数据或因不完全统计而严重低估,因而此数据可能也不能真实反映现实,但与1以内的增长率相比,这个比例还是有一定关注价值的。因此,本文以此为参照数据。
⑥详见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文化文物事业统计年鉴1996》,河南省文化厅印刷厂印刷,豫内资新出发通字[1996]076号,第486页。
⑦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0年7月,http://www.ppsc.gov.cncydc201301/t20130130_136674.html。
⑧孙正一、柳婷婷:《2005:中国新闻业回望(下)》,《新闻记者》2006年第1期。
⑨李可:《他们是最鲜活的部分》,《光明日报》2011年12月9日第9版。
⑩王丰:《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10年,第151页。
责任编辑 邓宏炎
Study of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ies: Employment and Talents
Duan Li
(Facul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employment in this area shows a continuous growth trend and an ongoing adjustment of internal structure. It can be confirmed by different statistical data that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is a powerful job engine. After 2006,the growth pace of the employment became stable which means the pulling power of the employ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ies has been basically released. Since 2010,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ndustries has entered into a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employment appears downward trend. It is confirmed by data that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became a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after 2010. The employment development need transfer from the “labor” to the “talent accumulation”, from the quantity-oriented growth to the quality-oriented growth. At the macro-level, China need to design a set of indicators and mechanisms based on employment statistics data, to survey, assess and accumulate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employment stimulating; talent strategy; human resources
2016-10-15
2016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推动上海城市发展的文化产业空间关系重塑研究”(2016BSH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