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树本
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浅探
文/牛树本
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作者十多年在档案工作领导岗位上的经历和对红色非物质文化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实践,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尤其是结合地方实际,以建成的商洛市革命老区纪念馆为鉴,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几点建议,值得大家对红色非物质文化档案保护、开发、利用的思考和研究
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的各类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它包括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为主题,鼓舞人民斗志、积极向上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种体裁的艺术作品,口述红色历史,以及以牢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内容的文化空间。它是当代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品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它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构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笔者根据十几年来在档案系统的工作实践,撰写此文。希望此文能够对广大档案工作者有所裨益和启示。
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精神和教育价值,作为资源,还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其应受保护性已是不争的共识。积极打造红色非物质文化精神品牌,不仅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文化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对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提高民众的素养、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发展地方经济,提升知名度,增强广大青少年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当务之急。当前,社会深刻变革,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但越是纷繁复杂,越要站得住脚跟,越需以红色非物质文化精神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这一次的党内教育不再仅仅针对关键少数,而是指向全体党员。在开展“两学一做”过程中,结合地方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地方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是广大党员干部“补钙”的精神良方,是广大青少年的传承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广大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经之路。身体缺钙,容易腿脚抽筋、四肢乏力,这是生活常识。如果精神缺钙,人就会迷失方向,迟早会垮塌下来。而传承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定信念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所以,保护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必要,而且重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
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精神的推进。而档案是记录历史最好的明证,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用档案的形式留住非遗的美好,延缓或阻止非遗消亡的步伐,必将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挖掘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比如充分挖掘地方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而利用地方红色非物质文化的教育作用,践行“两学一做”活动,推进单位工作有效开展。尤其是遗失在民间的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很大,就需要及时征集、保管、利用。商洛是革命老区,留有大量的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北上时创建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李先念中原突围后来商建立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五支红军过商洛,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和红色文化档案。红色档案特别是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和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弥足珍贵。据不完全统计,仅我们发现民间遗存红色非物质文化档案近2万件,正在面临虫蛀、鼠咬等危害,亟需大力筹集资金,奋力征集、收藏。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体、各种途径,各种渠道,采取不同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细化工作程序,要联系组织部、党史办、政研室、县志办、方志办、文联、工青妇等一道来寻找线索,到文博单位去找,到红军老战士的家中去问寻,到红军去过群众的村庄去挖掘,去收藏爱好者家中去搜寻。要在报纸、电视上打广告,在村庄地头贴征集告示,在街道宣传栏进行大力宣传。总之,要下功夫、花气力、用财力把红色珍贵档案收集回来。
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它研究的价值、学术的价值、见证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欣赏的价值,但最终的价值还是它的精神价值。我们之所以传承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就是把我们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传承下来。陕西商洛,是一片红色土地。从1927年中共商县、龙驹寨特别支部的建立,点燃了商洛革命星星之火到推翻蒋家王朝的解放斗争。老一辈革命家开辟了鄂豫陕、豫鄂陕两个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以商洛老区精神为标志的红色文化。如今,大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政府旧址、刘志丹唐澍将军习武纪念地、贺龙斗夏曦的寓所、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鄂豫陕省委常委会遗址、李先念主持召开豫鄂陕边区党委成立大会丹凤封地沟旧址等,已成为人们观光游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展览实物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由于目前没有系统的法律保护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找准突破口,积极争取项目,切实做好课题申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严格把关,保证课题申报质量,并不盲目追求申报数量,以项目保护传承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我们申报商洛市革命老区纪念馆项目,就是通过上下论证,把握重点,找准突破口,在立项上狠下功夫,上下联动,经过三年的努力才把项目立上,又经过了两年才把资金争取下来,再征地、设计施工又是一年多,终于把此事办成了。这个项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称赞。像这样的项目,应该大力推介、宣传推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指示精神,以第10个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广泛举办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加深全社会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目前,我们建成1700多平方米的商洛市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已全面面向社会开放。它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利用红色档案进行宣传、突出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有效、持续开展展览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我们采取“PPP运营”形式,充分联合商洛市收藏家协会、毛泽东思想研究会、文化传媒公司、多媒体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互联网+等多个组织,多方协调、多位一体,共同做好这个事情。“PPP模式”,也称PPP融资,简而言之称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合作模式。针对档案局实际情况,我们采取这种形式,体现了政府与私企的合作,强调政府与企业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彼此形成互利共惠的长期目标,这种模式更容易为社会和公共提供优质的服务。运用“PPP模式”能避免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过长的问题,也能降低项目的融资难度,给资本市场配置提供了机遇,有效地协调项目各方利益,能够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实现参与各方共赢。我们的展厅中,收藏家协会提供自己收藏的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媒公司提供一定经费,多媒体公司提供一定的硬件设备,广告公司做红色非物质文化展板、展牌,网络公司连接网线,互联网进行无偿报道、宣传。再次,各个组织在推介报道展厅内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一道精彩的红色文化盛宴的同时,也是对自己本身进行了宣传,吸引了更多热心观众,取得了更大收益。
在商洛23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我们能在商洛市革命老区纪念馆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能找到佐证。经过我们几十年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现在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红色非物质文化档案,如早期报刊、书籍、电报、文件和领导题词、伟人影像、领袖墨宝、徽章证件、英模遗物等都十分珍贵。这在全市整个档案馆藏中已日益突显越来越重的分量,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这些都是加强各级干部党性教育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体验式党性教育,取得了较好成效。商洛市革命老区纪念馆暨商洛市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成功举办了古代兵器展;2011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商洛市档案局馆举办的“商洛市红色记忆展”;2012年承办了陕西省英才委员会在商洛市赠书活动。2013年举办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2014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举办了“身在兰台、心系群众”系列主题展览活动。2015年“三严三实”活动中展览活动。2016年进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8月份,中央电视台在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之际,记者们在纪念馆拍摄了大量的红二十五军在商洛的活动情况素材。这些都充分发挥了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有力地弘扬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反响巨大。在活动中展示了革命老区红色实物档案,见证了商洛革命历史;发挥了展厅八大教育基地(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作用。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被团省委授予“全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党员党性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建成后,先后接待了4.8万名参观者,其中有一大批北京、山西、甘肃、新疆等外地的参观者,还有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慕名前来,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商洛电视台、《中国档案报》《陕西日报》《陕西档案》《商洛日报》等新闻媒体做了大量宣传和报道。
一是应当不断增强人们对文化安全意识和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却与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连、保留着我们最纯粹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正迅速离我们远去”。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造成的,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些地方面临消失的危险。专家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正遭遇严重的集体失忆”。由于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对他们的显性价值和潜在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应有的保护传承观念。文化安全意识和红色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我国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其地位并加以保护。
二是争取领导重视、增加资金投入
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急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四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的要求。要真正发挥作用,还要不断的征集、换展、搞专题展,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系正常的开支。因此,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对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专项资金。二是地方政府及本级财政应加强领导,将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项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对此项工作保护经费投入,并将资金不能排作它用。三是需要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高保护意识,做到依法保护,违法必究。
三是挖掘深层次文化资源,拓宽展示内涵
商洛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数量大、分布广泛。现在拥有红色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1200多处,其中省以上文保单位20多处。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先后3次建立革命根据地,解放后,被批准为“革命老区”,其境内有丹凤县竹林关等六处重要会议会址,有山阳县漫川关等六个较大战斗遗址,有唐澍、徐宝珊等六位著名烈士故居或牺牲地及墓藏地,还有商州城、龙驹寨等10余处重要革命活动发生地等。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深层次红色文化资源,拓宽展示的表现形式。像我们建成的商洛革命老区纪念馆展厅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远古商洛、红色商洛、领导关怀、文化商洛、富庶商洛、旅游商洛、未来商洛,秦岭最美是商洛书画展、陶之韵、玉之韵等为内容,以数百幅图画,数千件实物,采用文字、图片、实物、沙盘、浮雕、多媒体等方式展示,通过红色图片及其实物借助光、电、声等现代手段向公众图文并茂地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在商洛的峥嵘岁月以及商洛近年来的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无限美好的未来远景,成功打造为集纪念、展示、研究、收藏、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是目前商洛市唯一档案史料纪实展厅,是发挥红色非物质档案文化传承和历史教育作用的一次生动实践。
四是建立红色非物质文化平台,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以商洛市革命老区纪念馆为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其重要作用。一是,对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建成的革命老区纪念馆内主体工程布展设施的购置安装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配套工程,集中展现商洛人民团结一致反帝反封建、共同抗日、赢得解放、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过程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精神。其承担着对全社会干部、群众、军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本建设工程的重装落地,对净化人们思想灵魂、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加强人们的爱国主义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团结爱国意识,对革命老区的旅游开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是营造良好环境,培养专业人才
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组织部、党史办、文化局、研究室、档案局等积极配合营造收集、展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要让那些持有纸质和实物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把它捐献或有偿转让到展厅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时展厅要做到把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得让人顺眼舒心,把展厅周围打造成人人喜欢来,个个不愿走的优良环境。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专门人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并从事这项工作。通过培养专门人才,采取口耳相传的形式,带动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让各种职业的人群去了解、接受并喜欢我国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鼓励民间人士加入到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工作中,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这需要有专业研究人员,还要有精准的讲解员队伍,更要有担任此项工作的常年工作人员。
六是加强宣传力度,健全各种制度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在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上措施力度不够。未得到完全重视、全面深入的宣传、保护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保护机构不健全、法律体系不配套,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保护,我们要制定对红色非物质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细则,对做出贡献的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对展厅要建立健全值班制度、讲解员制度、安全卫生制度、财务制度、接待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制度、优质服务标准等等。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在“七一”、国庆、抗战胜利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可以开设关于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供广大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该方面的兴趣。社区、农村等地方可实行流动展览、网络、微信、微博、QQ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保护,营造全民保护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躬身力行。
(作者单位:商洛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