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口腔恶性黑色素瘤3例病例分析

2017-03-31 07:19:32张玉仙王文利刘明荣齐鹏飞任海峰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黑色素瘤病犬黑色素

张玉仙, 王文利, 刘明荣, 胡 平, 张 磊, 齐鹏飞, 任海峰

(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 , 北京房山102442. 2.北京全心全意连锁动物医院 , 北京朝阳100020)

犬口腔恶性黑色素瘤3例病例分析

张玉仙1, 王文利1, 刘明荣1, 胡 平1, 张 磊2, 齐鹏飞2, 任海峰2

(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 , 北京房山102442. 2.北京全心全意连锁动物医院 , 北京朝阳100020)

恶性黑色素瘤是犬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发生率估计为12.7/10 000,约占犬所有皮肤肿瘤发病率的3%~4%[1]。和其他口腔恶性肿瘤相比,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几率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率显著升高,无黑色素黑色素瘤平均发生年龄为11.4岁;无黑色素黑色素瘤平均发生年龄为10.4岁。口腔恶性黑色素瘤有好发于小型犬只的倾向,体重小于23 kg和体重大于23 kg之犬只发生率比值为1.8;好发品种有西班牙长耳猎犬、腊肠犬、迷你贵宾犬、松狮犬及黄金猎犬等[4]。此外,最近笔者在临床中遇到3例犬口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通过及时诊断与治疗,1只犬至今仍然存活,报告如下。

1 病史与临床症状

病例1:腊肠犬,雄性,12岁,体重9.6 kg;临床症状表现为口臭、流涎、食欲减退、消瘦;肿瘤大于4 cm,两侧下颌淋巴结肿大;穿刺细胞学检查为黑色素瘤(如中插彩版图1),一侧下颌淋巴结可见转移瘤细胞(如中插彩版图2)。胸腹部X线片检查基本正常;血液学检查结果是白细胞总数升高;临床分期为第4期;使用多柔比星化疗1次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主人放弃治疗,1个月后患犬死亡。

病例2:可卡犬,雄性,12岁,体重为8.6 kg;临床症状为口臭、流涎、食欲减退、消瘦、疼痛;肿瘤直径大于4 cm;经穿刺细胞学检查为黑色素瘤、增生性淋巴结炎;胸腹部X线片检查基本正常;血液学检查结果是白细胞总数升高;临床分期为第3期;用多柔比星化疗3次,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个月后主人因个人原因放弃治疗,行安乐死。

病例3:可卡犬,雄性,14岁,体重为16.7 kg;临床表现为口内肿物突出导致口腔无法闭合;肿瘤直径大于4 cm;穿刺细胞学检查为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如中插彩版图3),侵袭到同侧淋巴结;胸腹部X线片基本正常;血液学检查基本正常;临床分期为第3期;经过手术治疗和使用药物多柔比星化疗,到目前患犬仍存活。

2 大体病理观察

上述3例病例的肿瘤均呈不规则的团块状、边缘不整齐、侵袭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颜色为紫黑色或红色、质软、易碎、易出血。多因感染出血,口腔有较大的异味。患犬口腔黏膜充血、红肿明显,张口困难,两侧颌下淋巴结肿大。结合临床表现及肿瘤特征怀疑为恶性肿瘤,因此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诊断。

3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制备

经手术摘除的标本立即用100 mL/L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 μm切片,H.E.染色,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4 病理学观察结果

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1]。肿瘤组织主要由3种细胞组成,第1例病例中可见瘤细胞呈黑褐色的黑色素瘤细胞,形态呈圆形至卵圆形(如中插彩版图4所示),瘤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胞浆内含有大量黑色颗粒;瘤细胞也有呈多角形或不规则性,胞核常位于胞浆一侧,具有明显的异型性,高倍镜下可以看到较多核分裂象,瘤细胞大多呈弥散性分布,少数呈条索状或巢状排列,但黑色素瘤排列松散,细胞与细胞之间具有明显的间隙[2]。第2例肿瘤瘤细胞的胞浆内黑色素含量少甚至黑色素颗粒缺失,胞浆呈嗜碱性,染色较深[3](如中插彩版图5所示),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细胞核也多呈梭形,核分裂象少见,分化程度较高[5-6]。

5 病理诊断结果

结合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上述3例肿瘤病例均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其中病例1肿瘤发生转移,转移到额下淋巴结(见中插彩版图2)。

6 术后及治疗

实施肿瘤切除术,后用多柔比星化疗,1.5~2 mg/kg体重,静脉滴注,加入150 mL 5%葡萄糖溶液,2~9周1次,最大累积剂量为112 mg/kg体重。

7 讨论

齿龈及唇部为犬口腔恶性黑色素瘤的多发部位,发生率分别占42%~63%及15%~33%,其次依序为软腭及硬腭(10%~16%)与舌头(1%~3%),恶性黑色素瘤外观常以单一团块呈现、无柄且常见表面溃疡,表面多呈黑色,然而黏膜覆盖及溃疡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可能会遮蔽黑色素表现而呈现粉红色至粉色。另外,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例为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即黑色素表现[7-8]。

患口腔肿瘤的临床症状包括流涎增多、眼球突出或颜面肿胀、流鼻血、口臭、血样口分泌物、吞咽困难或张嘴时感到疼痛、头部淋巴腺病或体重减轻等,而被宠物主人察觉到。另外,低血糖亦可能发生于犬恶性黑色素瘤及肺转移病例。

发生在口腔的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常可发现到局部淋巴结或远端转移(尤其是肺脏的转移病灶),转移几率分别为70%及67%。所以应仔细触诊局部淋巴结(如下颌淋巴结)是否出现肿大或不对称等情形;然而,淋巴结大小并非为判定是否已出现转移的预测指标。在一篇分析犬口腔恶性黑色素瘤转移和淋巴结大小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具正常淋巴结大小的病犬中有40%最终证实有肿瘤转移病灶,而淋巴结肿大的病犬中却有49%并未被发现有转移情形;因此无论淋巴结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固著程度如何,所有患有口腔肿瘤的犬只皆应进行淋巴结采样。另外,胸腔放射线学摄影应作为口腔黑色素瘤患犬的例行检查项目之一,若出现转移病灶,常会呈现如栗粒状的影响。

利用细针采样细胞学检查可见黑色素肿瘤细胞是以圆形细胞、上皮细胞或间皮细胞的形态呈现,常因具有丰富的黑色素颗粒而易于辨认。个别的黑色素颗粒呈墨绿色至黑色短杆状,当颗粒密集堆叠时则呈黑色,然而在分化不良的肿瘤细胞,色素颗粒变得较少甚至没有,故须仔细的搜寻。大部分色素颗粒不丰富的肿瘤细胞,也会出现不典型的细胞外观形态,且表现出较为恶性的生物行为。

口腔恶性黑色素瘤呈现的转移率会依发生位置、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而有不同的表现。可以依据Bergman使用的世界卫生组织RNM系统之犬口腔黑色素瘤临床分期来作为口腔黑色素瘤患犬之预后指标。原发肿瘤大小(primary tumor;T)、局部淋巴结转移(regional lymph node;N)及远端转移(distant metastasis;M)为临床分期的3个要素。所测量之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2 cm为T1,2~4 cm为T2,大于或等于4 cm则为T3;以此类推,淋巴结未被正式转移为N0,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已转移但未与周围组织固着(具移动性)为N1,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呈现固着不具移动性是为N2;以此类推,若未出现远端转移为M0,若出现远端转移则为M1。综合上述,第1期为(T1 N0 M0),第2期为(T2 N0 M0),第3期为(T2 N1 M0 or T3 N0 M0)第4期为(Any T,any N and M1)[9]。

外科切除及放射线治疗可提供口腔恶性黑色素瘤叫良好的局部肿瘤控制效果。外科切除后复发率会依肿瘤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上颌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下颌切除术来得高,分别为48%及22%。另外,单以外科切除的病犬术后存活时间中位数为150~318 d,术后1年之存活率小于35%。尽管如此,若治疗计划有包含手术治疗,则存活时间仍较长。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病犬,存活时间中位数只有65 d。在放射线治疗方面,口腔恶性黑色素瘤病患反应率较佳,有83%到100%的反应率;也有高达70%的肿瘤呈现完全反应,存活时间中位数为211~363 d,一年存活率可提高至36%~48%[10]。

然而,因为口腔恶性黑色素瘤具有很强的转移能力,因此化学治疗及免疫疗法也被作为此疾病的辅助治疗。一般而言,犬猫口腔恶性黑色素瘤被认为对化疗药物具有抗性。然而,白金类(platinum)化疗药物可以提供比较有效的疾病控制,包括肿瘤团块内注射cisplatin及血管内注射给予carboplatin,另外melphalan亦有部分治疗效力;但病患对于上述药物整体反应率仍低于30%,反应持续时间中位数仅4个月。而Cisplatin及piroxicam的使用,虽然反应率可达18%但需注意药物造成的肾毒性。免疫疗法则为一新的治疗选择,尤其DNA疫苗对于较高临床分期(第2~4期)的病犬,存活时间中位数可提高至224~389 d。

影响恶性黑色素瘤的进展及病患存活时间的预后因子,包括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第一次治疗是否能达到局部肿瘤控制。肿瘤最大直径小于 2 cm 的犬只,存活时间中位数为511天,肿瘤大于 2 cm 或淋巴结已被证实转移的病犬只有164 d。而年龄、品种、性别、黑色素表现程度及显微病变等不具备预后判断指标。

[1] Second Edition,Thelma Lee Gross,Peter Ihrke.J.Skin Diseases of the Dog and Cat[J].Blackwell Science Ltd,2005,825-826.

[2] 刘成武,杨敏.犬口腔黑色素瘤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24:108.

[3] 袁荣茂,景积友.水牛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报告[J].甘肃畜牧兽医,1986,16(3):30-31.

[4] 李麟,邬向东,席峰,等.仔猪恶性黑色素瘤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1998,24(11):39-40.

[5] 刘伟伟,尉立国,王秋悦,等.犬黑色素瘤的诊断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5):54-55.

[6] 梁玉珍,陈绚姣,蔡勤辉,等.华南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2004,40(12):52-53.

[7] 曹怜之.商品猪皮肤黑色素瘤的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1984,10(4):47-48.

[8] D A Wilkie,E D Wolf.Dermal melanocytomaacanthoma in an adult mixed breed dog[J].Japa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2010,58(3&4):165-169.

[9] Harvey H J,Macewen E G,Braun D,etal. Prognostic criteria for dogs with oral melanom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1981,178(6):580-582.

[10] Blackwood L,Dobson J M.Radiotherapy of oral malignant melanomas in dog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1996,209(1):98-102.

2015-05-30

张玉仙(1971-),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动物药理教学工作,E-mail:185266201@qq.com

S858.292

B

0529-6005(2017)02-0068-02

猜你喜欢
黑色素瘤病犬黑色素
浅谈犬软骨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浅谈犬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犬急性肾损伤的治疗
啊,头发变白了!
Q7.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老年犬肝脏肿瘤并发子宫蓄脓的病例分析》图版
产胞外黑色素菌株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颅内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