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丹纳的理论在艺术理论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他在《艺术哲学》这部理论著作中系统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对于进一步推动文艺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丹纳;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
作者简介:朱彦昭(1993-),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2
丹纳是法国的史学家兼批评家,从小就善于思考的他得到老师对他的盛赞:“为思想而生活的人。”他的一生在文学史及批评史方面著作颇丰,而其文艺理论的重要代表作《艺术哲学》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积极吸收黑格尔以及孔提亚克的哲思,认为“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也就是说,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解释,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所有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及消灭都有其自然规律去探索、去追寻。因此,丹纳研究学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释事物。①《艺术哲学》整部书将艺术的发展比作植物的生长,使人读后通俗易懂,从中了解到“三要素”说既是理念,又是艺术要表现的内容,其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是“后天动力”,这三种力量共同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发展。
(一)种族
在“三要素”说中,丹纳将种族列入三要素中的第一位,他认为种族犹如人类的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性的,种族的力量是构成一个民族后天发展的“原始地层”,是一个民族的“永久本能”,它非常牢固,“不受时间影响,在一切形势一切气候中始终存在。”所谓种族,丹纳对其所下的定义“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即这些天生所遺传的民族倾向是伴随着每个民族而存在的特性,但构成每个民族的明显差异与各民族人类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气质结合体的一种表现,看似这样的种族特性并不凸显,但处处隐藏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原始冲动之中。
就像人人所熟知欧洲民族的开放活泼,亚洲民族的内敛严谨,从更小范围来看犹太人的智慧超群、蒙古人的英勇善战。这些特性不论受何种环境所影响,被哪一时代所促使,蕴含在每个民族骨子里的习性是不可动摇的。我们不可否认的便是民族的特性犹如每个人的个性一般,“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②对于个人的发展,性格决定着命运,而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其种族的先天秉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环境
丹纳论述的“环境”因素更倾向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一个种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气候特点,对其民族和种族的性格特征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丹纳曾断言:“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相符,不论什么时代,艺术品都是按照这条规律产生的。”而他把社会环境因素,更多地融入到“时代”的因素之中。就自然环境而言,丹纳认为不同的居住条件会导致不同的民族性格,居住在阴冷潮湿的、总是濒临危险境地的民族,人们的性格大多冷静同时也被忧郁的性情所困扰,故而倾向沉醉于狂醉、贪食、格斗和时有流血事件发生的生活之中。就像尼德兰种族一直居住于欧洲气候湿冷的北方地带,朦胧的水汽一年四季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因此形成了尼德兰种族慎重安静的生活习惯。而时常居住于风景秀美的海岸线和可爱宜人的风景区中的民族,性格热烈活泼,头脑活跃、思维快速敏捷,更加钟情于精神方面的生活追求。正如希腊人民更多喜欢雄辩术、科学文明及文学艺术等,而且像希腊人所生活的周围自然界没有巨大的东西,造成希腊人的头脑习惯于肯定的与分明的观念;对人性与命运抱着完美而狭隘的观念。就社会环境对于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当时希腊人打败波斯人获得共和城邦的独立,推翻暴政的民族精神元气催生出民族的悲愤力量,从而促使以埃斯库罗斯为代表的三位悲剧作家应运而生。中国古语“时势造英雄”与丹纳所持的“社会环境已经无法与时代断然分开”相苟同,正如丹纳自己所言:“某些持续的局面以及周围的环境,顽强而巨大的压力,被加于一个人类集体而起着作用,使这一集体从个别到一般,都受到这种作用的陶铸和塑造。”“时代”是丹纳承袭黑格尔的历史观点,同时也是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以及不同评判标准表现的外在根源。
(三)时代
丹纳对于“时代”这一因素的阐述并非一定意义上的“艺术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各方面的反映。”他对于“时代”概念的定义并不明晰,其中既包括环境因素同时也含有时代精神的风俗或气质。埃帕尔谢默在《文艺复兴问题》中对时代精神的论述恰能说明丹纳对于时代精神的阐释,③即“从一个时代不同的客观现状中重建时代精神,从这一时代的宗教直到它的衣着服饰。我们从客观事物的后面寻找整体性的东西,用这种时代精神去解释所有的事实。”
他将“时代”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正如书中所述:“时代的概念十分庞杂,包括民族和时代的思想感情、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称之为‘精神气候。”人类的精神气候与自然界的气候对各类生物分配与调节是一致的,都是遵循着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而演变发展的。丹纳将艺术的发展比作植物的生长,小草自身能够在石缝儿里面奋力地长出嫩芽,从而得到雨水的浇灌得以茁壮延续自己的生命。同样,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成品并不能代表着一定意义上的成就,只有艺术家的这份“才干”适应了艺术环境的“精神气候”,并且“精神气候”挑选出了其发展中适合的才干才算相符合。如若在这其中,“精神气候”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大逆转,那么与其相适应的合适“才干”也会发生大逆转。精神的大环境与艺术家之间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因而不同的时代风向其艺术类型也是随之起起伏伏,因此往往有所成就的艺术家正是那种能够把握好时代风向的人,即是在时代风向有所扭转的时刻依旧能够改变方向顺应整体的精神环境。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家往往比普通人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比常人更有能力去发掘事物的本质特征并由此扩大化地表现出来,就像悲剧时代的阶段里,艺术家们所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具有深深的悲剧烙印,由此加大了他们对于悲伤的感知,同时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将悲伤推向最高潮。艺术家的创作并非单凭其自身的能力就可实现成功的,与之具有不可忽视的便是同时代的人共同造就的时代精神对艺术家的影响与协助作用。处于悲伤时代的艺术家,他们与常人一样所感受到的大多是悲伤的情绪,这时如若创作幸福类的作品不仅会显得尤为生硬而且也无法得到群众的欣赏共鸣。正如书中所述:“艺术家若要表现悲哀则整个时代都对他有帮助,以前的学派已经给他准备好材料,技术是现成的,方法是大家知道的,路已经开辟;但若要表现幸福、欢乐,那他就会孤独无助,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一个孤独的人的力量永远是薄弱的,作品也不会高明。”
在种族、时代和环境三因素中,种族因素决定了它的本质,环境给了他前进的动力,时代限定了它的方向,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并制约了内在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④虽然丹纳只是很模糊地将种族、环境、时代的三要素划分开来,但也包含了决定文学艺术发展的所有原因,从而使得文学艺术与其他一些复杂关系得到明示。
丹纳凭借其博学多识的内涵以及深厚的艺术修养,加之在实证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善于搜集多方素材,通过《艺术哲学》这部内蕴丰厚的理论著作,为每一位读者展现了不同国度以及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画卷。在这部画卷中,足以让我们深刻体味出丹纳重要的理论“三要素”学说的思想内涵,在今天这个时代依旧能够感受到其巨大的理论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10
[2]张玉能主编.西方文论[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法]斯达尔夫人著;伍蠡甫译.论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