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圆号的历史演变历程

2017-03-31 04:20王飞
牡丹 2016年18期
关键词:圆号佩尔号角

王飞

圆号作为一种古老且散发着迷人魅力的西洋乐器,在交响乐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历程十分复杂。从最初的只能发出一两个音调,到后来可应用于乐队中进行演奏,得益于历代的发明家改良者精心的研究。

一、圆号的简介

圆号是一种铜西洋乐器,铜管被盘成螺旋状,外漏一个斗状号嘴和一个硕大的喇叭口。圆号的另一个称谓是法国号,被称为乐器之王(小提琴为乐器之后),它既能吹出铜管乐器的嘹亮,也能吹出木管乐器的柔美,在交响乐器中占有重要位置,被广泛用于乐队演奏中。圆号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二、號角的作用及制作材质

现存最早的号角是一种叫作“休法”的乐器,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一家博物馆里就收藏了一枚用羊角制成的实物号角“休法”,传说是从犹太教的寺院中发现的。

早期人类生活艰苦,生活主要以采集野果、狩猎为主,用牛、羊等兽角制成可以发出声音的器具“号角”,用以临危助阵,传递信息。号角是古代狩猎时最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一般用兽角或贝壳做成,尖端开一个孔洞,吹起来可发出“呜呜”的悠远低沉的声音,传播距离很远。在森林中狩猎,极容易走失和遇险,特别是在追捕围攻野兽时,用这种号角来传递信息非常方便,以声音的不同代表不同的含义。所谓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靠号角发音长短强弱、节奏的各种变化或声音次数等来表达暗号。用不同的号角声做约定,可以传达不同的含义,代表吹奏者传达的信息,如动物类别、动物大小、动物数量、号召出猎者攻击追逐或警告大家埋伏等待等,以这种方式很轻松地就能发出召唤或呼救讯息。

随着狩猎信息传递功能的逐步完善,出于号角传递声音的距离非常远,所以它又被广泛用于战争中。同时在很多宗教仪式上,也出现了这种号角,代表着人与天之间的沟通。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采用新材料制作精美的号角,除了一些用简单方便的兽角、贝壳做成的号角外,还出现了用皮革、兽骨、象牙等制成的号角。

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号角的出现,是号角发展史上一次大的飞跃,因为金属可以改变外形,制作出发音更多的号角。制作者发现如果把号角的管身加长,吹出的声音种类就能多些,而其传递讯息的功能也就更强,因此号角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人们开始用金属模仿“角”的形状制造出“号”,出于其源于狩猎的原因,所以被称为狩猎号,或“森林的号角”。18世纪俄国的管乐队中仍使用着兽角形的铜号。

三、号角演变为圆号的过程

16世纪,出现了环形猎号。小型的像一轮新月,在号身中部有一个小圈,叫作“单音”。大型的,号管很长,卷曲成螺旋形,叫“螺旋形号”。这种号的号嘴与现代的圆号嘴相近,只是与哨管接触那端显得更小一些。

17世纪初,出现了一种由七尺长的铜管盘成的号角,这在形状上已很接近于圆号。这种由黄铜管盘成的圆形狩猎号角,具有了鲜明的乐器功能,它在当时的王室活动、宗教庆典、军队出征、战士凯旋而归等仪式场景中,都承担了重要角色,是必不可少乐器。这一时期圆号的号管盘旋都是两圈,能以不同泛音管吹奏,相互组合据说能传递出狩猎时31种不同的信息,以描绘所见场景。尤其是在狩猎临行前及凯旋归来时,一种由二至八个猎手组成的吹奏队,吹奏出不同调子的号声的形式,可看作是早期音乐的雏形,含有基本的音乐元素。作曲家卡瓦里·吕利就在自己的几部歌剧中使用了狩猎号角与其他乐器一起合奏,来表现狩猎场面。在乐队中使用这种自然圆号(法国狩猎号)的做法,延续了200多年。

现代意义上的圆号大约出现在17世纪50年代,由法国狩猎号发展而来。许多演奏者尝试改良,希望能在一个圆号上吹出不同的调子。这一时期的每个圆号都只能吹出本调的固定泛音,要想吹出其他调性的乐曲,就得调换相应调性的自然圆号。德国的A·J·汉佩尔对圆号做了改进,在号嘴下装了可插接的管,这样就改变了号的音调。同时,在维也纳也出现过在号嘴入口处调换弯管(定调管)的新型圆号,根据乐曲的需要,可以随时把不同长度的圆形定调管插入号嘴入口处,以延伸管长来改变乐器的基音。1639年,卡法利的第一部歌剧《塔娣和佩罗的婚礼》在威尼斯上演,剧中出现了圆号。1664年,吕利的歌剧《埃里特公主》中也用了圆号,从此圆号正式加入管弦乐队。1705年,凯蒴的歌剧《奥克塔瓦》在汉堡演出,就采用了圆号伴奏。

四、圆号的改良

1750年,可以看作是圆号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德累斯顿宫廷乐队的圆号演奏家安特姆·约瑟夫·亨佩尔发明了一种演奏方法:“阻塞”吹奏法。即把右手伸进圆号喇叭口,以手的位置变化来控制音调。亨佩尔是位出色的演奏者,他在德累斯顿宫廷供职期间,偶然发现把手放入喇叭口时吹奏,不仅音色产生了变化,连音高也可以产生变化,于是发明了新的控制音调的方法。右手伸入喇叭口内,可获得泛音列里所没有的半音或全音,用这种方法,中音以上的音域不调换定调管就可以全部做到。以前吹奏圆号时喇叭口是朝天的,为了方便把右手放入喇叭口中,使用“阻塞”吹奏法,亨佩尔将圆号的喇叭口改为朝向右手的方向,以便用右手控制乐器,右手的作用迅速凸显。亨佩尔的这一变革在圆号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1754年,捷克圆号演奏家汉姆佩尔在自然圆号上,装配了弯管,这种弯管能够随意组装拆卸,一支圆号配备了几支不同弯管,就相当于可以按自己意愿改变自然圆号管子的长度,以达到改变圆号基音的目的。他还通过向喇叭口内塞入柔软物体或右手的方法来改变音色,他将这种圆号叫做“改良号”。这样,自然圆号凭借附加管的长短、粗细来改变音调,再配合右手控制技巧,就可以完成各种较为复杂乐曲的演奏了。

19世纪初,西里西亚人海因里赫·斯托尔泽和弗利德利赫·布鲁迈尔对圆号有了进一步改进,他们发明了一种活塞式铜管乐器,第一次把活塞装在圆号上,为圆号设计了两个上、下运动的直升式活塞,为圆号的发展掀开新的篇章。1830年,在维也纳出现了另一种左右运动的回旋式活塞。1835年,又出现了三个活塞的定型圆号。自从活塞发明后,圆号的演奏功能被更好地发挥了出来,至此,圆号获得了真正的解放。1835年,活塞圆号在德国作曲家舒曼和法国作曲家哈勒威的音乐作品中第一次被使用。但真正以圆号身份被应用于音乐作品中的,则是舒曼1849年特意为F调圆号进行创作的《慢板与快板》,其奠定了圆号在音乐史中的地位。

20世纪初,人们又发明了一种双调圆号,并用这种圆号替代了F调阀键圆号。新的双调圆号不但声音柔和、丰满,还能够与木管、弦乐器等声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1900年,德国格鲁斯比又发明了有降B调和F调两个基调和四个活塞的圆号,这一圆号声音响度清亮、音色音质准、高音省力、发音容易。1914年,美国的杉索尼为方便阻塞音的演奏,又改进了圆号,他在原来四个活塞的拇指活塞旁,设计了一个可降低半音的活塞键,极大地方便了圆号演奏者。在20世纪中期,还有许多乐器制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包括使用新材料(合金和塑料)来制造圆号,出现了三排圆号和特高音圆号。此时,F调和降B调的双排圆号成为管弦乐队的标准乐器。当今,比较常用的圆号大多为四键双排圆号,其音域宽广、音色浑厚,声音可爆发、可柔和,足以得心应手地在各种演奏之中尽显本色。无论是在现代交响乐队中还是管乐队中,圆号都占据着及其特殊的地位。

(黑河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圆号佩尔号角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大胖子“暖男”——圆号
吹响王之号角
《何西阿书》对《傻瓜吉姆佩尔》的原型意义
时代之音,国之号角
号角响起,准备出发!
试论圆号在交响乐中的作用
哈斯佩尔成为美国中情局首位女局长
英国圆号(节选)
“中纺传媒”吹响进军海外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