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相对欠缺原因分析及思考

2017-03-31 00:50阳国光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明

阳国光

【摘 要】礼仪素养将会影响到一个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而目前高职院学生的礼仪素养是比较欠缺的。文章从高职院学生的自我因素、家庭影响与教育方式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关键词】高职院学生 礼仪素养 文明

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当今社会,高职院学生基本礼仪规范、礼仪行为的种种表现,多少反映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理念的缺失与不完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高职院学生自身的因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方面的种种表现,自身因素是决定性的。高职院校的生源有两部分:一是中职学校对口升学的学生,二是高考无缘本科的学生。相比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上是有落差的。

(一)高职院学生心理的压抑、自卑与不平衡

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深入人心,并且这种思想一直残留至今。而今天中国的高校教育,层次感相当明显,并且或多或少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对高层次的学校顶礼膜拜。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接受度是比较低的,是被认定为“劣势”教育。在每一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中,各方面的因素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由于学生文化功底的不足,他们的学习起点低很多。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教师的授课内容比较难,思维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度,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高职院校,学生可能又埋怨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与自己理想的大学有差距,而现实又决定他们不得不在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与生活,从而一些学生有可能得过且过,并由此而产生压抑、自卑与不平衡的情绪。这样的状态就会使一些高职学生空虚、无聊,进而表现为礼仪素养的缺失与道德的下滑。

(二)高职学生在道德上的“明知故犯”

“不雅”“不道德”“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状态,高职院的学生是明白的、知晓的,但是他们还是“明知故犯”。例如:课堂上,迟到、玩手机、睡觉,一方面耽误了学习,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不尊重,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我行我素。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抽游烟、举止轻浮,一方面影响了自我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有违公共道德,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选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雅举动。虽然他们知晓礼仪的必要性,他们懂得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不自觉地选择了道德上的“明知故犯”。

二、家庭影响与教育方式

我国传统的礼仪教育,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父母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影响到孩子对于雅俗美丑的评判。目前,我国有些家庭教育呈现出一种“失当的状态。”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日常礼仪素养

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言行舉止、为人处世将会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观念。一般情况下,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孩子的综合礼仪修养状况成正比。另外还有一部分贫穷家庭或者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父母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很难给孩子实实在在的礼仪教化与影响,他们只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多赚点钱养活自己、改善家庭生活。家庭的现实情况让父母对孩子基本上放任不管,使部分孩子表现得不懂规矩,不守礼仪。

(二)“一切为了孩子”的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

我国的国情造成许许多多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家庭的一切福利,使他们形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惯,物质上的过分享受造成了他们日后生活上及与他人交往上的“弱智”。 “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氛围使孩子长大后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自私、散漫、不懂得感恩、责任感缺失等。这些表现正是导致部分高职学生礼仪素养与教育相对欠缺的原因。

三、学校对学生礼仪教育的不到位

(一)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礼仪教育有欠缺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在入校之前,大部分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课本知识上,对礼仪教养、道德规范缺乏应有的学习与锻炼,学生日常所表现出来的礼仪规范的缺失也得不到学校的足够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的不足,应追根溯源到小学、初中、高职阶段。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礼仪规范教育没有真正到位

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除个别专业外,很少有学校能将礼仪教育纳入对学生专业素养教育中来。其实,要保证高职院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高职教育阶段只片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另外,高职院校有些教师有“为了生活而工作”“为了教学而教学”“教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心态,从而忽视了“育人”的高尚师德。

基于以上对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相对欠缺的原因分析,我有如下对策及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教育基础在家庭。

“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毫无疑问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代家庭的教育观念一定要跟上这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父母要形成一种民主、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要给孩子积极、健康、进步的影响和教育。在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可以养成自强自尊自爱、坦诚友善互助的性格。而现在还是有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学校应该全权负责。

2. 高职院校要实实在在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养的教育。

合理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将礼仪教育融会贯通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

目前,礼仪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在许多高职院校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一般作为选修课,课时量得不到保证,并且没有专职的教师授课。“重视专业技能而轻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不利于学生接受社会的残酷竞争与挑战。因此,要根据专业培养的需要引进礼仪教育的专业教师,合理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还可以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将礼仪教育融会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中。

3.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礼仪素养。

《教师法》有明文规定:“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作为以教育为职业的教师来说,师德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素质。“教师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高超的教育能力、儒雅的风度、文明端庄的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优良品质将对学生产生引领和示范作用。要对学生施行礼仪教养,必须要抓好教师的礼仪修养教育。高职院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礼仪典范。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西方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影响了我国年青一代的价值追求与生活方式。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素养的规范与教育,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文明礼貌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熊玉坤,顾德光.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7).

[3]杨立杰.重视礼仪教育塑造高职学生健康人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6):96-97.

[4]罗晨.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

猜你喜欢
文明
文明礼让
文明礼让
礼让文明
文明的摇篮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醉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和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