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丽 林勉 肖海燕 余春燕 苏小红 赖耀铭
【摘要】 目的:更进一步对脑卒中肢体延伸康复护理路径的制定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16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脑卒中患者肢體所行护理手段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康复科常规护理的A组与康复科常规护理联合康复延伸护理路径的B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尤其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差异。结果:A组FMA评分、MBI评分分别为(38.91±16.79)分、(49.76±11.47)分,B组分别为(49.51±15.42)分、(63.49±15.2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制定并实施肢体延伸康复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提升生存质量,而且能够显著提升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成效。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护理路径; 制订; 效果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0万人患有新发或复发的脑卒中,世界年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人,病死率接近100/10万人[1]。随着重症监护及综合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是致残率高达86.5%[2],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肢体功能障碍是最严重之一。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如二便、进食、穿衣等),发生坠床/跌倒及压疮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使其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尤显重要。随着临床实践的开展,认识到肢体康复训练是促进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最有效的方法,肢体康复训练越早介入,康复效果越好。此次研究就在本院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的16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康复科护理手段及制定并实施延伸康复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行更进一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
7月-2016年7月就治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其男90例,女7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严格依据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且均为初次发病及初次进入康复科进行治疗。160例患者均意识正常、智力正常,且能够正常进行康复训练人员,其发病时间均超过14 d且小于6个月。同时,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且无法配合治疗;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癌症[5-7]。所有卒中人员均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卒中患者所制定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A、B两组。A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43~85岁,平均(52.6±4.4)岁,平均病程(2.6±1.2)年;B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
45~84岁,平均(53.2±4.2)岁,平均病程(2.5±1.3)年。两组脑卒中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 对80例脑卒中患者行康复科常规护理措施。即在患者治疗病情稳定后,到康复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由本院康复科人员对其行常规的床上康复训练、四肢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训练等,在病房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及康复训练,直至患者出院。
1.2.2 B组 依据80例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具体情况的不同,制定并实施脑卒中延伸康复护理路径。具体如下:(1)组建延伸康复护理路径小组:由本院高年资专科医生、资深治疗师、高年资护士共计10人组建脑卒中延伸护理康复路径小组。其中,组长2人,由高年资专科医生或资深治疗室担任,责任护士8人则有高年资护士担任。并各由1位组长协同4位高年资护士组成两个责任小组,每个责任小组负责指导并协助4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康复路径的训练[8-11]。具体脑卒中肢体延伸康复护理路径的内容,见表1。
制定延伸康复护理路径:延伸康复护理路径的制定由路径小组所有成员依据来本康复科接受康复训练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具体治疗状况、临床症状的不同进行拟定,同时,延伸康复护理路径的制定还需在与患者家属、主治医生及康复治疗师充分沟通后,针对不同恢复阶段制定符合患者的肢体延伸康复护理路径方案。路径表单为表格式,表格的横标题应为住院时间、训练计划及训练内容。时段划分表格的纵标题是路径内容执行时间签名和备注比如入院第几天,路径内容:卧床功能锻炼、坐姿及平衡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要遵循循序渐进、规范、系统的护理原则如站立、修饰、洗漱、穿衣、进食、转移、入厕、沐浴、平地走、上下楼梯等制定路径。一般按入科后第2~14天,患者除了到康复治疗中心接受治疗外,在病房按照脑卒中肢体延伸康复护理路径进行延伸康复护理,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执行,并督促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康复训练,直至患者出院。依据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进行康复评定,观察患者的康复状况。此外,在患者出院后,应对其进行细致的出院康复宣教,瞩患者家中继续康复训练,并做好随访工作[12-15]。
1.3 观察指标 对A、B两组行不同护理方案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FMA、MB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较A组,B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加之人们日益增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均使得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中,因脑卒中而无法生活自理的患者所占比例已接近一半[16-19]。目前,对于脑卒中的治疗仍以保守药物治疗为主,尽管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患者预后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差。大量研究发现,对于脑卒中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对脑卒中肢体恢复情况大有不同[20]。因此,进一步探究改善患者卒中后肢体恢复的有效护理手段十分必要。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按照临床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于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有重要作用。临床康复路径的实施使康复护理目标更加明确,康复护理措施更能有计划性、预见性和针对性的落实,加强康复治疗师与护士的合作,为患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康复护理模式,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分别对脑卒中患者行康复科常规护理与延伸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方案, B组护理后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5)。同时,延伸护理路径是由医师、治疗师、护士共同制订的,针对某种疾病最适当的、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临床服务计划,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和持续改进的、高品质的健康服务计划,能够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能够接受系统、动态、连续、专业及有针对性康复延伸护理。因此,其见效更快、效率更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更好[21]。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制定并实施延伸康复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有效率,而且患者FMA及MBI评分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凤娣,陈焕红,欧阳秀珊.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3):62-65.
[2]杨永枝,彭秀丽.心理护理干预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119-121.
[3]杨佼佼,张喜锐.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2B):15-17.
[4]宋沛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77-78.
[5]万胜慧,岳明,陆莉,等.康复路径护理在脑卒中瘫痪肢体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8(2):131-132.
[6]袁修银,任俊翠,刘畅,等.医院-社区-家庭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91-493,514.
[7]曹俊杰,冯军,王静,等.脑卒中抑郁连续性护理效果观察[J].現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66.
[8]彭艳红,李强,闫秀兰,等.临床康复路径在拇指再造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7):1953-1954.
[9]田素萍.脑卒中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2):89.
[10]汪玉棉,陈海莲,简爱华,等.脑卒中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健康信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5,7(2):93.
[11]张春慧,朱庆华,张振香.心理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49.
[12]翟志永,冯娟.脑缺血后运动疗法的神经再生与血管再生机制[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1):88-91.
[13]何桂霞.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105-106.
[14]熊慧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5(5):507-508.
[15]饶静云,赵月飞,温鸿源,等.优质延续护理在出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2014,21(36):147.
[16] Zhang Y,Li W,Yan T,et al.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15,29(3):387-390.
[17]钟梅,梁本蓉.专人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60-61.
[18] Foley R N,Parfrey P S,Sarnak M J.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J Am Soc Nephrol,2014,9(12 Suppl):S16-23.
[19]吴赟,彭凌,李向阳.应用临床路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4):571-573.
[20] Malyszko J.Mechanism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Clin Chim Acta,2015,411(19/20):1412-1420.
[21] Izumi S,Muano T,Mori A,et al.Com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J].Life Sci,2015,78(15):1696-1701.
(收稿日期:2017-01-16) (本文编辑: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