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珍 童祗伟
众所周知,美术教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具有发现和创造“美”的眼光和能力,即培养学生创造性视觉思维能力。“美”在于发现,更在于创造,而创造是不能再现的。让学生主动有意识地应用美术的一切概念、手法、想象去丰富和完善创作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所在。所以,我们理应在美术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我们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却一直忽视了这一点。
通过长期的教学积累以及同其他高校美术教师的交流沟通发现,目前的美术造型基础课程,更多的关注自然形态和空间关系的表达,教师直接教予学生既定的,成熟的技法,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于传授技法、技巧,其优点可以使学生跟随教师少走弯路,教学效果立竿见影。但这种过度强调技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只停留在再现“美”,却忽视了如何创造“美”。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轻车熟路,人的惰性使我们不愿创新,继续走老路;另一方面这种局面由来之久,它的权威性不容侵犯;更重要的是它能在短期教学中收获效果较快,急功近利的人们不愿意花太长时间去探索新路。
目前,美术教育存在着非常普遍的现象:美术教育只注重传统的教学内容即片面关注技法传授。美术造型基础课程更多的只停留于作业阶段,学生跟着教师照葫芦画瓢,千篇一律,较少有创新和精品意识,美术基础教学课程没有针对相关高校不同的专业进行区别对待。
一、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作者发现美术基础造型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表现手法过于程式化,以结构素描、明暗素描为主,注重写实;
2.表现内容比较单一,几何体、简单静物组合为主;
3.单纯重视技法,忽略创新,使技法成为无源之水,作品没有创意;
4.课后延伸不够,不能将美术基础课造型能力应用到后期专业设计中。
总体而言,目前的美术造型基础课程过于功利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只是为设计打造型基础,没有形成自身的专业课程优势。
作者认为艺术自古以来就不单单是造型的代名词,保尔·克莱说过:“艺术不重视那可见的,而是创造可见的。”弗朗兹·马克也曾在《这个时代里的艺术》一文中这样讲道:“创造的人让过去休息,不让它讨生活,对它敬而远之。”他们的观点都不约而同地点明了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创造力、创新力是艺术的灵魂魅力。
二、初步探索
教师理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敢于表达创造独特而高于生活的美,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方向,也应该成为现阶段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基于这个目标,近期作者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以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简单阐述如下。
(一)主题探讨阶段
例如线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明确主题的相关概念、讯息,然后围绕着线条的概念、种类、组合方式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不同材料的演示认知不同的线条。
1.同一材料,线条排列方式发生改变,产生不同效果,用铅笔去表现物体肌理质感和性格特征:运笔排线的轻、重、缓、急、曲、直、动、静都能达到不同的表现效果。从而使学生找到对应项,线条方正顿挫——刚硬物体;线条轻柔委婉——飘逸飞扬的物态。
2.不同材料,搭配组合产生不同效果,铅笔、水笔、蜡笔、钢笔、毛笔等不同的材料通过叠加组合,达到独特视觉质感。通过合理的搭配组合增加画面丰富性和表现性,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工具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
通过概念的分析,材料的扩展,表达方式的引导,使学生跳出素描就是铅笔直线打型的传统表达套路,引导学生对不同材料的关注和应用。
(二)表现方式探讨阶段
1.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例如针对同一组静物的同一个角度,学生通过多幅作业,进行不同表现手法的自主探讨,从而形成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区分。例如通过用线条排列形成色调和明度的变化,不同的排线方式具有不同的明暗渐变、空间深度表现;通过用点的大小、轻重、疏密的不同变化来增强表现力;通过黑白块面的运用增强黑白对比和物体体积感,加强层次、湿度、立体感、突出主题,教师进行合理地引导,可以避免学生呈现雷同的画面效果。
2.根据前期的多个方案,在几张小幅作品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方案,并对其进行具体化、细节化处理使之成为完整的作品。引导学生把每一张作品当作创作来完成,创作要有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想法,有很明确的创造意图,和创作计划,并付诸行动。
通过看似单一的限制和规定内容,运用扩散的表现手法,可以使不同的画面达到不同的效果,促进學生探索多元的表达方式,主动有目的地避免单一的表现方式和技法,不被传统的素描技法局限,开阔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追寻适合自己的素描表现方式。
(三)经典实验和再创作阶段
历代大师作品中不乏有被公认为不可逾越的经典,学习这些精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眼界、审美水平、审美高度。
1.寻找感兴趣的大师作品:教师通过对历代大师优秀作品的介绍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然后让学生进行前期的资料收集,要求对这位大师的个人简介、代表作品进行收集,并完成一篇小论文。
2.对某张大师作品进行提炼:可以是内外轮廓、体积、空间、色彩、姿态、运动等多因素的提炼,要求完成至少三张提炼的过程图。
3.将提炼的最终作品进行细化和完善,使之成为能表现学生内心感受和独特审美观的再创作作品。这里强调培养学生寻找多种表现方式,素描、色彩、平面、立体装置、钢笔、马克笔等都可以运用。可以是自己分析元素写实性的真实表达,也可以是重组寻找新的美感图式的意象性表现。
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收集、提炼和再创作,既从大师作品中吸收了优秀的图示和元素,又培养了学生敢于对大师进行质疑、修改、再创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敢于超越经典,追求自我的创新品格。
(四)作品的评价和展示阶段
教师可以分阶段地对学生完成的作品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进行总结,力求评价标准不单一、功利,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评价氛围中寻找自己和他人的优点,树立信心,同时在相互借鉴中比较、反思,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不足,进而改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更多地鼓励、肯定、不加干涉,重在尊重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基础上,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同学间应尽量多地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迸发出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视觉经验。
教师还可以组织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展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珍藏收集作品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及学习兴趣。课后,学生需将在现阶段的学习心得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不仅是教学的反馈,更是学生理性分析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手段。
(五)后期追踪阶段
教学是个长期的过程,学生有一个长期的追踪和建档。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对学生纵向的发展进行初步的总结和归档,为未来的教育做好铺垫。
例如在《色彩》《三大构成》《艺术实践与写生》等课程中可贯穿前期素描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地延续和提升。
三、后期展望
通过教学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捕捉美的意象,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观察和思考,用明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点去发现“美”,以收集更多的信息。明锐的洞察力是我们进行想象与创造的基础。
从观察、思考到最终实现创造其实质是从内容、方法、手段到实现目标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积累,形成有效的手段和形式经验,这不仅取决于创作者对物象的认识程度,也依赖于创作者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美术基础造型训练的核心技能要求和最终目标。
四、结语
美术的造型语言通過技法、技术与技艺的美学规律来表现现实。作为高校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特征,善于发现、思考、表现各自不同的“美”,这是我们尊重每个学生,实现学生个体价值的最终教学目的,也是推动世界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根本。这需要教师从理论、技法上不断充实自己,善于应用各种媒介材料,打开思路。如何在有效地教学时间内使美术基础课程既能巩固学生的造型技法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1.西南林业大学;2.昆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