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美国正在研究一种新型兵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人脑与机器人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用士兵控制机器人与敌人作战的目的。这让我想起电影《蚁人》中,主人将自己缩小到量子级大小的情节。
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不就可以利用人脑控制机器人,使之任意放大或缩小至分子级或原子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被人脑控制吗?
一、模型构思设计
模型的主要制作材料为密度小、硬度高且延展性强的合金。具体设计如下。
1.将小型机器人打磨成型后,在它身上安装一个量子级大小的螺旋桨。
2.在机器人的眼睛上安装两个量子级的大功率灯泡,并配备智能定位系统和防干扰过滤器。在机器人的体内安装一个重力调置器,利用电磁和强电流增强磁场,以调整重力方向。此时,配合用反物质作燃料的发动机,使其速度达到光速的一半以上。
3.在机器人体内安装一个仿生计算机,用生物芯片取代半导体晶体管芯片,其主要运算材料是蛋白质分子,它的运算方式与大脑的信息处理方式非常類似。因此,在使用者脑中植入感应芯片,即可利用仿生计算机将人的脑电波转化为计算机指令,由机器人执行。
4.在机器人的体内构建一个N维空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提出了四维空间这一概念,简单来说,N维空间就是2个以上的N-1 维物体垂直所形成的空间。在量子力学仍在建立的弦理论中认为,世界是十一维的——也就是十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相当于“一沙一世界,可填日月星辰”。虽然这样说有些夸张,但作为一个超巨型仓库,尤其是对于分子级、原子级大小的物质来说,也不过尔尔。
最重要的装置就是物质超级转化器了,它被安装在机器人的腰带上,利用它可将物质缩小到量子级或将其恢复原状。
二、运行原理
将反物质用作燃料,也可快速吸收太阳能为自身提供动力,利用新型系统自主完成升级、更新,通过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追踪定位,人脑控制仿生计算机指令进行工作。
这一切的核心是机器人体内的仿生计算机,利用物质超级转化器完成物质的收缩并将其储存在多维空间中。
三、创新点
普通机器人具备的能力,这种仿生机器人都有。“他”会根据主人的生活习惯为其制订一套科学可行的日常行为计划表。
利用仿生计算机中的新型系统,电视、电脑、手机中的信息等都能被转化为数据,由机器人进行分析转换。当你有需要时,只要发出指令,机器人能立即分析数据,通过仿生计算机系统与你脑中的神经元建立连接。
看到精彩的或值得纪念的画面或场景,只要你一个念头,机器人的双眼便会自动调至拍照模式,及时拍摄高清图片并记录在脑海。当你无聊时还能与机器人聊天或玩游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救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但大多数机器人都功能单一。而我设计的智能机器人融入了智能定位系统、抗干扰过滤器、感应芯片(脑中植入)、仿生计算机(脑波与计算机指令转换的媒介)、物质超级转化器、多维空间转化器、重力调制器等设想,体现了创新性和实用性。
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让人们生活更便捷的技术产品,更多的是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应勤于思考,大胆畅想,奉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