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2017-03-31 17:53王梅娟
学周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备课预习主体作用

王梅娟

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师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并未实现有效教学,课堂中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出现了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对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在抓好备课、学生预习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备课;预习;主体作用;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095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指以最少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地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审视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从表面来看,课堂气氛热闹,时间都被充分利用了,实际上,学生缺乏主动性与参与性,是一种低效的教学。那么,如何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一、有效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只有做到有效备课,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一般来说,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过程。

(一)备教材

备好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就难以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备好教材。具体来说,教师不仅要从整体把握教材,研究新授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还要抓住局部,研究新授课内容,明确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备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實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课前必须深入了解并掌握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三)备教法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认真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使之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每一节课并不是只允许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用几种或几组教学方法配合使用,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二、抓好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前除了要做好备课工作外,也要安排好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有一个大致了解,进而上课时更认真地听讲。然而,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预习的整体情况并不理想,要么没有安排预习任务,要么缺乏预习指导,导致预习往往流于形式。那么,如何做好预习指导呢?首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准确,同时利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其次,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符号将重难点、疑问处划出来,以便上课时提出问题。再次,要安排一些具体的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预习来解决。最后,要做好预习检查工作。为了防止学生预习时敷衍了事,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先进行预习情况检查,从而让学生真正重视预习。这样,长期坚持预习,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体位置,把控着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改变了这一状况,它要求教师将课堂主体位置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享受到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乐趣。其次,要创造交流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如在教学的关键处、重难点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环节,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再次,留出当堂练习时间。一般来说,教师往往把语文作业留到课外,这不利于师生的互动。我们可以在课上留出练习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而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训练效果。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中多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困难。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便应运而生。多媒体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等于一体,不仅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还能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幻灯片、Flash动画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将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观潮》一文从潮形、潮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但因为学生没有亲身体验过很难感受到,所以教师有必要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现出潮声、潮形,再辅以课文的精彩描写,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来时的雄伟壮观,进而突破重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其实是把双刃剑,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不能让这把双刃剑伤到学生,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其变得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 韩苹.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1(5):222.

[2] 仇玉玲.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08(35):39.

[3] 郭艳丽.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3(3):80-81.

[4] 任伟.新理念 新教学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新课程(中),2011(9):11.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备课预习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