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摘 要:儒家思想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对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莫大的影响,同时在男性为主导的古代社会也塑造了一系列特殊的古代女性形象,探讨儒家思想在文学形象塑造中对女性人物塑造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女性;形象塑造;男权社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
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人的影响在漫长的时间熏陶下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模式,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大众群体逐渐形成以“三纲五常”为主的社会关系模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常之下,臣、妻、子与君、夫、父的地位关系是极其不平等,囊括了社会阶级与权力。纲常也就代表了古代不同群体对其之上的层级的一种非常特殊微妙的道德伦理关系,在三纲五常这个框架之下,女性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不能享有和男人同等的权利,但同时还被赋予了更多的道德要求。
儒家思想统治下的社会总体是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模式,即大多数情况之下是以男性在规范女性的行为,在古代也有专门的女子教育,简称“女教”,“明宗室朱翊铉之女朱隆姬未嫁而未婚夫暴亡,朱隆姬绝食,誓死以示不嫁,日翻阅经史,守贞五十年,终著作《女教经》一书,《饶州府志艺文志》将之列入子部,惜今已不见。”[1]清代余启运所辑《女教经传通纂》和《女教史转通纂》,前者模仿朱熹《小学》体例,广泽诸经传、女诫等书,分为十三类,颇受时人称道,后代则以刘向的传记体著作《列女传》为蓝本,主要记述女教实例。[2]
从古代绵延流传下来的“女教经”可以看出古代女性所受的教育在长达数千年当中仍然还是以“三从四德”为主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即所谓的贤良淑德的家庭主妇,其终身的使命是相夫教子,古代社会盛行多子嗣的风气,使之对应的一夫多妻的制度,但是在这个制度之下,女性只有单项选择的权利所谓“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3],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规范不是男人有选择的权利,而是社会意识形态或者说是一种社会道德观念对女性的要求。
百善孝为先,孝女形象根深蒂固。明王节妇《女范捷录·孝行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孝者百行之源,而犹为女德之首。”《明仁孝文皇后内训附女教篇》有这样的记录:“上供祭祀,下养父母,身不辞劳。”《宋尚宫女论语》中对于女子孝的规范更为严格:“供奉食饮,补裰衣褶,夏扇蚊绳,东暖褥席。”这就是对女子德行最大的要求。《汉书·刑法志》:“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缇萦以自己为为代价替父赎罪,体现了的是在古代人们对女子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女子为孝。
贤惠淑良,妇女表率,贤妻形象也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其深刻的一个方面,女子在结婚即被社会期许,相夫教子的贤内助,孟夫子云:君子有三件至乐的事,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第二件的乐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那第三件事说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但是依我议论,还得再添一乐,居于那三乐之前,方可成就那三乐的事。第一紧再添一个贤德妻房,可才成就那三件乐事。[4]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的一些价值追求,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刻画追求,即贤妻。
谈及传统儒家思想对女性的要求,《孟子·滕文公下》云:“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在孟夫子看来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同时《女论语·事夫章第七》:“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将夫比天,其义匪轻。”这不仅是以孟子为首的男性群体对女性的要求,在女子自身的群体中依然有这样的呼声,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所撰的一部《女论语》训诫书籍业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女子教育课本,而细推孟子,则是儒家先贤;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出身于儒家世族,对女性进行思想熏陶的基础还是儒家教义,这也是直接导致古代文人墨客,不论是男性或者女子在塑造女性形象时都会不自觉刻画儒家所教育之下理想女性形象,一个个贤惠淑良,妇女表率的女子。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5]对男子提出忠君要求之下,当然对女子也有束缚,“贞女不更二夫”,女子一旦嫁给一个男子就要终身坚守忠贞,不论男子境况,富贵荣华或穷困缠身都要对其忠贞不渝。“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6]《礼记》著述古人风貌,社会典章以及孔儒思想。在《礼记》中,对女子的要求提及一个“信”,有“信”的女子才有妇德,而这个“信”的内涵也是“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
贤良与忠贞是儒家千百年对理想女性追求的永恒主题,这些思想也原封不动地被历代文人墨士所继承,塑造了一批具有理想的符合社会传统的典型性的女性形象,形象是一个侧面的真实,对女性形象的各种塑造,也就反映了真实情况之下儒家思想对女性的影响是多方多面的。
注释:
[1]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98页.
[2]曹大为,《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85页.
[3]周文王姬昌,《周易·恒》,新华书局出版社.
[4]清初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引起》.
[5]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6]《礼记·郊特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