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变身热播影视剧的原因探析

2017-03-31 15:37张治国
牡丹 2016年18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海藻青春

张治国

电视剧《蜗居》和电影《匆匆那年》,都创造了超高收视率和票房,成为网络小说变身热播影视剧的成功样本,昭示出新文化语境下基于网络小说进行影视剧创作的规律:第一,网络小说的精彩故事赢得了网民的高点击率,为影视剧的热播积攒了超高人气;第二,题材的焦点性与当下性体现出接地气的“三贴近”文艺作品产生轰动效应的可然律;第三,成功的营销策略是网络化、娱乐化时代视觉艺术生产与推广的重要环节。

一、《蜗居》热播的原因及剧中主要人物特点

由六六的网络小说《蜗居》改编的35集同名电视剧,在2009年7月27日登陆东方卫视,仅四天时间就创下收视新高,成为创下新世纪中国电视剧高收视率的一批黑马。该作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从社会的“民生热点”问题出发,对诸如房奴、小三、官员腐败等社会现象进行细致观照与深度剖析,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甚至一度成为海外解读中国社会的样本。

《蜗居》从家庭、官场和爱情三个维度反映现实问题,在叙事技巧和结构上巧妙地运用“二元对立”模式,反映社会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在生活上的差异及各自在物质、权利诱惑下对价值观的迷失与坚守。小说的情节环环相扣,有强烈的逻辑性,通过一些突发事件来表现城乡差异带给人们的压力与困顿以及当权者在权力运作时的“灰色地带”。

电视剧《蜗居》着眼于当代生活中的功利性,深刻展现出当人物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相冲突时,强势与弱势群体各自作出的选择以及最终演变的结果。例如面对海藻与宋思明的关系,姐姐海萍并没有过多干预,并且也曾多次接受宋思明的帮助,也许在海萍看来,作为一个城市的外来者要想在这座城市扎根,就不得不背离一些原则。剧作语言不仅平民化,且暗藏深意,引人深思,剧作内容迎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与现实较为贴近。在大都市扎根是许多外乡奋斗者的梦想,可是,持续高涨的房价却让奋斗者们迷失了方向,即使努力攒钱付了首付,也依然要承担旷日持久的还贷压力。剧本除了反映重大的民生问题外,也对人物的情感进行了细致地展示和剖析。例如:该剧塑造了郭海藻这个典型的80后人物形象。刚从大学校园步入社会的她单纯,对生活充满幻想,缺乏对严酷的现实社会的认识。虽然有小贝的陪伴,但因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心理上的失落感却无法改变。对于年轻的海藻来讲,精神上的给予远远不及物质上的帮助更暖人心。所以当她遇见宋思明后,她的梦不再遥远,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姐姐也能跟着自己受益。渐渐地她习惯了宋思明的帮助,因而也就有了从6万到500万的必然结局。宋思明身上成熟男人的魅力也是导致她走向悲剧的原因。

和海藻相比,郭海萍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努力奋斗但又有些自私的人。她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与大学同学苏淳结婚,生了女儿冉冉后,迫于拥挤不堪的十几平米的出租屋,不得不将女儿送回老家,女儿对她的冷淡,刺激她要不惜一切代价在上海买房,每一个当母亲的人都能理解这种心理。然而也正因为她的坚决,她忽视了周围人的相处,放弃了一部分自己的原则。为了买房,她拼命工作,天天吃泡面,让丈夫向家里借钱,并向海藻借钱。海藻为了帮助姐姐,不顾一切后果地投入到宋思明的怀抱,最终以悲剧收场。这也是在影视剧最后,妈妈为什么打郭海萍的主要原因。

宋思明,典型的成功人士。作为江州市长秘书,他深谙仕途的为官之道,深得领导看重,造就了他无所不能的本事。随着职务升迁和权力的增大,他放弃了道德自律,贪图享乐,滑向犯罪的深渊。当他初遇郭海藻时,只是把少年时对白依纯的感情寄托和宣泄在了海藻的身上。然而,在他位居高位时,他的心理需求则变为要得到女性的称赞、认可乃至崇拜,他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该剧的最后,宋思明因腐败被查,他选择以自杀来解脱,而海藻流产后只能承受终身无法怀孕的后果。这样的结局似乎是在告诫观众:违反公序良俗的畸形恋情往往以悲剧收场。

二、《匆匆那年》被關注的原因

由九夜茴网络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匆匆那年》于2014年12月5日首映,当天票房即接近8 000万,上映4天就达到2.55亿。在同年的贺岁电影档中,《匆匆那年》成为一匹不折不扣的票房“黑马”。青春题材的电影情节通常大同小异,一般涉及早恋、友情、校园生活等方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青春》《同桌的你》等作品均围绕上述话题展开,《匆匆那年》也不例外,那么该作为何能在同类题材作品中赢得超高关注度呢?据《北京晚报》报道:九夜茴的青春题材长篇小说《匆匆那年》曾经占据2008年畅销图书排行榜长达8个月之久,而“匆匆那年”四个字已经成为唤起“80后”共同记忆的代名词,小说的内容也已经成为对当代“80后”生活的最佳诠释。

三、以《匆匆那年》看畅销小说与热播电影之间的联系

首先,小说的畅销为作家凝聚了超高人气,大批狂热粉丝为电影《匆匆那年》的热播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九夜茴是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之一。《匆匆那年》的故事情节跨越了高中、大学、工作三个阶段,以方茴和陈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述了80后这一代人的情感与生活历程。方茴、陈寻、乔燃、赵烨、林嘉茉是5个性格鲜明的高中死党。高中时期,互有好感的陈寻和方茴种下爱情的种子,但却在大学里因自身的不成熟而分手。女主人公方茴在经历情感的创伤后迷失了自我,最终选择离开——远赴澳洲。对于80后来说,大多数人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婚姻与家庭,而青春就像一张张模糊了的旧照片,有着属于每个人青春的记忆,难以忘怀。

其次,浓烈的怀旧情绪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要和审美趣味。《匆匆那年》巧妙地抓住了人们在青春中留下的遗憾和在忙碌生活中强烈的怀旧感,不仅展现出校园的美好与青春的执拗,还从成长的角度对80年代的青春作出诠释。正是影片中宣传的青春话题,引发了观众对青春的怀念,对影片产生了一种心理期待,期望从影片中回味自己的青春年华。另外,王菲献唱同名主题曲,一下子提升了《匆匆那年》整体的格调,也在前期为影片的宣传做了最好的铺垫。歌词中 “我们要互相亏欠,我们要藕断丝连”更成为一种隐喻,暗合“锋菲世纪复合”,为影片宣传制造一个噱头。

第三,精心的营销策略。该影片定位为“大众青春文艺片”。南京知名影评人舒克说过,青春题材的电影在全世界都受欢迎,并且永远不会过时,“电影观众中大部分都来自16~25岁这个年龄层次,青春题材电影讲述的就是他们的事,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兴趣。年龄稍大些的,想通过这类题材的电影减压、回忆青春,即便是重复的故事,对观众来说也总是有吸引力。”剧本内容戳中读者的怀旧情怀,吸引70后、80后和90后,甚至一些年过花甲、头发花白的老年人也走进影院,共同追忆青春。

因此,《匆匆那年》的成功除了原著的受众基础和观众的怀旧心理外,电影前期宣传的推广及青春话题的渲染、新生派演员的加盟等商业化元素都成为该影片成功的原因。在《匆匆那年》上映之前,制片方就制造了各种话题和噱头,如在微博上发起回忆初恋的话题,引来不少网友围观并发表自己的青春感受,点击率不断飙升。王菲对主题曲的献唱也为该影片的上映做好了预热,影片上映前就已经抓住观众的眼球,再加上电影海报和户外媒体的大力宣传,这些众多因素都为该片“未映先热”做足了准备,让人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下,渴望从电影的观赏与咀嚼中,找回往昔校园生活的快乐和感动。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海藻青春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海藻球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海藻与岩石之间
欧盟:海藻酸、海藻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无安全风险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从影视改编看网络小说的人物形象重塑——以《花千骨》为例
网络小说与明清小说之比较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