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通识教育为抓手培养高素质新型艺术人才

2017-03-31 22:31林戈尔包德述
音乐探索 2017年1期

林戈尔 包德述

摘要:通过阐释在高等艺术院校实施艺术通识教育的逻辑辨析及高等艺术院校实施艺术通识教育的价值,辨明了艺术通识教育对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意义。认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高度繁荣、艺术学科纷繁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必须要有广阔的视野;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长远发展,必须在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育模式等方面做好硕层设计;尤其要打破艺术教育的专业壁垒、地域壁垒,紧紧围绕专业教育开展艺术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出专业能力强、发展后劲大、创新能力佳、综合素养好的新型艺术人才。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艺术通识教育;融合式教育理念;新型艺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4-2172(2017)01-0121-06

据《2015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我国高等艺术类院校已达1679所。然而,在规模不断壮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背后,不争的事实是,艺术类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全国本科生平均就业水平。特别是高等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学生,70%以上的毕业生因就业不理想而被迫改行,甚至面临失业的困境。

究其缘由,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高等艺术院校往往以专业知识技能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并评价高校教育的成败,忽视了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人格无法通过教育得到完满的发展。鉴于此,笔者将通过对通识教育历史和经验的梳理,分析高等艺术院校实施艺术通识教育的迫切性与价值所在,并结合高等艺术院校特点阐述对实施艺术通识教育的点滴思考。

一、逻辑辨析

在高等艺术院校实施艺术通识教育的逻辑是建立在整合思维基础之上,即在一个较大的相对领域中实行通识教育,具体表现为在艺术门类下以艺术理论课与艺术实践课打通艺术教育的专业壁垒,建立融合式的艺术教育模式。这个想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通识教育”导源与内涵

通识教育的思想最早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早在2300多年前,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就提出“自由人教育”,他所主张的对话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光辉。这里的自由人,是指学生因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可选择性教学内容,成为具有独立的精神、气质和思考能力的人,区别于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不自由的奴隶、匠人。这种教育方式与当时传统的社会形态对应,即重视教育中的非功利性因素,強调育人的过程而非教育的结果。彼时,教育是少数贵族的特权。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主导的教育与“自由人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价值在于达到一种“内圣外王”境界,也就是培养作为圣人“修、齐、治、平”的情怀。《中庸》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认为“博览古今为通人”。

中世纪以后,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呼唤新的社会形态到来,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伴随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崛起,社会物质丰盛,人们有了更多休闲时间,逐渐要求精神上的满足,教育权利逐渐下放。这时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全面提升劳动人口的素养以满足发展生产力的需求,这导致教育中学科分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教育的大众化走向也为传统社会转型契约社会和公民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声音之外,部分教育学家仍坚持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价值和意义,如1829年由美国博德书院帕卡德(A.S.Parkard)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的充分体现。只是这一时期,不同于“自由人教育”时期将专业和非专业教育作为社会阶层区隔的依据,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即通识教育更强调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的融合。人们意识到人为的学科划分方式,对学生培养的弊端。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反思文明进程中的各种弊病,人们心中改革的焦虑和急迫感,构成后现代思潮涌现的情绪结构。此时,教育领域开始反思高度细分窄化的专业与工具理性形成间的关系,以及工具理性只强调效率和利润导致的社会中人的离散化、冷漠化和空心化的结果。

可见,虽然不同时期人们对通识教育有不同期待,但其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和谐相处;二是认为学生通过高校通识教育,个性才干全面发展,得以成为有独立思考力和行动力的主体。

2.专业高度细分窄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困惑

教育的学科划分自古有之,教育完全不分类别只存在于混沌状态的原始社会。早期的学科教育与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实现并不是对立的。古代西方有自由七艺,古代中国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些教育都旨在培养理想中的人。

但这一情况在近现代发生了改变。学科快速增加和分化的趋势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代加剧。由于呼唤新的社会形态到来,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伴随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崛起,物质和时间的富裕使他们逐渐要求精神上的满足,教育权利逐渐下放。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与趋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在全面提升劳动人口的素养以满足发展生产力需求的同时,教育中学科分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随着传统社会逐渐转型为契约社会和公民社会,教育目标指向大众化、专业化、职业化。特别是二战以后,各国政府将重心转向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经济水平在高等教育中的前提基础地位越来越明显,经济结构作为需方也不断地改变着高等教育作为供方的学科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从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抬高了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尔后部门办学,行业区分,条块管理,文理分家,学科分隔,泾渭分明。这样的办学模式也深深地影响到艺术专业教育。其结果就是教育理念被极度扭曲,具体表现为,科学发展带来的实用教育盛行,专业过度细分窄化,职业化课程教育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严重挤压了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存在空间,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片面人,群体价值观分化、分隔相当严重。

应该说,高等教育分领域分专业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却产生了现代社会需求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巨大冲突。如果彻底抛弃传统教育理念,那么人为物役,人的异化问题将越演越烈。因此,当下实施“通识教育”的论证就是企图弥合这一冲突,旨在使教育领域通过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的有效对接,培养能够达成人类共情感和共识力的社会人,去抵制人的异化。

3.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通识教育于1945年由哈佛大学先行,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至今仍然作为欧美高校最基本的教育信条。哈佛大学实行“分布型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合而为一,为哈佛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一种自由和专攻的结合体”。2016年11月Cesim中国的一则报告称,芬兰将颠覆运行200多年的学校分科目教育,通过跨界和多角度切入教育主题方式实现“实际场景的主题教育”。可见,欧美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都是走的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相互整合的道路。

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开展校级通识课,加强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互通。台湾地区,以台湾“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展较为突出。该校早在1990年便成立了岛内第一个校级通识教育中心,与各学院同级,直接归学校通识教育委员会领导,开办了一系列共同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不同领域内至少各选修一门。

北京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也走在前列,明确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指导方针,打破专业和学科的壁垒,以人为本,目前已开设了6大版块近200门通识教育课程。此外,中山大学的“博雅教育”、武汉大学的“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清华大学的“新雅学院”等等,这些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学科背景和办学条件,尝试进入融合式通识教育的不同路径,一些学校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普通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通过通识教育的开展实现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的有效对接。笔者以为,高等艺术院校也应该借鉴高校的融合式教育理念,在艺术这一领域内大力开展艺术通识教育。通过在艺术专业教育中融入艺术通识教育,实现艺术各领域的相互融通、相互整合、相互成就。下面,笔者将在后文分析在高等艺术院校实施艺术通识教育的价值与实施路径。

二、价值与作用

高等院校需要通识教育,但通识教育在不同的领域有其相对性。正如通识教育家甘阳在其《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一文中所说:“今天讨论大学问题,不宜采取把一切都一锅煮的态度,而需要首先明确我们所要讨论的大学问题究竟涉及大学内部哪些亚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和张力。”高等艺术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体,只有在充分关注艺术特殊性的前提下实施艺术通识教育,才能解决高等艺术院校内部“亚共同体”(各艺术门类)的教育矛盾,才能获得艺术创造的最大张力,才能体现出通识教育的应有价值。

1.是检验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

从艺术的本质看,任何形式的艺术门类,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一项以创新为目标的综合、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创造精神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艺术家的创造力绝非仅仅来自于对某一项艺术技能的掌握,更是艺术家内心深处潜意识的爆发,综合素质(包括综合的艺术素养)的体现,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生命、社会、大自然深切的体悟、了解和思考。灵感不是空中楼阁,艺术领域同样不存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深厚的文化根基與艺术素养,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是必备的基本素质。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同艺术创作的关系就如同金字塔,塔基越宽厚牢实,塔尖就拔得越高,就越能跨越时代和地域,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反之亦然,如果一个艺术从业者仅有专业技术,没有丰富的艺术底蕴与思想,那么,他(她)们只能是一代匠人,永远也成不了艺术冢。

技术永远只是手段,是雕虫小技,艺术创作中的精髓是思想的火花,得意忘形之后的余味。支撑这些火花和余味的,就是创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扎实的专业技能、广博的知识结构、丰富的艺术素养和丰富生活体验融合的结晶。也即是说,艺术类专业学生能否成为一位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人才,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基础、是关键,但综合的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则是检验的试金石。

因此,高等艺术院校要培养出高水平的艺术人才,使他们成为文明创造的担当者,须遵循各艺术门类自身的规律,在加强各艺术门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教育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并以艺术通识教育为抓手,全面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与思想深度,多维度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创造力。

2.是艺术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长足发展的内驱力

在艺术领域,高等艺术院校往往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专才”为骄傲。但是,在当下高等艺术院校林立,艺术学科纷繁,艺术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下,如果我们仅仅注重艺术专业学生的“专才”培养,不注重学生全面艺术素养的提高,不考虑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与未来发展空间,那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甚至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困境。

从已经走向社会的艺术专业学生的工作情况看,除部分学生能够在原专业领域发展外,绝大多数学生走向了与本专业相近的行业(如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走上了音乐教育、音乐产业等岗位,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走上了影视传媒岗位等),甚至跨人了其他艺术行业(如作曲专业的学生,走上了艺术产业的岗位等)。也即是说,“艺术通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

当下是一个人与社会关系愈加全面,日益丰富的时代,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职业岗位都在不断地调整。只专一项,不思其它的人在变通能力、迁移思维、尝新勇气、眼光格局诸方面将受到限制。在这样的时代,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综合应变的能力,比任何专业技能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适应新的环境需求、社会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艺术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培养所依赖的就是紧紧围绕艺术专业教育的艺术通识教育。

因此,我们认为,高等艺术院校实施艺术通识教育,全面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广泛深入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不断训练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建立以“艺术通识教育”为范导的大艺术观,才能为学生适应社会、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为学生艺术人生成长搭建平台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说人的一生以学习知识开始,以懂得礼数、规范立足于社会,以音乐歌舞等艺术的学习完善人生。当下,艺术类专业学生最缺什么?笔者以为他们最缺的就是审美的感性能力、求真的科学精神和逐善的健全人格。

良好的美的感性能力需要对艺术的全面了解,科学的艺术精神更需要厚重的艺术素养。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得什么是美的艺术专业学生,能成为一个懂得社会规范、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难以想象,一个没有科学艺术精神的艺术专业学生,能够创造出蕴含历史精神和时代人类情感的艺术精品!难以想象,一个没有美的感性能力和科学艺术精神的艺术学生能够有着丰富完满的艺术人生!

艺术通识教育就是为实现艺术人生的真谛而服务,达成心智的训练、性格的陶养和理智(智识)的发展。“通识”二字可理解为贯通古今中外所信奉的人生常识。通识教育的根本在于追问在任何时代及社会变迁下,最基本、恒常不变的东西是什么?这恰恰也是艺术的本质所在。西方美育之父席勒主张完整的人取决于一种和谐能力,只有美的观念才使人成为整体,且艺术教育之目的即在于使人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从某种程度上看,凡艺术均须诉诸于审美情感,凡艺术的最高追求都是逼近哲学的,真、善、美三者同在,它们正是在相互的生发阐释中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

因此,高等艺术院校须以艺术通识教育为抓手,并使其成为学生艺术人生成长的平台。通过艺术通识教育,让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戏剧、设计等艺术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艺术的滋养,不断提升美的感性能力,从而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培养出科学的艺术精神,进而为完善的艺术人生做好储备。

三、几点思考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究。有的学者提出要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修养维度开展高等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有的学者主张要打破传统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的课程体系,搞课程集群化、模块化教学。但总体来看,思路还比较模糊,很多高等艺术院校目前的通识课,还只停留在表面,尤其是高等艺术院校的特点没有被充分尊重。下面,笔者结合四川音乐学院,谈谈关于艺术通识教育的点滴思考。

1.以艺术通识教育理论课为指引,打破艺术专业界限和学科的壁垒

戴里克·柯克在《音乐语言》一书中说:“所有的艺术作品在主要方面都各具特点和独立性,这是由于它们使用了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技巧。但是,在它们之间却明显地存在某种联系。”著名作曲家舒曼在论音乐与音乐家时也认为:“一种艺术的美学也就是另一种艺术的美学;只是所用的素材不同而已。”也即是说,虽然艺术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艺术的精神相通,艺术的思维可融。

然而,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高等艺术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局限于关心各艺术学科的自身特点,这就造成各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理论上只有本艺术门类课程的学习,或者说其理论上对其他艺术了解甚少,甚至完全无知。其直接后果就是艺术专业学生在创造艺术作品时,思维往往是单一的、平面的。由于其对两种或以上艺术的类推性比较的缺失,这就限制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全面理解和對艺术样式的充分发展与完善。当然,如果高等艺术院校完全放开,进行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学习的所谓艺术通识教育,学生的知识将无法得到系统化。

因此,在艺术类院校中设置丰富且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艺术通识教育理论课程(如“中西艺术与人文”“艺术流派与美”“艺术思维与批评”“新媒体与艺术传播”“艺术产业与管理”“艺术研究前沿”等)作为指引尤为必要,它关乎到学生艺术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与认识艺术的思想维度。学生只有从理论的高度全面了解艺术的文化背景、历史发展、传播路径、创作思维、美学原则与研究前沿,以批评的思维对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进行比较与研究,才能从理论的维度打破各艺术专业和学科的壁垒,从而进发出艺术的火花,创造出维的、大容量的艺术形象。

2.以艺术通识教育实践课为平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艺术人才的培养,在重视艺术理论的同时,最后的落脚点都是艺术实践与创作。对此,所有高等艺术院校都高度重视艺术专业学生在本专业艺术实践课的设置。然而,从艺术创造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艺术通识教育的实践课也至关重要。

当下,艺术专业的细化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正面效应就是可以使各门艺术样式得以充分发展和完善,但其负面影响则是艺术反映生活的多面性和圆满程度的丧失。就此,莫·卡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艺术创造认为:“只能有一个出路——寻找新的‘花纹,即以‘培育独创的,前所未闻的综合艺术形成物为宗旨的,目的明确的‘艺术杂交。这就是说,艺术创作者必须有对多种艺术进行嫁接、融合的能力。虽然这一观点尚待讨论、商榷,但从艺术创造的编码方式看,艺术创造者只有充分运用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通过“艺术超编码”和“艺术低编码”,在既有的的艺术表达式结构中引入新的意义与方式(如其他艺术门类的思维方式与形式美法则),才能编织出个性化的审美话语,建立新的艺术风格,创造出多维的艺术形象。

此外,从当前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新变化看,知识面、适应性、实践能力与创造性能力往往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层面,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即使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自己创业,全面的艺术素养,跨界的艺术思维,丰富的艺术实践与良好的艺术创新能力,也是其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因此,艺术类院校广开艺术通识教育实践课(如“艺术教学实践”“艺术策划与设计”“形体礼仪与语言表达艺术”“新媒体与艺术创新实践”等),并通过艺术实践教学向艺术实践创新转变,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技艺精湛而又不失思想维度与创造力,既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又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3.以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艺术通识教育

教育要发展,就得充分利用和调动一切可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果仅仅狭隘在自我的办学空间,就必然成为坐井观天、固步自封的办学者。同理,艺术通识教育也只有运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调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丰富和完善。为此,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应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学校内部跨院系选修专业课以外的艺术课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选修美术、舞蹈、影视、戏剧、设计等专业的课程);专业较为单一的高等艺术院校应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就近的艺术类院校选修各种艺术课程,或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新媒体选修优秀的精品艺术课程、艺术慕课、艺术微课。此外,在新媒体高速發展的当下,各高等艺术院校都应为艺术人才的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建最为优秀、最为丰富的艺术通识教育资源,打造精品艺术课程,并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予以共享。

对此,作为一所涵盖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四川音乐学院一直秉承“百年树人”的办学理念,在外延式大发展、各种艺术人才凸现的同时,深知内涵发展的重要性,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们一方面利用老牌高等艺术院校的优势,突出、强化各艺术专业的特色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综合高等艺术院校的优势,狠抓紧紧围绕专业教育的艺术通识教育。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能力强,文化修养好,具有丰富艺术素养的新时代艺术人才。在艺术通识教育上,首先,我们充分利用自身艺术学科完备的优势,为全校学生提供丰富的各类艺术课程,并指导学生进行选修。其次,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通识课程的成功经验,组织各艺术学科的专家、教授,精心设计与打造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并将之打造为“艺术博雅课堂”,供全校师生共享。第三,我们与多所川内、国内、国际的高等艺术院校建立广泛的联系,搭建跨学校、跨区域的艺术通识教育网络平台,通过互认学分的远程教育方式,不仅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也能使各高等艺术院校得以相互补充、相互成就。第四,通过举办各类艺术讲座、艺术沙龙、艺术创作评奖与展演,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引导学生对艺术问题进行深人探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此外,我们还举办一年一届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通过网络视频,使全校学生在观摩比赛中,对其他艺术课程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艺术通识教育高涨的学习热情。

结语

“习于智长,化与心成”,这是哲人朱熹的名言。不管我们是从艺术创作律出发,还是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基本需求出发,高等艺术院校进行艺术通识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高度繁荣、艺术学科纷繁的当下,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必须要有广阔的视野,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长远发展,必须有新时代的艺术教育理念。在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育模式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尤其要打破艺术教育的专业壁垒、地域壁垒,将艺术专识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既高度重视艺术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又以艺术通识教育为抓手不断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探寻艺术的方方面面(理论、实践、前沿),我们才能培养出专业能力强,发展后劲大,创新能力佳,综合素养好的新型艺术人才。唯如此,我们才能满足社会和人民对艺术人才的期待和要求,才能被称为合格的高等艺术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