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小提琴理论研究期刊成果综述

2017-03-31 22:15周明
音乐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提琴

周明

摘要:自建国以来,我国小提琴事业经历了近70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文献。以我国小提琴自建国以来近70年间的重要文献为研究对象,将众多文献划归至“技巧训练及教学研究”“作品相关研究”“乐人乐事记述”三大类别,通过分别梳理,重点分析的方法,尽可能地整合出建国以来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在演奏、训练、教育、创作、史论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我国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史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

关键词:小提琴;小提琴技术训练;小提琴教学;弦乐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7)01-0063-14

中国小提琴艺术自建国以来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大批优秀的演奏家于世界各地斩获无数荣誉、活跃在国内外的各种舞台上。然而在国内,小提琴仍旧作为一种典型的西洋乐器被识别。小提琴身上“洋玩意”的标签自几百年前刚传入中国时就被贴上,至今未被撕下。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小提琴与我国音乐文化的融合过程,如何理解我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路径,如何整合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成为目前我国小提琴学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尝试以综述的形式,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的脉络走向,期望能对这些问题做出一定程度的回答。本次综述的期刊来源主要针对中国知网平台,主要选择目前我国较有影响力的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以及各大音乐学院学报自建国以来刊载的与小提琴研究有关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整理此类文章数量,借助便捷的电子化搜索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其中的重要文章进行分类综述,以此厘清白建国以来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发展趋势及问题所在。在借助中国知网平台提供的不同的检索方式进行分批次检索后,得到如下数据:

从表中可以看出,以“小提琴”为关键搜索词,按篇名检索结果为666篇,按摘要及关键词检索分别为1131篇及56篇,而以更为宽泛的主题检索则为1271篇。通过检索整理,可以看出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的大致趋势,如图1所示,我国各时期各期刊文章数量比例如下。

如图所示,在14种期刊中,《人民音乐》占有较大比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创刊时间及期刊类别不同而造成的。作为50年代创刊的月刊类期刊,《人民音乐》的文章数目显然要比其他80年代创刊的季刊类刊物更多。此外,作为以音乐评论为主的期刊,《人民音乐》刊载的人物访谈及乐评类文章也相对较多。而此类文章在其他期刊中则相对较少。除《人民音乐》外,建国以来在《音乐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几本期刊上刊载关于小提琴类相关文章的数量相对更多,而如《中国音乐学》,则因为期刊选题导向设计的关系,较少涉及小提琴方面的选题。

同时,通过对14本期刊中的小提琴文獻的时间维度进行梳理会得到另外一组数据(表2)。对建国以来小提琴理论研究进行时间截段,以大致10年为一分期,共可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以来至1979年改革开放大概30年的时间,而后依次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1世纪最初10年及2010年以后至今。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前30年因为大多数期刊尚未创刊,除《人民音乐》外,只有《音乐研究》《音乐艺术》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有少量文章刊载。自80年代起,期刊数量逐渐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自2010年以来仅仅6年时间,期刊数目已经基本接近以往10年的期刊数目,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目前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成果发展的势头。同时从总数上看,《人民音乐》在各时期的刊载数量远远高于其他期刊,原因在前文已经说明。在80年代中,《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与《音乐艺术》上发表的数量相对较多,其后进入相对平均的时期,而在最近一个时期内,《乐府新声》《音乐创作》在文章数量上均有极大程度的提升。

在对建国以来期刊成果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后,即可展开对文献更为体系化的分类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参阅了两篇相同方向的综述类文章:一篇是武慧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综论》(下称“武文”)一篇是周甜甜的《2000-2014年我国小提琴音乐研究》(下称“周文”)。在武文中,作者主要查阅了1978~2008年的7种北大核心期刊,随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的分类整合,依据文章内容大致分为了“音乐家演奏会、艺术成就、纪念及研讨会”“小提琴教学与演奏理论”“分析小提琴作品”“关注小提琴比赛”“小提琴艺术史,小提琴艺术学派”及“提琴制作”“声学问题”等几个类别。而周文则主要考查了2000~2014年关于小提琴的文献情况,并将其归纳为“小提琴名曲名家风格分析”“小提琴教育教学现状研究”“小提琴历史文化与理论考察”“小提琴社会活动概况”“小提琴自然科学声学研究”五大类别。这两种分类思路各有优势:武文更直观细致地呈现了文章内容,论述更为详实,周文则更具统和意义。然而两篇文章存在的问题也大致相同:即在有限的篇幅中,如何在数量繁杂的期刊文献数量与相对精确的问题陈述之间达成平衡;如何更有效地归纳趋势,同时避免泛泛而谈;如何避免以点概面的同时形成真正具有历史感的线索综述。这也正是本文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决定以年代的更迭作为基本路径,将众多文献划归至“技巧训练及教学研究”“作品相关研究”“乐人乐事记述”三大类别,通过分别梳理,重点分析的方法,尽可能地整合出建国以来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在演奏、训练、教育、创作、史论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我国建国以来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史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

一、建国以来小提琴技巧训练及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分析

在对我国有关小提琴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后,在全部1271篇文章中筛选出关于小提琴演奏技术训练及教学研究的较有价值文章约227篇。参考上文提及两篇综述文章中所采取的分类方法,最终笔者将此类文献分为三大组别,分别是:(一)译注、译介类文章,主要是针对外国专家来华授课的记录讲稿以及对国外成果的译介、技术研究文章;(二)演奏及技术研究类文章,主要是专门针对小提琴演奏的技巧训练的研究文章;(三)其他相关教学研究类文章,主要是针对业余学习者以及儿童习琴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教学法研究。通过整理,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

通过此表中可以看出,其中针对专门技术训练方面的研究文章占大多数。同时从文章数量看,《音乐探索》《人民音乐》《乐府新声》刊载的文章数量较多,而其他学报的数量则大致相同。《中国音乐》《音乐研究》《音乐创作》涉及较少,《中国音乐学》则完全没有这一领域的文章刊载。同时在时间段中进行观察可以看出,我国针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理论研究的热潮大致始于80年代,在建国后至70年代的30年中,外国理论成果与国内成果数量基本相同,而自80年代起,在外国成果被更多地介绍至国内的同时,国内相关研究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发展势头一直持续至新世纪初,而在进入新世纪后,外国相关研究的推介相对减少,但国内理论研究则持续升温。(表4、图3)

在建国直至70年代的30年中,对外国理论研究的推介翻译集中发表于《人民音乐》与《音乐艺术》两本期刊上。1956年民主德国小提琴家舒尔茨到中央音乐学院授课交流,《人民音乐》于同年第1~3期连续刊发了3篇舒尔茨的文章,详细地记录了舒尔茨的演奏经验及对我国小提琴教学的建议:从演奏中的运弓姿势、换把、颤指等一系列专业问题到大学弦乐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进度设置等问题都有十分详细的讲述。《人民音乐》1957年6月号刊登的毛宇宽先生翻译苏联小提琴教育家阿·扬波尔斯基的文章《论小提琴演奏者优良音质的培养问题》一文则更为系统地讨论了小提琴演奏中的音色控制问题,也是目前可见第一篇关于小提琴演奏理论的译文。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那个时代我国小提琴界与外界的经验交流情况,当时受政治影响,对外交流范围主要为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而我国小提琴专业最基本的学科设置也因此受到苏联学派影响。

改革开放后,对外学术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也更为自由。1979年第1期的《音乐艺术》刊载了顾连理、丁芷诺的文章《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在沪讲学记要》,同年8月出版的《人民音乐》刊载了韩里的《创作的喜悦——听艾萨克·斯特恩演奏和讲学的感受》。斯特恩的访华拉开了中国音乐界与世界接通的大幕。其后的80年代,来自美国的耶胡迪·梅纽因、卡罗尔·格兰、玛丽特·杜斯伯利、多萝赛·狄蕾以及法国的让·穆耶尔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小提琴专家教授纷纷到访中国授课讲学,国外专家们的到访进一步开拓了国内小提琴同仁的视野,大批国外的研究成果也被逐步译介至国内。这一时期的译介大多集中于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如谭素清翻译的《詹姆士·布斯卫尔(James Buswell)谈小提琴运弓》一文中谈到小提琴演奏中的运弓技巧,认为应“发展一种最接近手和臂的自然姿势,运用地心引力的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运功技术。”而刁蓓华翻译的苏联小提琴家尤·伊·杨凯列维奇的《演奏小提琴的基本姿势》一文则详细的讨论了不同演奏家对小提琴基本姿势的意见,比较不同姿势的优劣,并给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姿势原则。由李武华翻译的美国小提琴教育家保尔·罗兰特的文章《改正弊病的小提琴教学》十分体系化的讲解何为“正确”的小提琴演奏姿势:包括站姿、手的姿势,运弓方法等等,借此达到良好演奏的目的。进入90年代,对译介的推广有了进一步发展,各大学报均有相关文章刊载,同时关注问题也日趋深入。如丁芷诺翻译弗兰柯·古里的文章《从时代的发展看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变化》以及陈博翻译的蒂龙·格里夫的文章《音阶练习新法》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关注点更为具体,如对卡尔-弗莱什教学法、罗斯托尔·马克斯的研究及对加拉米安小提琴教学思想范式的研究等等。

建国至今,我国对国外小提琴研究理论的接收与理解逐渐深入。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同样在持续发展,从最基础的学习国外,到逐渐在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体系,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地走向成熟。在50年代中,黎国荃先生就在《人民音乐》上刊文解答一些关于小提琴演奏的問题:包括教材的选择、如何控制时间和进度等等。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小提琴工作者们纷纷撰文阐述自己对小提琴技巧训练、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构建的看法。如谭抒真在1982年第3期的《音乐艺术》上撰文《小提琴教学的九个问题》,文章高屋建瓴地从学科建设角度讨论了新时代高等院校的小提琴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建设。而丁芷诺的《小提琴基本功十六题》,则更为仔细地关注到了演奏中诸如“左手手型”“右手换弦”“跳弓不平均”“如何拉双音”等种种细节,更直接的解决演奏者在实际演奏中面临的问题。80年代中,最重要技术理论研究文章当属《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连载的韩里《小提琴基本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司徒华城的《论小提琴演奏的几个问题》两部系列文章。韩里在其文章中主要针对小提琴教学中的三个基本表现手法(发音、音准、节奏)的培养做了简要的阐述,通过对持琴姿势、运弓方法、发力方式几个方面的陈述讨论演奏中的正确规范,同时又对音准、音乐感觉的训练提出了建议,是十分体系化的指导文章。司徒华城的文章同样体系化的讨论了小提琴教学、训练及演奏的规范培养。对左手手指的基本动作、右手琴弓技术进行了十分仔细的分析研究。而且特别强调了练习的目的和方法,演奏水平的提高关键恰恰在于练习方法是否正确。必须首先有明确的练习目的,并配合正确的练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两部系列文章的发表可以看出,在80年代,我国的小提琴技术理论及教学研究已经进入了相对深入的层次。除上述文章外,在同期,王振山、胡惟民、张靖平、李武华、范绍台、王宗德、张金洲等人也纷纷有论著发表,不乏精妙观点。而随着胡坤、薛伟等一批年轻小提琴演奏家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们背后的教学体系开始引人关注,在1987年第2期与1988年第1期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杨宝智发表了两篇针对林耀基小提琴教学的文章:《漫谈林耀基的小提琴教学》《谈林耀基小提琴技术训练的要诀》这两篇文章对林耀基教学中对“动与静的协调”“用力与放松的关系”的思考以及特有的“林氏训练口诀”进行了介绍,对林耀基特有的小提琴技术训练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整个80年代,在与国外同行们交流的同时,我国的小提琴同仁们也在努力地完善着自己的理论建设,中国小提琴技术训练体系完成了与世界的接轨。

进入90年代,是我国小提琴技术理论研究及教学研究的全面繁荣期。研究成果不仅仅集中于技术训练及教学研究,还包括各种具体技术门类的深入研究。如丁芷诺的《功架与力的传递》一文专门讨论小提琴演奏中身体结构的调整与力的传导作用。周显平发表于《黄钟》的两篇文章《小提琴和弦的运弓技巧及处理》和《小提琴和弦演奏的左手技巧训练》则专门讨论在小提琴演奏中较为复杂的和弦演奏所需要的技术训练。白云的《论弓压——小提琴教学札记之一》一文专门讨论琴弓技术,通过研究如何运用平衡理论和杠杆原理来正确认识和使用琴弓对琴弦的压力,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手臂僵硬的毛病,提高演奏中对琴弓的控制力。此外,1996~1997年间,杨宝智在《音乐探索》连载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小提琴上表现所需的特殊技术手段及训练》凹系列长文,针对如何将中国小提琴艺术推向世界的问题,希望能够整理出一套不同于西方训练体系的独特的训练方法。包括针对五声调式体系的指法基本练习以及结合特殊的“音腔”模式在小提琴演奏中进行的针对性训练,如“滑音”“装饰音”等等。这篇长文不仅仅是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一次有益尝试,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系统地梳理了小提琴进入中国的历史过程,在小提琴艺术发展史文献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世纪以来,针对小提琴技术训练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针对小提琴训练中左右手技术的专门针对性研究都有不少论文成果出现。在教学研究中也出现了许多较有特色的训练方法。虽限于文章篇幅,不能对上述文章进行详实的分析,但通过对建国以来小提琴技术理论教学研究这200余篇成果的大致纵览,可以明确,我国的小提琴技术理论研究研究经过漫长的发展,业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积累了大量的优秀经验,也正基于此,才有了我国的小提琴事业今天的成就。

二、建国以来小提琴经典作品研究成果分析

除了在小提琴的技术训练及教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外,在作品的创作、分析研究及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进程领域,自建国以来至今也有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大约有225篇较有价值的文章。针对内容不同将其整合为两大类别:一是针对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民族风格探讨及相关演奏提示的研究文章,约有61篇;二是针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评价、介绍及分析研究类文章,约有164篇。如表5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音乐分析类的文章数量远高于风格研究及演奏提示类文章,这其中主要因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音乐研究事业的逐渐起步,有大量国外的经典作品被推介至国内,同时针对作品的研究的角度也趋向多元化,除简单作品评介外,更多是针对作品的整体结构及音乐语言技法类的分析文章。从期刊来源看,在风格探讨与演奏提示领域,《音乐探索》及《乐府新声》相关文章数量较多,而在作品研究领域中,《音乐创作》以技法研究为主,而《人民音乐》中音乐评论文章的数量则相对较多。将数据纳入时间跨度进行观察,如表6、图4所示,针对作品的相关研究在80年代之前数量并不多,自改革开放后开始发展且一直持续。至新世纪最初10年,有了井喷式的成果收获。更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后的研究,虽然仅为6年,但成果数量已经接近过去10年的成果,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此类研究在这一时期的繁荣。

作为西洋乐器的小提琴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与“民族化”这个命题产生了联系。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如何创作出具有中国韵味的小提琴曲以及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学派成为学界热烈讨论的话题。在建国直至改革开放初期,针对中国小提琴创作作品的民族化尝试的讨论一直在持续进行。郭迪杨于1955年发表在《人民音乐》上的《关于小提琴演奏的民族风格问题——向民间音乐学习的一点体会》一文是此类文章中的先行者,文中提及将民族乐器固有的演奏技巧借鉴至小提琴演奏中的构想也成为后来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尝试最常用的一种技巧。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作曲家、小提琴教育家张靖平于1980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发表《关于小提琴演奏民族风格的探讨》一文,从创作的角度談如何将民族风格与小提琴的演奏结合起来,这其中包括了旋律的民族化、采用民族特色节奏、在揉弦及装饰音的演奏中借鉴民族音乐技巧等建设性意见。1982年司徒华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对小提琴民族化的认识》一文,系统地回顾了建国30年小提琴民族化之路的历程,将建国以来的提琴发展分为1949~1958的模仿初创、1958~1966的活跃上升、1966~1976的坎坷发展以及1976以后的走向世界。肯定了小提琴民族化的必然性,同时也提出了诸如“小提琴民族化需要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通力合作”“民族化实践中只停留在套用西洋现成曲式,华而不实的炫耀演奏技术,不确切的按上标题”等建议和问题。这些建议和问题至今仍具有讨论意义,此文体现出文章作者观察问题的深度与先见性,成为80年代关于小提琴民族化讨论一系列文章中最为重要的论述之一。而文章作者司徒华城先生在1987年的突然离世也成为中国弦乐界在这一时期最大的损失。

进入90年代,徐山、黄晓芝、赵纯、刘自力等人纷纷撰文阐述自己对小提琴演奏民族风格的看法。徐山在《西洋弦乐艺术“民族化”之我见》一文中,对中国弦乐艺术的民族化提出了五种构想,包括遵循“可听性”的原则,真正进入民间采集整理而后进行移植改编、在演奏技巧上吸取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尝试在创作与配器方面尽可能多地进行混编重组、努力避免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徐山提出的这五种基本构想,在21世纪的今天,已基本成为我国作曲家进行创作的主流观念,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先见性。黄晓芝的《我在小提琴民族化方面的认识与实践》一文,则从自身的教育及演出实践来谈小提琴民族化的发展,并对一些重要的民族风格作品进行介绍。赵纯的《演奏中国风格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思考》一文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了演奏中国风格作品的必要性,同时对教材的选用及技术性手段的训练重点给出了建议。刘自力的《关于中国小提琴作品创作问题的思考》则是一篇更具思辨力的文章,作者对当时的中国风格作品创作现状提出了审慎的批评,认为在许多作品中存在“民族风格突出,但技巧性不足”“改编多,原创少”“篇幅短,份量不够”“音乐发展不充分,太过单调”“对新作品的介绍宣传力度不足”“专业作曲家投入少”等问题。纵观90年代对民族化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民族化的认识上也逐渐发展变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更为深入的问题发掘。

进入新世纪,针对“民族化”的讨论更为热烈。陈小莉的《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演奏与初步研究》在研究借鉴民族演奏技巧的道路上做了进一步拓展。胡斌的《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两种模式》一文则将中国小提琴的发展归纳为“借鉴西方作曲技巧同时吸取民族音乐音调进行创作”的“马思聪模式”与“在中国传统音乐活动及文化环境中,运用小提琴这件西洋乐器来演奏传统音乐,并对小提琴的演奏模式、技法甚至定弦进行改变以创造性地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的“司徒梦岩模式”,并深入观察了两种模式中作曲家身份及文化认同的不同。此文对于梳理我国小提琴民族风格创作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意义。而赵纯的《中国小提琴学派构想与民族化问题思考》则对建立中国小提琴学派的可能性及其必由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形成代表中国品格的本民族小提琴学派,提出要实现这一构想,需要大量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文献、教材、艺术家及完整的教育体系与理论成果。而文中提出的构想在十年后的今天,各方面都有了相对长足的进步,而关于小提琴民族化的这一话题的讨论在新时期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

除了关于小提琴创作演奏民族化的持续讨论及反思外,对经典音乐作品的研究与学习也在持续推进。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从演奏角度对西方经典音乐作品进行的演奏分析及教学研究。此类文章如赵惟俭的《维奥当(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教学笔记》以及刘德庸的《如何演奏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困难片段》凹等等,这类文章多为小提琴教育家们的教学实践总结而成,对于年轻演奏者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文章则是对经典中外小提琴作品进行的分析评介,如图4所示,此类文章数目众多,按照研究对象分类整理可歸为三类:一类是针对中国经典小提琴作品的分析及评介,二是针对西方经典作品的分析研究,三是针对新作品及西方现代作品的分析研究。

在有关中国经典小提琴作品的分析及评价类文章中,除大量针对由作曲家创作的民族风格小提琴曲的评介文章外,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小提琴发展史上两个“典范”的研究。一是对作曲家典范马思聪相关作品的研究,二是对经典作品《梁祝》的解读。对马思聪的研究最早可见晓风于1956年发表于《人民音乐》的《优美动人的旋律——马思聪的“思乡曲”》一文,此文很细致地分析了全曲的旋律构建,还特别提及了作曲家对民间主题及民族和声风格的有效运用,在那个时代当属相当不错的评介文章。进入80年代,苏夏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与《音乐研究》发表了《论马思聪的音乐创作(上、下)》《论马思聪的器乐套曲音乐》。《论马思聪的音乐创作》一文系统地梳理了马思聪的创作历程,并对马思聪创作中的旋律写作、和声语汇、复调思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因文中很多观点来自马思聪与作者的日常交流,有许多是作曲家的日常观点整理,因此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同一时期还有如梁茂春的《马思聪的小提琴组曲——(西藏音诗)》、关伯基的《论马思聪的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常敬仪的《马思聪小提琴独奏作品的曲式结构》@等等。这些文章较之50年代的评介模式显得更为专业化,分析研究更为具体,特别研究了作曲家对民间语汇如西藏音调、广东音乐的借鉴与挪用,同时又能从更为宏观的结构角度观察作曲家的创作,为后来对作曲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之后的研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90年代中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刊登了几篇关于马思聪重要的分析文章。钱仁康的《马思聪(双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分析》对马思聪1983年创作的《G大调双小提琴协奏曲》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杨儒怀的系列文章《马思聪小提琴作品的创作研究I-IV》则以长大的篇幅详尽分析了马思聪在大陆出版的所有小提琴作品的结构观念与音乐语言特征,至今仍是对马思聪相关音乐创作最为细致具体的分析类研究文献。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常敬仪的《马思聪第三小提琴钢琴奏鸣曲中的内在自我》及孙晓洁的《马思聪(思乡曲)和声分析》等一系列相对不错的研究文章。进入新世纪以来,对马思聪作品研究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樊祖荫的《马思聪晚期小提琴作品中的和声技法——以四部小提琴为例》,这篇文章以马思聪创作晚期的《阿美组曲》《高山组曲》《第三回旋曲》《第三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分析作曲家在创作中和声思维的延续与变革。同期还有数篇关于马思聪作品创作风格的研究文章,也大多聚焦于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民族性特质,有各自的独到见解。

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首演标志着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尝试的成功。学术界对《梁祝》的讨论也随之展开。沈璇、齐毓怡于1960年2月发表于《音乐研究》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分析》一文可算是我国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第一次分析尝试。文中针对作品进行了由整体到局部的细致分析,从全曲的结构、调性布局到主题音调写作均有十分精到的论述。其后《人民音乐》于1962年刊载了三篇关于《梁祝》的讨论文章,居思惠的《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想到的几个问题》与任嘉的《为(梁祝)辩——和居思惠同志商榷》针锋相对的讨论了作品的戏剧性、音乐形象、写作技术方面的成就与问题。聆群的《对话(梁祝)》则以虚构的对话体形式,通过一位越剧演员与一位音乐工作者相互交谈,这种立场设置虚构恰恰还原了作为西洋乐器的小提琴与民族化之间的立场对立,在通篇对《梁祝》进行方方面面的讨论后,随着交谈的逐渐深入,展现出了小提琴音乐创作在创作思路、理念、审美等多种层面的民族化反思,最终两种立场达成共识,而这共识也正是我国小提琴创作民族化尝试的成功基础所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还有多篇涉及《梁祝》的分析评论文章,但多数仍沿袭之前的相关民族性的讨论继续行文,而在分析层面,则并未有较沈璇、齐毓怡的文章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出现。

除对马思聪及《梁祝》这两个标杆进行评介的文章外,自建国以来还有大量针对西方经典小提琴作品及现代作品的评介分析类文章。此类文章在80、90年代多以评介赏析类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更多则为技术分析类文章。其中如钱仁康的《一曲回肠十二音——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赏析》、彭志敏的《由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末乐章想到的几个问题》、张漪与杨燕迪的《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的人文寓意诠释》圆、明虹的《宗教观念与音乐结构——解析古拜杜林娜小提琴协奏曲(奉献)》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其中大多数更多涉及作品结构及音乐语言技术分析,与一般作曲技术理论文章相差无几,在此限于文章篇幅不再展开论述。

三、建国以来我国小提琴历史、人物及相关事件研究成果分析

如果说小提琴技术训练及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侧重于技巧实践层面,属于“行”,那针对音乐作品的研究成果就侧重于技术理论范畴,则属于“知”。而作为音乐艺术,要将知行合一还需要有人的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在我国建国以来小提琴理论研究取得的大量成果中,除了技术及作品两方面成果外,还有一类正是关于“人”的研究,即对相关乐人的评述、回忆及对相关乐事的整理分析。这类文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类是对小提琴艺术史的整理发掘;一类是对中外小提琴名家名人的访谈、回忆及评论;此外还有相关的乐评、书评及比赛与学术研讨会的纪要。通过甄选,此类文章中较有价值的共有229篇,整合如表7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民音乐》因为特殊的期刊定位,在此类文章比例中占接近半数,此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与《音乐艺术》数量相对较多。同样将数据以时间跨度整合,会发现自改革开放后,此类文章数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旺盛。(表8、图5)

我国对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的梳理是从两个方向展开的。首先是对西方小提琴艺术整体历史脉络的梳理。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对西方经典文献的翻译推介也有国人自己的整理叙述。80年代中,韩里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连载的《欧洲弦乐艺术史纲》即是此类文章中较有影响一篇长文。这是作者为弦乐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讲稿整理,大概涉及1600~1900年间弦乐艺术的发展历史,重点涉及了法国小提琴学派与吕利的创作,巴赫的小提琴音樂,海顿及弦乐四重奏的历史,帕格尼尼的演奏风格等问题。同期还有金文达翻译的柴田纯子的《西欧小提琴艺术史略》一文。与韩里文章对作曲家及大时代风格的叙述不同,柴田纯子的文章更注重对乐器演奏风格历史变化及相关作品的细节梳理。进入90年代对欧洲弦乐艺术发展史研究最突出的成果当属范额伦在《音乐艺术》上连载的一系列文章。因作者具有深厚的音乐理论编译水平及西方学术背景同时长期从事弦乐史的研究工作,因此这一系列文章与以往史论研究相比不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可算是我国在那一时期最重要的弦乐史研究成果。

除了对欧洲弦乐艺术史进行梳理外,国内学者们也在对本国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历史进行追溯。这一追溯过程首先体现在许多针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相关研究的论文,在对近代音乐史进行梳理过程的同时,涉及到了有关小提琴历史的部分。此类文章如谭抒真先生的两篇关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经历的回忆文章,其中就提到了当年在萧友梅先生的安排下随穆志清、托诺夫学习小提琴的经历。而在陈慧灵的《鸦片战争前传人中国的西洋乐器》、梁茂春的《论“文革”中的音乐大批判》、牛蕊的《从漂泊的“无根者”到中国早期专业音乐的“拓荒者”——俄侨音乐家嘉祉、托诺夫在华音乐史料述评》等文章中也有类似相当丰富的有关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史料论述。此外,还有许多文章是专门对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记述了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历史的进程,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内容进行整合,即可搭建出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的大体脉络。于此同时,众多的访谈录、回忆录纪念文章以及各种比赛纪要则从文献纪实方面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历史叙述。在这百余篇文章中,详细记述了在我国小提琴发展的历史上具有相当重量级的人物及事件。在相关的人物评述及访谈类文章中,既有对大师先贤的缅怀追忆,也有对年轻俊才的详实推介。针对马思聪、黎国荃、司徒华城、盛雪、王人艺、林耀基、刘育熙、王振山、李自立、张靖平等一代代教育家的记述,勾勒出了我国小提琴艺术教育建国以来迅速发展的完整图景。而对吕思清、薛伟、宁峰等演奏家的访谈则呈现了建国以来我国小提琴艺术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整合,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种种细节,与大的历史轨迹脉络相互印证,即可在整体上进一步地完善,继而成为更为完备的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全景。

结语

纵观我国近70年的小提琴理论研究的发展成果。已经基本在技术实践、作品研究及历史文化评述三个领域中达到了相对的平衡。这三个领域正是音乐艺术必然涉及的“创作一表演一评价”三种不同层面。这种平衡意味着在我国的小提琴事业发展趋向健康稳定,也正是这种平衡,奠定了我国小提琴艺术事业的迅速发展的基础。当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能忽视仍存在某些问题,武慧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综论》文中提到了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中仍存在“落后于飞速发展的小提琴教学演奏实践、对作品分析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注不够、中国小提琴作品及其研究未能满足实际需要、整体发展存在地域差异、与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相比仍有差距。”等问题。而周甜甜在《2000-2014年我国小提琴音乐研究》文中同样提到了“对很多新的研究领域关注不够,对理论研究中跨学科研究关注不够”等问题。而当我们进入历史视角,则会发现,虽然如今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似乎在追求广度、深度的同时的确缺乏某些贯通性的观察视野与学术勇气。虽然在各自研究领域中都有相当数量文章问世,但似乎在领域之间很少能相互关照、互通有无。同时,在研究中,重复性的研究仍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许多领域的近十年的研究甚至仍停留在八十年代的水平,这也是我国小提琴理论研究继续改进的问题。

自外国传教士在康熙皇帝面前演奏小提琴算起,作为西洋乐器的小提琴已经与中国结缘了3个多世纪。而自建国以来,在短短近7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小提琴艺术事业更是经历了懵懂、曲折、奋起的各个阶段,到达了今天的逐步繁荣。在我国的小提琴技术实践飞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上斩获无数荣誉,取得了有目共睹成就的同时,我国的小提琴理论研究事业也同样正在朝着更广更深的方向持续发展,虽然仍有不足,但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长青,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的未来也有待后来的学者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李姝

猜你喜欢
小提琴
“或”的两边
特长
Hey Diddle, Diddle
意大利克雷莫纳小提琴之谜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小提琴
一个七美元的梦
Pear Concert
拉小提琴的大嘴河马
毫无价值的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