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祥+张仁瑞+廖兴国
摘要:指出了油茶是赣州市主要的油料经济树种,油茶产业也是赣州市最具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推动赣州市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总结了近几年来该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油茶产业;特点;问题;对策;赣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7603
1引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油茶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油茶种植区[1]。2013年被国家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2016年初,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赣南茶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几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对赣南革命老区发展油茶和精准扶贫作出重要指示后,赣州市始终坚持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紧扣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取得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成效,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精准脱贫工作。但是,该市油茶产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据此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2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截至2016年,赣州市油茶林面积达256万亩。其中,规模化、高标准、集约化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达91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面积47万亩,老油茶林118万亩。
全市现有12家大型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年产茶油量在1.5万t以上,总产值达42亿元。涌现了大量的知名品牌,如:“赣南”、“齐云山”、“仰山”、“百丈泉”、 “友尼宝”、“山村”等。企业通过现代工艺技术,生产加工出“赣南茶油”,产品不仅保留了赣南原产地特色风味,而且还不含反式脂肪酸,产品清澈、透明,符合甚至超过《GB11765-2003油茶籽油国家标准》,销售遍及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和港澳台地区。通过扶持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油茶产业已经成为该市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农业产业。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贫困农民达13.5万人。
3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特点
3.1资金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赣州市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发展油茶产业。2010年以来,争取到2亿多元的上级财政各类资金,同时,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油茶产业,累计带动社会资金约50亿元投入油茶造林或低改。同时,积极推进金融信贷资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如农业银行推出的“金穗油茶贷”,深受广大油茶企业和农户的青睐。受益油茶面积达32.38万亩,直接或间接带动近2万户贫困户发展油茶。
3.2良種供给与科技支撑力度增强
近年来,依托全市范围内的林业科研院所和学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加强油茶产学研合作,全市选育出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23个,每亩年产油均超过50 kg。建有油茶良种嫁接育苗定点苗圃9个,年产苗1900万株。在茶油精深加工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不仅能精炼茶油,还能生产一些其他产品,如茶皂素、化妆品、药用茶油等,产品远销发达国家。
3.3产业发展模式多样有效
发展油茶产业肩负着发展现代农业、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多重使命[2]。各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创新机制,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形成了油茶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的利益链接机制,如回购返租模式、“五统一分”模式、以林地入股组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扶贫资金入股组成国有林场+农户(贫困户)模式,对油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4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始终坚持“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在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同时,强化油茶产品品牌意识。涌现了“赣南”、“齐云山”、“友尼宝”、“百丈泉”、“仰山”、“山村”等茶油品牌。加大赣南油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宣传和使用管理,积极申请注册“赣南茶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大“赣南茶油”商标品牌培育力度,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创建油茶品牌产品、打造油茶品牌企业、培育油茶品牌产业,用品质做保障,以品牌促发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广告新闻等各种媒体,不断扩大赣州油茶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4油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4.1资金投入不足
油茶属于经济林树种,只有高投入才能有高产出[3]。近年来,因各项成本上涨,特别是劳动力工资上涨幅度大,新造和低改的成本增幅很大。据测算,要达到丰产期每亩产油30 kg,实现产值2400元以上的要求,新造一亩高产油茶林按每亩种100株,从整地到第4年挂果,需要投资5450元(包括机械整地1600元,挖穴200元,施基肥360元,苗木180元,栽植150元,补植50元,第1~4年每年抚育2次工资计1600元,第1~4年每年施肥工资和肥料款计1050元,亩平修林道10 m投资260元);改造一亩低产油茶林需1100元(砍杂200元,垦复300元,修剪200元,疏伐100元,补植100元,施肥、打药200元)。而目前多数经营主体和农民因资金不足,投入远达不到建设丰产林要求。实际新造一亩油茶林投资只有2000元左右,改造一亩低产老油茶林投入只有200~300元。虽然现有的项目种类较多,但是资金补助标准普遍过低,资金缺口大,实际投入不足,造成当前优良品种油茶的优势和潜力难于发挥,产量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对于刚刚走出脱贫线的农户来讲,新造油茶林、改造低产林,只能以投劳为主,施肥、打药、修剪、补植等主要丰产措施因投入资金不足难于实施,农户只有靠有限的项目补助资金发展油茶。
4.2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所欠缺
近些年来,在国家、省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赣州市油茶产业迅猛发展。然而,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社会各界普遍担心潜在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问题[4]。现在,在油茶规模化造林当中,基本采用挖机作业,工效高,成本低。然而,机械化整地往往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如果操作不合理,或陡坡开挖过强,会造成植被破坏严重,引发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差,进而使得新造油茶林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受到较大的影响。
4.3经营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低
一方面老油茶林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经营模式,种植比较分散,管理比较粗放,实行集约化经营很难。特别是现有118多万亩低产油茶林,产量低,效益差,每亩产油量,平均不足3 kg。另一方面是新造油茶林重造轻管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新造油茶林造林后管护不到位,达不到高产高效目标。此外,油茶林分布的地方主要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林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这使得林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4.4科研支撑薄弱
一直以来,在油茶科研上的投入较少,科研工作薄弱,科技推广力度还不够,技术服务还不到位。特别在良种选育、种苗培育、丰产栽培等技术方面的投入少,研究缺乏连续性,新产品开发滞后[5~7]。目前,茶果主要靠人工采摘、挑拣、剥壳、晒干,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如果形成规模化生产,人工采摘和挑拣的劳力成本很高,亟需发展机械作业,提高效率。在加工环节,采用先进压榨及提炼技术的只有少数企业,大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压榨技术,油茶综合加工利用率低。
5建议与对策
5.1落实中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国家与地方仍应继续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此外,建议省、市、县政府出台扶持油茶种植经营过程中的中小额贷款政策,由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油茶种植经营中小额贷款贴息,对守信用、懂技术、善经营的企业与林农进行大力扶持,解决油茶幼林后期管理资金短缺的问题。
5.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树立生态开发理念
发展油茶产业,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应该要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效益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提倡生态经营模式。在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既要金山、更要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油茶开发“四禁止”、“三不栽”、“二不求”、“一落实”政策。即:禁止毁坏天然阔叶树林,禁止毁坏水源涵养林,禁止毁坏风景林,禁止毁坏生态公益林;土壤脊薄、土层厚度小于60 cm不栽,山顶或海拔超过500 m不栽,陡坡不栽;不求大面积集中连片栽植,连片开发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的,要规划建设隔离林带。不求全垦整地造林;落实好水土保持措施,新造油茶林应坚持山顶“带帽”、山脚“穿靴”,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
5.3凝聚油茶生产力量,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发展油茶的主力军是农民、大户、企业,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再得到各界力量的支持,才能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由政府组织建立林地流转机制,适度规模、集约经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积极探索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有效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油茶产业的规模和集约经营水平。
5.4建议设立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议国家科技部在赣州设立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的发展目标,运用先进的现代生物育种、资源定向培育、油脂绿色加工等新技术,积极推进油茶育种、栽培和精深加工等重要环节的技术创新,切实把油茶产业关键技术难题解决好,大力培养和汇聚产业高科技人才,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科学引领和支撑赣州市油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体应,宋墩祺,赵世礼,等.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模式调查研究[R].赣州:赣州市林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014.
[2]冯纪福.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J].中国粮食经济,2013(7):29~31.
[3]邹宽生,郭晓敏,曾赣林.江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7):212~215.
[4]刘运华,刘宗亮,王烈峰,等.赣南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6):976~979.
[5]刘跃进,欧日明,陈永忠.我国油茶产业发展与对策[J] .林业科技开发, 2007,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