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炜
摘要:指出了浙江新理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12年以来,经过数年探索与经营实践,在南湖区流转复耕土地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梨树套种雪菜、毛豆的生态高效立体栽培新模式,果树幼龄期即实现亩增效益2000多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探讨了其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复耕土地套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6502
1引言
嘉兴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是浙江水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生产与聚集区。近年来,随着嘉兴“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工作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大量的生猪养殖棚舍和废弃农宅退耕还田,重新恢复用于农业种植生产。由于该类地块瓦砾多、肥力低、土壤质量差,传统复耕栽培方式生产利用难度大、效益低,成为制约农业企业生产利用的一个主要问题。
2模式优势
2.1可充分利用复耕地的特点
大多复耕地耕层薄、地质差、肥力低,传统农业生产难度大,效益低。发展栽培密度小、整体土壤要求低,种植生产效益较高的水果生产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本模式实践中,梨树种植初期,通过挖大穴、深施基肥等措施可以保障幼树期的基本肥力供应,可以降低复耕田块土壤整体改良成本30%以上。
2.2可改善土壤肥力、降低果园病虫发生
发展梨树与鲜食毛豆和雪菜套种,既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提高园地土地利用率,又可以通过梨树林下无共性病虫害的矮生蔬菜的周年耕作复种,改善困难复耕地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是具有固氮根瘤菌的豆类蔬菜的连续套种,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化学肥料的施用量。此外,通过套种蔬菜代替自然或人工生草栽培,去除病虫滋生环境,可以有效改善果园生态,降低果园病虫害发生。
2.3可有效提高幼龄期果园综合收益
梨树栽后3年内,通常以树体培育为主,几无效益。幼龄期果树行间空隙大,在离茎基50 cm外,合理套种轮作矮生鲜食大豆和本地雪菜,一年4茬,两季毛豆每亩平均可收750 kg,两季雪菜每亩平均可收3500 kg,分别按照毛豆平均2.2元/kg、雪菜鲜售0.6元/kg、雪菜加工品4元/kg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净利润平均可达2700多元。实现经营者在果园幼龄期就有收益。
3模式构建
果树选择以早熟翠冠梨为主栽品种。果树稀植,行间套种鲜食毛豆和地方特色雪菜。具体茬口:春毛豆在3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采收;夏毛豆在6月上旬播种,8月中下旬采收;秋雪菜在9月上旬穴播,10月底采收;春雪菜11月上旬穴播,翌年2月底采收。一年四茬,复种栽培。
4梨树栽培技术要点
4.1品种
选用优质、抗病、高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翠冠早熟梨品种。苗木选用苗高1 m以上、地径1 cm 以上、侧根多、须根发达的无病虫害优质壮苗,定植前浸泡杀虫杀菌和生根的药剂,以提高成活率。
4.2定植
復耕地耕层薄、肥力差,定植时实行高垄大穴栽植,栽植穴规格80 cm×80 cm,株距2.5 m,行距5 m,亩植50~55株,每4行配置1行授粉树,品种以黄花梨为宜。穴施腐熟栏肥20 kg、磷肥1 kg,肥料与土混匀填入定植穴底部,栽植时使根系舒展,以表土覆根。定干高度50 cm,定植时间选择在2月上中旬,定植后浇透水。
4.3肥水管理
1~3年生幼树营养以生长为主,田间管理应做好中耕除草和灌排水。施肥2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下旬为止,以春夏季为主,每30~40 d施肥1次,基肥、追肥并重。春季追肥在花前10~15 d新梢生长及根系活动时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以1∶0.4∶0.3比例施用,每株150~200 g。夏季施肥5月开始,每株尿素100 g加腐熟有机肥8~10 kg。进入投产期后,果园施肥适量增加。
4.4整形修剪
翠冠梨幼树生长较旺,树势直立,幼龄阶段树体修剪宜轻剪长放,对骨干枝及当年抽生的徒长枝及时拉枝,既有利于树体光照,又可缓和树势,利于花芽形成,促使翌年结果。培养提早结果树冠。
定植前5年树冠可采用改良分层形,挂果部位控制在树冠中上部,重点培养下部的骨干枝和结果枝组,5年后调整为自然开心形为好。为利于树形矮化,定干高度在50 cm左右。
4.5病虫害防治
危害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轮纹病、黑星病、梨锈病和梨木虱、梨小食心虫等,生产上,每年萌芽前可采用3~5°Bé石硫合剂全面喷施1次,清除越冬病原。开花前,喷阿维菌素和吡虫啉1次;谢花后,结合田间植株长势和病虫发生情况,每隔7~10 d用40%福星乳油5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5%粉锈宁1500倍液和菊酯类农药1500~2000全面喷施1次,连续喷雾2~3次。并结合安装杀虫灯、生物防治等方法对梨树黑星病、锈病、梨木虱、食心虫等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控。
5间作蔬菜栽培要点
5.1品种
春毛豆选择早熟、耐低温能力较好的鲜食大豆品种“早熟王”,夏季毛豆品种选择本地品种“浙鲜9号”,春秋雪菜均选用嘉兴地方“嘉雪一号”。
5.2种植
将果树行间的空地提早10 d深翻,亩施1500 kg有机肥加20 kg复合肥做基肥,整成1.5 m左右畦。春毛豆于2月10日开始播种,采用地膜覆盖,以保持地温。株行距为25 cm×25 cm,播深3~5 cm,每穴播3~4 粒。夏毛豆于6月8日开始播种,株行距为25 cm×30 cm,每穴留苗2~3粒。秋季雪菜于9月1日直播,行距25 cm,株距10~15 cm。春季雪菜在上一茬收获后,于11月5~10日秋雪菜移栽,种植密度为4500株/亩同秋茬。
5.3田间管理
大豆直播出苗后及时检查、补种,苗期干旱适量浇水。开花结实期田间水分控制“干花湿荚”。苗期和初花期每亩各追施复合肥10kg。选用托布津、代森锰锌、粉锈宁、吡虫啉、乐斯本等防治霜霉病、锈病、蚜虫、豆荚螟等病虫害。
雪菜出苗后间苗2~3次,苗高15 cm左右时进行定苗。移栽后7 d浇1次水、施1次活棵肥,每亩施碳铵20 kg;20~25 d后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25 kg;采收前30~40 d不追肥。期间加强病毒病和菜蚜的防治。
5.4适时采收
毛豆进入鼓粒期后就可陆续采收上市。采收应在上午10:00之前进行。采收后豆荚应放在阴凉处,以保持新鲜。秋雪菜定植之后60余天即可整株采收,春雪菜则在开始抽薹前进行采收。采收完成后,一部分用于鲜食销售,剩余部分腌制之后进行销售。
6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本果树套种模式利用幼龄梨树行间空地,通过合理播期,套种栽培双季鲜食毛豆与春秋季特色雪菜等轻简化蔬菜类型,一年四茬,收获产品用于鲜食和加工销售。经公司核算,在不增加太多投入的情况下,第一年平均每亩果园增加净利润即可达到2745元。同比经济效益增加显著。该模式推广与应用对于缓解规模果园建园初期成本压力,提高果树幼龄期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6.2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果树和蔬菜套种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效益,实现果园土地的有效综合利用。同时,对于实现复耕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解决类似复耕农地的综合利用、破解新建果园水果低龄種植期尤其是前三年几无收益的生产难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尤其是对于加快本地高污染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复耕地的规模化开发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6.3生态效益
复耕土地生产初期土壤质量大多较差,瓦砾多、肥力差。果树种植由于栽培密度小,集中施肥改土容易,比较适合果树发展。同时,利用果树空间发展适宜轻简化管理的豆类和叶菜类栽培,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茬口更替和豆类植物固氮菌的左右,改善土壤结构,加速土壤质量恢复。
参考文献:
[1]梁明锋,黄家进,李一选.幼龄果园套种模式生产效果[J].广西农学报,2011(5).
[2]黄岩峰.幼龄果园套种花生[J].农技服务,2007(3).
[3]黄美科,程江锋.富川县幼龄果树套种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13).
[4]李业勇,李玉洪.幼龄果园套种嫁接西瓜生产模式的应用与推广[J].长江蔬菜,2015(14):58~59.
[5]梁明锋,黄家进,李一选.幼龄果园套种模式生产效果[J].广西农学报,2011(5):44~47.
[6]王团伟,王德连,代全厚.幼龄果园套种黄豆试验研究[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0(2):11~13.
[7]孙天福,官国科,周永平.幼龄果园套种花生效益高[J].江西果树,199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