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内蒙古由旅游大区向旅游强区迈进

2017-03-31 21:52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全域全区自治区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自治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在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之际,2月8日至9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我区首届旅游业发展大会,也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推进内蒙古旅游业调整变革、跨越发展的一次盛会。大会的召开,为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吹響了新号角,全面开启了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将推动内蒙古由旅游大区向旅游强区迈进。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打造富民强区支柱产业

内蒙古位于祖国正北方,内联八省、外接俄蒙,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横跨29个经度,拥有秀美的草原风光、茂密的森林景观、浩瀚的沙漠戈壁、神奇的冰雪世界、别样的边城风情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全生态性和原生态性,使内蒙古旅游具备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16年,我区共接待旅游者980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实现旅游收入2714.71亿元,同比增长20.3%;接待入境旅游者178万人次,增长10.7%;入境旅游创汇11.4亿美元,增长35.1%。全区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李纪恒在讲话中强调,各级要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突出自然、文化特色,强化品牌引领、服务提升,努力形成四季四景、南北互补、东西联动、城乡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

今年冬天,全区各地以“自然大冰雪风情内蒙古”冬季旅游主题为基础,整合资源,有效实现了旅游模式的全新升级,形成了以“冰雪天路”旅游区、环京津冀冰雪旅游区、现代草原冰雪旅游区、温情大漠冰雪旅游区为代表的冬季旅游特色区。各盟市准确定位冬季旅游产品营销,强力推进冬季旅游目的地建设,借助节庆会展营销,宣传各地冬季独特的差异性旅游资源,开展了冰雪节、冬捕节、冰雪那达慕、冬季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游牧文化旅游节、草原祭火文化节、冰雪旅游文化节、冰雕大赛、温泉冰雪嘉年华、雪上冰魂冰上龙舟体验赛,“中国冷极牛人”体验赛等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掀起了冬季旅游热潮,开启了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新篇章。2017年的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84.7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9.29亿元。

四季旅游让内蒙古旅游活力四射,全域旅游让内蒙古旅游优势突显,“四季+全域”促进了全区旅游提档升级,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正在成为自治区转型升级、富民强区的重要抓手。

做好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绘就旅游强区发展蓝图

本次大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有效解决我区旅游业长期以来规划缺失、规划滞后等突出问题。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魏国楠说,这样的重要文件为我们下一步补齐短板和“十三五”时期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把我区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方式由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将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建设旅游强区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不断作出新贡献。到2020年,力争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量突破1.3亿人次(不含一日游),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3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跻身全国中游。

《规划》对“十三五”时期我区旅游业跨越发展进行了精心布局:“十三五”期间,全区旅游将实施“十大战略”“十大工程”,构建“一廊一脉”旅游格局,优化发展“四大片区”,合作共建五大协同发展区,集中打造“十大旅游基地”。“十大战略”是:全域旅游、品牌创建、自驾车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周末内蒙古”、旅游产业链共建共享、绿色发展、区域合作、高端旅游、“旅游+”。“十大工程”是:旅游精品创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富民扶贫、城镇旅游全域化建设、旅游信息化促进、旅游营销与市场开发、管理创新与品质提升、旅游商品开发、自驾车与低空飞行。“一廊一脉”是:“一廊”即依托横向省际大通道,东起满洲里西至阿拉善,全程5000多公里的梳状旅游走廊。“一脉”即内接中国8省、外连蒙古、俄罗斯的“万里茶道”。“四大片区”是:大兴安岭全生态旅游片区、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片区、敕勒川现代草原文明旅游片区和水沙胡杨秘境探险旅游片区。五大协同发展区是:蒙甘宁、蒙晋陕、京津冀蒙、黑吉辽蒙、满洲里二连浩特跨境旅游。“十大旅游基地”是: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兴安盟、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通辽等。

魏国楠在大会上表示,“在‘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将依托自身优势,构建以‘一廊一脉为引领,以四大片区为基底,以五大协同发展区作延伸,以十大基地为突破口,以‘四百点线作支撑的点线面总体发展布局,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推进我区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跨越,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规划》为今后内蒙古旅游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全区各地要始终坚持一个规划管到底、一张蓝图画到底,真正发挥《规划》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全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实现建设旅游强区的发展目标。

创新旅游业态,推动产业融合,“旅游+”让我区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旅游+”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践行,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要素配置和行业模式,多元创新、融合发展,对传统旅游进行升级和改造,使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也有力提升了其他产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李纪恒在讲话中强调,要在產业融合上下功夫、求突破,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积极培育融合发展新格局新动能和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旅游业总量扩张和效益提升。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呼伦贝尔市,围绕将呼伦贝尔打造成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冰雪、森林、草原、河流等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着力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和融合能力。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举办了冬夏那达慕、瑟宾节、骆驼文化节、马文化节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先后承办了全国雪地摩托车挑战赛、中俄蒙羽毛球赛、单板U型场地滑雪冠军赛、中国呼伦贝尔国际自行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促进了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游,让农牧业与旅游业共生共荣。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凭借全国文明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和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的美誉吸引众多游客前往。鄂温克族自治旗扶持牧民家庭发展牧户游,当地牧户游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已达2万多人。“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牧业”“旅游+林业”“旅游+冰雪”……“旅游+”为呼伦贝尔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鄂尔多斯市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以“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城市建设”“旅游+健康养生”“旅游+工业”“旅游+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为载体,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首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文化大会,5天接待游客达68.5万人次;康巴什新区被评为国内首个以城市景观为载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依托宜人的气候条件、特色蒙中医药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推进“健康鄂尔多斯”工程,加大健康旅游新产品的培育和开发力度,推动旅游业与健康养生业深度融合;借助驰名中外的“鄂尔多斯”羊绒衫品牌影响力,推出了集产品展示与销售、休闲旅游与活动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现代羊绒工业旅游区;乡村旅游的条件日臻完善,2016年8月首届鄂尔多斯美丽乡村旅游节精彩亮相,美丽乡村成为旅游富民、旅游惠民的沃土。

李纪恒在大会上强调,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的部署要求,以开明的态度、开放的思路、开拓的精神抓好旅游业发展。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动下,全区各地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在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品升级、整体营销、综合机制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大量工作,内蒙古旅游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强。

踏遍万水千山,风景这边独好!我们相信,只要全区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打造好“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我区真正建设成极具吸引力和美誉度的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刘秉承

猜你喜欢
全域全区自治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数据库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