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颖
美术欣赏课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接触我国优秀的艺术传统、灿烂的民间艺术、世界经典的艺术名作和当代的视觉文化,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美术欣赏课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怎样评述美术作品。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不同程度的作品描述,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美术用语。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得到提升。而语言表达正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
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在《城市雕塑》一课中进行了探究和尝试。
我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以“城市雕塑赏析”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语言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搜集资料,自主表达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如何依据主题把搜集到的资料提煉出主要内容,并用简单的语言自主进行表述,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收集素材的能力,我在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相关书籍等不同的形式搜集有关《撒尿的男孩》《自由女神像》的相关资料。搜集、整理的过程就是学习、内化、吸收的过程,每个人的表达都是独特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2.知识重组,复述表达
复述能够体现学生的听课效果。在了解大型和小型雕塑知识时,教师先介绍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掷铁饼者》,并提问:“通过倾听,关于这两座雕塑作品你记住了哪些知识?”学生认真地倾听老师讲课,把听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就是一个知识重组的过程。同时,当一个学生复述时,其他学生倾听,又一次加深了记忆,积累了更多的美术知识。
3.小组汇报,深度表达
小组汇报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成果的体现,也让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在碰撞中得到提升。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活动,通过观察、对比、触摸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在小组活动中自主获取新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有层次地进行汇报也展现出了学生深度表达的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抓住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学习习惯,将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驰骋想象,锻炼表达,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让学生会欣赏美,也会表达美,这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编辑 _ 于萍 丁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