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溶性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设计并合成了可溶性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通过活性层形貌优化,获得了11.3%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可溶性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可溶性小分子端基受体中氟原子的个数,实现了能级调控和减少能量损失的协同优化:氟化端基有利于降低材料的HOMO(最高已占有分子轨道)能级和光学带隙,也可降低与富勒烯受体的相容性和材料的表面能。氟化端基可诱导材料在水平方向上呈多级次相尺寸分布,即同时存在相纯度高且利于电荷传输的大尺寸颗粒(约100nm)及增加给受体界面面积且利于电荷分离的小尺寸颗粒(约15nm)。这种多级次相尺寸分布使电荷分离和传输更趋于平衡,减少了电荷的复合,从而减少了能量损失。在垂直方向上,氟化端基提高了表面给体材料的富集程度,在正极表面形成了电子阻挡层,进一步减少了能量损失,实现了器件效率的提升。基于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反向器件活性层的理想形貌模型,即在水平上形成多尺度纳米组装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有利于电荷收集的垂直相分布。
该项研究工作深入阐述了高效光伏材料的分子设计、形貌调控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对高效率有机光伏材料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科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