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运动训练学中的导向激励原则

2017-03-31 13:28黄麒庄怡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竞技体育导向

黄麒++庄怡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导向激励原则是运动训练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原则,在运动员残酷的比赛和常年艰苦的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竞技体育中教练员更加注重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忽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运动训练学中导向激励原则就是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要以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在训练中不断的激发运动员主动训练的动机。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导向 激励原则 竞技体育

导向激励原则是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可启发运动员更高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一、导向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动机是运动员训练和参赛的重要原动力。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1]。竞技体育是一项很残酷的项目,需要运动员常年累月的进行训练,但是结果又是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更需要激发我们强烈的动机,让运动员保持积极性。

(二)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赛动机。现代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训练要求它的参赛者多年坚持系统的刻苦训练,无论在比赛和训练中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1]。因此,就需要从运动员自身和外部不断的激励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动机,始终对训练和比赛的前景充满信心。

二、导向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的正确价值观教育。注意通过各种教育学及心理学的手段,进行训练的目的性教育,逐渐树立起自觉训练的态度和动机。

(二)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注意运用符合不同年龄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多种手段,激发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兴趣。

(三)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应使运动员了解训练的目的、任务、要求与安排,并使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训练的制定和运动训练的组织。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使自己变被动式训练为主动性训练。

(四)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教练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善于说服教育,注意克服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做法,并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表率作用以及通过有效的训练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来建立权威取得运动员的信任,并以此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三、我国导向激励原则在竞技体育中的不足

(一)运动员重奖背景下的导向激励失衡。随着竞技体育物质奖励的多元化和不可控因素的增多,以及数量的陡然增多,使激励效果出现了整体的失衡,并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

(二)竞技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的导向激励失衡。整体激励的失衡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职业化与非职业化之间,职业化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高收入使整个竞技体育队伍中的利益失衡,从而导致竞技队伍中低收入人才激励的产生。

四、国内导向激励原则的研究

田麦久老师对于导向激励原则是这样阐述的,他认为导向激励原则是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是运动员训练的动力源泉[3]。在2005年文红为阐述到注重激励,人在无激励状态下能发挥自身能力10%-30%的作用;在物质激励状态下能发挥50%-80%;在得到适当精神激励的状态下,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80%-100%[4]。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主要发挥精神力量,促进运动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在2010年林丽珍对我国运动训练原则三个理论体系的初步理解中谈到我国运动训练原则有三个理论体系,教育学训练原则中提到了动机激励原则[5]。同时在辩证协同训练原则体系中谈到了导向激励与健康保证原则,它认为运动训练过程中,强调训练动机要与健康保障相结合。导向激励原则解决了运动员的训练动机问题,长期艰苦训练要不断的动机激励,同时健康保障是运动员重要人权。

五、导向激励原则历史演变

在2009年由王焕珍写到,1983年陈安建的运动训练学中谈到了自觉性训练原则;1986年田麦久老师的运动训练学中谈到了自觉积极性训练原则;2000年田麥久老师的运动训练学中写到了动机激励原则;2006年田麦久老师的运动训练学提出了导向激励原则[6]。

六、结论

我认为导向激励原则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艰苦训练的能力,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使运动员认识到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有阶段性的成就喜悦感。由于竞技体育训练是非常乏味无趣的,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失去信心,找不到训练和比赛的目标,所以运动员在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激励,让运动员重新拾起信心和目标。我认为导向激励原则强调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波动是很大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练员不断的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运动员进行疏导和激励,让运动员更好的投入到比赛和训练中来。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3.

[2] 俞继英.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原则与模式[J].上海体育学员学报.2005.10(5):3.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1.

[4] 文红为.新时期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学报.2005.6(3):4.

[5] 林丽珍.我国运动训练原则三个理论的初步理解[J].成都体育学报.2010.3(2):5.

[6] 王焕珍.我国运动训练原则的发展演变及对比分析——兼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J].鲁东大学学报.2009.6(5):6.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竞技体育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