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爱珠
摘 要:幽默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帮助学生改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自身所具备的无穷魅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幽默;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1.079
常规状态下的数学教学经常会给学生带来单调、枯燥之感,除了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传道授业的过程较为单一、乏味。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我们的教学就要努力让学生感到快乐,要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但想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要将“幽默”这一元素充分应用到教学中来,展现数学自身的无穷魅力,使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幽默能够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能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师生之间产生了对立的情绪,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就会产生抗拒心理。要想减少学生的这种情绪,教师就要合理利用幽默,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性格特点,消除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并最终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如接手新班级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师的外貌进行一番描述,也可以问教师一些表面看不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如:“老师你今年多大了?”“老师你的老家是哪里啊?”“老师你的QQ号是多少?”“你最喜欢哪个明星?”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机智地回答,只要他们问,就给出答案,QQ号也要以趣味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一边问一边猜,玩得不亦乐乎。每次与新一届学生见面,我都会进行一番精心的准备,希望能够在初次见面时给学生带来轻松和快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师也不是古板枯燥的,而是充满激情,谈吐幽默,对人坦率而真诚,如朋友一般能够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学生对教师有了明朗的角色定位时,他们对教师的感情就会迅速上升,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也会更感兴趣。
二、用幽默的导入启发学生的思维
我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实施新课导入时,教师不仅要追求形式的新颖,还要巧用一些幽默,利用幽默将数学知识自身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他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将幽默利用起来,装作很神秘的样子,压低声音跟学生说:“老师的口袋里装着一个人呢。”“啊?老师你怎么装进去的?”学生非常茫然。这时,教师回答:“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摆出变魔术的架势,从口袋里拿出来一张照片。“哈哈,原来是照片!”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停下后,教师就可以随之导入比例尺的知识。这样,学生学得很轻松,教学效果也非常理想。幽默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一开课学生就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处于愉悦的学习状态中,我们的数学课也会散发无穷的魅力。
三、幽默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平常在生活中的积累也比较少,这就导致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很容易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来点拨学生,使他们的心态能够尽快调整好,以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进行“鸡兔同笼”的学习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题面:笼子里有100个头,240只脚,有鸡和兔各几只?看到学生犯难了,教师再说:“我们可以向兔子下达立正的命令,让它们将两只前脚抬起来。”学生都哈哈大笑。教师接着说:“现在,兔和鸡的腿数是相同的,100个头,有多少只脚呢?”学生回答:“200只。”教师问:“多了几只脚啊?”学生回答“40只。”教师接着问:“那这40只脚去哪了呢?”学生回答:“兔子立正后提起来了。”教师再问:“那你们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吗?”学生回答:“20只!”教师问:“多少只鸡?”学生回答:“80只!”
由此可见,教师的幽默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学得生动而有趣,他们为数学的逻辑性和灵活性所折服,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学具有的魅力,学会之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幽默来帮助学生纠错
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犯了一些错误时,教师切勿训斥或惩罚。训斥虽然在短期内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从根本上产生改变,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我们不妨利用幽默来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去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达到自我改正的目的。
如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写6、8、9这三个数字时总是歪歪扭扭的,为了使他们规范书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个渔翁钓鱼的故事:一天, 小明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个正在回家的渔翁,小明就问:“老爷爷,你今天钓了几条鱼啊?”渔翁有心要考考小明,回答道:“今天我钓了6条没有头的鱼,9条没有尾巴的鱼,还有8条半截的鱼。你知道是几条了吗?”学生苦苦思索也没有答对。当教师告诉他们是0条时,他们都很疑惑。这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将6、8、9规范地写下来,并将6的“头”,9的“尾巴”,8的“半截”去掉。看到这个答案,学生都会心地笑了。这样,学生在感受到数学知识有趣的同时,他们的书写错误也纠正了过来。幽默将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我们的教学效率自然会高。
在我看来,幽默就是数学课堂的一股新鲜血液,有了它,数学才能散发自身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能够更为持久,对所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我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随之得到提高,数学课堂也会成为魅力无限的知识传授过程,使学生流连其中,乐而忘返。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幽默并不是轻薄和滑稽,教师要摆脱教学中的一些低级趣味,更不可哗众取宠,那样教学幽默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也会使学生反感,收到相反的效果。而且,数学学科的教学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幽默只是一种取巧的方法,教师切不可脱离教学实际。只有兼顾教学内容与幽默,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够得心应手,才能做到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乐而不俗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林亦茜.小学数学课堂幽默集锦[J].师道,2007(9):48-49.
[2] 尹文钦.用幽默教学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教师,2012(1):99-100.
[3] 匡银军.激趣·导思·引探——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三要求”[J].小学教学研究,2011(22):3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