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勇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高速公路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袁胜勇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更与参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息息相关,作为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一员,尤其是在此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也更加认识到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进行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各类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施工管理中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有做到时时查隐患、事事重安全、天天抓安全,参建人员的安全才能有保障,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1) 发生的任何一起事故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对于参建人员及其家庭更是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可以说,安全管理过程中任何细小的疏忽,对个人而言带来的是经济的损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对企业来说,造成的是效益的流失和信誉的损毁。因此,只有所有人意识到安全才能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管理不仅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更是关系到所有参建人员生命安全的核心问题时,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企业才会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2)高速公路施工具有各工序交叉施工、机械操作频繁、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以及体力劳动多等特点,且多数工种仍然是人工配合机械作业,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容易使人疲劳、注意力分散、操作失误多,这就决定了高速公路的施工是一个危险性大、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前,必须根据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安全专项方案,针对工序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制定对应的处置措施,切实营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3)只有参建人员人人都重视安全,遵章守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不违章指挥,不违反操作规程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从小事做起,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严防不安全因素存在,才能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1)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虽然安全生产费用不作为竞争性报价,但为了利润最大化,经常出现安全经费的投入不到位,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缺失现象严重。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不健全,安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现在很多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没有完整的组织机构,配备的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一人身兼数职,责任不明。甚至有的工地没有专职的安全员。即便有也是有职无权,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经验缺少等,常常抱有生死由命、出不出事是工人自己的事等思想,虽然意识到有可能发生事故,但由于知识水平的欠缺和个人能力的不足,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根本不重视,部分安全管理人员不注重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自以为从事过多年的施工管理,凭经验办事等。同时,由于赶进度,施工现场平行、交叉作业工序太多,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投入不足,施工现场混乱,也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3)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以包代管现象严重。按分部分项工程包工是目前高速公路施工的主要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将部分工程承包出去由其他劳务企业和个人来完成,并与他们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和安全责任协议书,要求分包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以此来代替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承担的安全管理职责,导致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不到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从而没有对安全责任进行层层分解、细化,更没有落实责任制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4)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管理混乱。有的施工单位在采购、租赁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时,只为节省开支,不惜采购、租赁无牌无证的劣质产品。所用的机械设备也不定期检查和保养,有的已经淘汰的机械设备仍在使用,部分自制设备未经设计验算和试运行就盲目投入使用等,为安全管理工作留下许多隐患。
(5)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目前高速公路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工,他们来自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更缺乏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用工企业应该对这些人进行岗前技能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让其上岗作业,但是很多企业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其在农民工培训教育方面不愿有较多投入,仅由项目管理人员对农民工进行一些简单的、程序化的培训,甚至一些项目以农民工队伍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实施技能培训,更不用说安全教育培训。
(6)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落实力度不够。安全检查是指对施工项目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由于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导致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应付了事,许多项目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往往会走形式、搞突击,并未把安全工作当作一种常规工作来抓。项目内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也是走过场,对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不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整改不到位甚至不整改,听之任之。
(1)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根据有关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目标,并将其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现场管理的每一个人身上,真正做到“一岗双责”,体现安全管理工作全员参与,“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开设安全经费专用账户,加大对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设备以及劳动保护用品的投入,实事求是地将安全经费用足用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该确实履行好自身的安全管理职责,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监督好项目安全措施的落实。
(2)强化现场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坚持以安全法律法规为准则,规范参建人员的行为;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大防护设施设备的投入,营造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实行标准化施工作业。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基础是抓好人员管理,重点抓好制度落实。提高安全全员意识,关键是抓住一个“严”字。一是规章制度落实要严,建章立制、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二是责任落实要严,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三是劳动纪律要严,做到人人遵章守纪,互相监督控制,领导敢抓敢管;四是施工过程管理要严,作业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防护设施严格按标准施工,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五是奖惩要严,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发生事故的要按制度严惩,安全管理工作突出的应及时表扬奖励。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张贴安全文明标语、班前会等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宣传,时时敲响安全施工的警钟,提高安全意识。
(3)强化组织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安全责任落实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单位,因此要细化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安全责任,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而落实安全责任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配备满足施工现场需求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不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目标值和要求,真正做到“一岗双责”,实现全员参与、全员支持和全员监督的安全管理体系。
(4)强化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落实到位。隐患胜于事故,责任重于泰山,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是根本,加强安全防范是重点。采取查隐患当查事故的态度,做到安全管理“零距离”,安全检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隐患治理和整改落实采取“零容忍”,根据排查出的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整改要求、整改资金、整改责任人,及时将隐患整改落实。
(5)强化素质提高,落实安全教育。施工管理中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对参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工作。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农民工必须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尤其是电工、焊工、架子工、模板工等特殊工种以及各类机械设备和特种设备操作手,必须通过专业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资格证后,才能上岗操作。在施工现场上岗作业前,不仅要进行三级教育和岗前培训,还要根据每道施工工序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操作规程专项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遇险时采取的措施等,增强他们对危险源的识别能力,提高在发生危险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对一些常规的但非常重要的安全知识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以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安全横幅标语、安全手册等形式告知参建人员,以求参建人员铭记于心,时刻警醒。
总之,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三勤”:嘴勤,就是要做到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一时一刻也不放松;腿勤,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就要经常深入工地一线,指导安全管理;眼勤,就是要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措施,督促及时整改落实,防范于未然。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时刻在施工过程中给大家敲响安全警钟,唤醒参建人员安全意识,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1] 方 东 平 .工 程 建 设 安 全 管 理[M].北 京 :中 国 水 利 水 电 出 版 社 ,2003.
[2] 张仕成.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J]. 广东科技,2006(9):134-135.
[3] 苏晓伟.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3):40-41.
[4] 刘雅军. 提高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性的主要措施分析[J]. 交通建设与管理月刊,2015(6):385-388.
作者投稿易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作者给杂志投稿过程中,编辑发现,作者们往往会忽略一些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与文章无关,但缺少了,往往会耽误作者文章发表。
(1)一是作者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二是作者单位所在省、市,三是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这是在每篇文章标题下方必须刊登的内容,须完整、准确。
(2)作者简介。如:①王××(1987-),男,江苏苏州人,硕士,工程师,从事道路设计工作。②赵××(1967-),男,湖南长沙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工作。这是在每篇文章首页左下方必须刊登的内容,须完整、准确。有的作者写了作者简介,但要素不全,或是没有出生年,或是籍贯只写了省未写市,或是没有技术职称。有的作者之前在本杂志发表过文章,认为之后投稿就不必再写作者简介了,这是不对的。无论你之前是否投过稿,每篇文章后面都必须附上作者简介。
(3)作者的联系方式。一是作者手机,二是作者邮箱,三是通讯地址。保证编辑部在修改文章时就文章中的疑问及发表相关事宜能及时与作者联系,保证寄给作者的稿费和杂志能及时收到。有的作者留了邮箱,却很长时间不去关注,编辑部发到邮箱的相关事宜得不到及时回复,往往会将作者的文章发表时间向后顺延,使作者错过发表时机;有的作者留了手机,但编辑部打电话时,作者见电话号码不熟便不接电话,也会耽误文章及时发表。
以上内容请作者在投稿时务必注意,以免耽误文章按期发表。
U415
:B
:1009-7716(2017)05-0242-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5.068
2017-02-09
袁胜勇(1977-),男,贵州六盘水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