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剑
刍议“校园贷”在高校存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黄 剑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出现在市场。近年来“校园贷”在高校中频繁出现,而且不良校园贷给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校园的安全稳定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如何对校园贷进行控制,还大学校园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是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校园贷;负面影响;策略
[作 者]黄剑,福建师范大学。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通常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校园贷通过向借贷学生提供现金贷款或者消费贷款的方式,从中收取利息盈利和部分手续费。本来其只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随着近年来不良校园贷的不断出现,关于校园贷的负面影响在不断扩大。
全国各地陆续有高校发生因为不良校园贷引发的学生生命财产的安全事故。为什么校园贷尤其是不良校园贷得以在高校生存,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校园贷之所以能在高校生存并发展下去,有其一定的主客观因素。客观来看,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市场上,校园网络贷款的便利、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念、信息审查不严等都助长了校园贷的出现并发展。
(一)校园贷自身具备的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贷款形式,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而且通常无须任何担保和资质,只需通过手机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而且目前校园贷花样繁多,既有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分期贷、趣分期等,又有分期购物网站,还有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相比较之下,传统的贷款方式对大学生来讲难以实现,因为在校大学生基本是无收入群体,早在2009年,中国银监会就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对未满18周岁的学生是否发放信用卡做了明确要求,而实际操作中,银行大多已停止对学生发放信用卡。比如招商银行young卡在2009年6月份开始暂停申请。除此之外,校园网络贷款平台自身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也是引起学生参与贷款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在线下,校园内从学生宿舍楼、教学楼、食堂甚至卫生间都遍布校园贷的广告;在线上,qq空间、微信平台、微博中也随处可见校园贷的踪迹。
(二)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年龄上正值青春期心理发展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的阶段,和普通消费群体有不一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尤其是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浪费、情绪化消费等各种不合理消费现象都存在于当前的大学校园中。一是大学生基本属于无收入人群,生活开支来源于父母,独自在大学管理者自己的生活学习费用,对缺乏生活经验、理财经验的大学生来讲,在消费的合理性上还存在很大不足。二是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经济水平参差不齐,耳濡目染的生活环境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扭曲,陷入攀比消费的泥潭不能自拔。三是大学教育缺乏对学生深入的消费理念、金融安全教育。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从保守消费转成超前消费,大学生贷款、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提前消费(电子产品、化妆品等)、娱乐消费、创业等,也正是大学生群体强烈的消费需求为各种贷款平台提供了“商机”。
(三)市场准入门槛低,信息审查不严
为了打造健康的互联网金融环境,2015年7月18日,央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目前我国合法的几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做了明确说明,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现状看来,仍然为不良校园贷的存在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间。
一是对校园贷这样的新生事物,监管主体不明确,而且校园贷中涉及大学生的信用记录还在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之外。二是目前对校园贷的市场准入门槛比较低,信息审查不严格,也就导致一些平台打着电子商务公司的幌子,而实际上做的却是向大学生进行放贷业务。而且从表面上看,部分网贷平台放贷利率并未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未达到法律认定的高利贷范畴。但这些平台在约定利息外,还会以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催收费等名目,收取远高于贷款本息的巨额费用,与高利贷无异。正因为在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对校园网络贷款的约束力还不够,加之如今大学生上网途径太多,学校很难全面防控学生的借贷渠道,才使得校园带可以明目张胆地在高校发展。
(一)威胁学生、家庭的生命财产
近年来,因为校园贷产生的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事故频发。2016年6月,校园贷甚至曝出“裸条”借贷。“裸贷”指的是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平台,以手持身份证的裸照或者视频为抵押进行借款,并且借贷双方协议如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照片或者视频产生的后果由学生本人承担,这对女大学生的隐私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同年7月,北京化工大学一名“95后”女大学生以刷单、得绝症等为由,欺骗80多名同学和朋友,共计近70万元。同年10月初,湖南文理学院大四学生黄帅借用18名大学生个人信息贷款50余万事发后休学。吉林动画学院的学生反映称,从2015年12月至今,一个叫申季阳的人以做兼职刷单为名,让学生通过校园贷款平台借贷,2016年8月申季阳失联。警方表示,此案共涉及7所大学、50余名学生,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2016年10月,福建漳州一名大学生因为校园贷背负百万元巨债。全国各地高校不断出现的校园贷事故一次又一次地暴露出它的不可控性。特别是对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也给学生的家庭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破坏家庭和谐幸福。
(二)破坏和平稳定的校园环境
目前,校园贷在高校通常以“校园代理、层层分包提成”等发展模式存在,不光只是把大学生作为贷款的“金主”,更进一步把校园贷的业务直接通过大学生开展,利用的就是大学生既缺乏基本的金融安全知识,又熟悉校园环境、熟悉同学的优势,这给健康和谐的大学带大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参与校园贷的学生,不论是借贷者还是校园代理,都不可避免地分心于借贷问题上,从而本末倒置,荒废了学习,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校规校纪,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由于校园贷进一步扭曲的超前消费观在高校蔓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扰乱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从而给校园安全埋下较大隐患。
(三)扰乱社会秩序,影响金融健康
不良校园贷钻法律空子,利用当前市场监管的漏洞打“擦边球”,本质上是非法的。当借贷的学生到还款期限仍不能按期归还时,他们瞬间就成为“弱势群体”,往往会遭遇“不明分子”恐吓、暴力威胁,甚至被控制人身自由,给学生带来人身安全的隐患,严重扰乱了校园秩序和社会秩序。由校园贷而产生的校园安全事故频发恰恰说明,不良校园贷如果持续发展,类似的贷款模式在社会中蔓延,必将扰乱社会秩序。同时,不良校园贷作为一种隐形的“高利贷”,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扰乱了国家金融市场秩序,长此以往,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都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在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远离不良校园贷方面,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一)从学校与学生来讲,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在当前的形势下,当务之急一是要做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增强大学生对校园贷的防范意识。高校应该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易班平台、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加强警示教育,并且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学工处、保卫处等部门要密切关注并掌握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发展情况。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塑造道德模范树立典型等举措大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学生干部、舍友等“帮手”掌握学生消费习惯,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三是要对特殊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关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学校的资助宣传,切实提高奖助学金及相关贷款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经济困难、自立自强的办法。
(二)从学校与家长来讲,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道:“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通过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家校之间互通学生情况,共享学生信息,做到学校、家庭对学生信息掌握的一致性,这样有助于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消费习惯,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消费等行为习惯。从而也有利于明确学校、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担的责任。
(三)从社会市场管理来讲,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法无禁止即自由,不良校园贷正是在当前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之时铤而走险。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规范互联网金融方面,立法相对滞后且存在较多立法空白。现阶段,应当抓紧制定规范和管理互联网金融的单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016年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拓展情况;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对打击不良校园贷,维护校园和平与稳定,保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1]袁伟强,余涛.当代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2(9).
[2]程诚.大学生消费的同群效应[J].青年研究,2015(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2016〕3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