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英 杨 瑜 叶 超
地方高校学报走特色化办刊发展实践
——以《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
邓 英 杨 瑜 叶 超
在当前学术期刊评价功能被泛化和异化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困难。地方高校学报立足本校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积极克服困难取得良性发展的有效举措。以《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介绍如何以依托校内资融合校外资源,在期刊栏目设计、组稿、审稿等环节中运用特色化手段促进特色化内容建设。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道路;发展实践
[作 者]邓英(通讯作者),副教授,西华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
杨瑜、叶超,西华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集中记录和交流传播的基本载体,是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作为科技期刊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高校学报,在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是近年来,在进行学术评价时,各个机构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的功能被泛化和异化,这使得正处于发展期的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着诸多困难。这类刊物应该如何积极正视困难、克服困难进而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主办这类刊物同仁们思考的问题。作者就特色化办刊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同仁们交流,希望能为同类期刊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对地方高校学报发展极为不利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专业数据库和评价机构纷纷对期刊进行分类评价,这些数据库和评价系统对收录在其中的期刊是一种肯定,但对未被收录的期刊却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学术评价体系已经把期刊评价功能泛化和异化了[2],通常把对期刊的评价结果作为考量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的学术水平的依据,从而导致学术界和社会普遍对未被收录的地方高校学报的认可度较低。作者在投稿时一定是优先选择学术评价体系认定的高级别刊物,被高级别刊物拒绝后才选择低等级的刊物,所以处于较低级别的地方高校学报的自然来稿质量往往是有所欠缺的。而稿件质量是刊物的灵魂,因此这一现状对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来说极为不利。
(二)对学报定位不准、发展方向不明确
地方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普遍是为反映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展示、宣传学校的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属于大综合类科技期刊,所以学报上刊发的文章在内容上通常显得驳杂:不仅包括理论研究类的文章,而且还包括一些技术研究和应用类的文章。由此造成学报很难给自己定位:到底是理论研究型还是技术研究型或者技术应用型?在发展方向上也常常不能确定是走综合型发展方向,还是专业化发展方向。
(三)地方高校对学报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
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实际上,高校学报除了具有展示和反映本校科学研究的高水平成果的重要窗口功能外,还具有促进教学科研发展的功能以及发现和培养人才的功能[3]。但由于地方高校对学报的这些功能认识不足,使得其学术交流的桥梁作用、对教学科研的促进作用以及人才培养作用没有被充分体现。
(四)学校对编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报要发展,每个编辑都责无旁贷。每个编辑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字编校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这样才能成为稿件处理过程中连接审稿专家和作者的纽带[4]。尽管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对编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5],认为编辑就是文字编辑,就是文字、公式的校对,从而导致对编辑队伍的建设不重视,编辑配备不足。这种状况下,编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受到影响,只能被动从事文字编校而不能很好地对稿件的学术性进行研究分析以及对刊物的发展出谋划策。
面对上述种种困难,地方高校学报是不是就应该悲观哀叹,得过且过呢?答案是否定的。每个地方高校的建立以及开设的学科门类都经过严格的论证,虽然在全国不一定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本省市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学报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依托本校优势资源并融合校外资源进行特色化发展。
(一)准确定位,确立特色化发展方向
对学校学科进行分析,确定学报发展方向是首要工作。西华大学现为四川省属综合型重点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由于历史沿革,学校理工科相应来说实力比较雄厚:学校以能源与动力工程、食品与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特色优势学科,重点开展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为特色的成果转化,积极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学报要立足本校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具有比较好的校内学科基础。因此,《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定位为技术研究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向特色化期刊发展,主要刊载科技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以及对国家、省市经济建设有指导意义或实用价值的优秀论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努力争取学校的重视,获得政策性支持
为主动改变学术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给学报造成的在校内认可度较低的情况,编辑部精心组建编委会,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促使学校正视学报的功能和作用,对学报予以政策性支持。实际上,学报就像学校的孩子,在还没有长成时,需要学校的关爱与扶持;等茁壮时,自会为学校添光增彩。学校决策者和普通师生一般都没有这个观念,需要把这个观念传递给他们。因此在确定编委会成员时除了选择那些支持和关心学校和学报发展的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外,还应选择部分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学校决策部门的领导。组建起编委会后,定期通过编委会会议汇报学报工作和发展近况,使编委首先认识学报、了解学报,对学报的功能和作用了然于心;然后通过编委向学校提出建议,建议学校重视学报的学术橱窗作用以及培养青年教师的作用。通过上述措施,西华大学逐渐重视学报建设,去年学校在制定管理政策时规定:凡由学校资助或补助的科研项目须由项目负责人在学报上发表课题相关文章方可结题。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集中展示西华大学的科研实力、培养青年教师,而且确保了学校资助科研项目的首发权和知识产权。在学校政策的引导下,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由于科研项目多,来稿量也开始增加,稿件学术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三)积极采取措施实现特色化办刊
特色化办刊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刊物内容特色化,另一方面是办刊手段特色化,这二者相辅相成。要实现刊物的良性发展,编辑部应将两方面融合,使用特色化手段促进特色化内容建设,从而使刊物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1.立足学校优势学科进行栏目设计和选题。合理的栏目和恰当的选题能反应刊物特色。本刊一方面积极与优势学科所在学院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联系,充分利用其科研力量,设计开发能反映学校特色的、能为教学科研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相关栏目,并邀请有学术影响力而且关心学报发展的专家作栏目主持人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库资源,发现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和潜在的研究热点进行选题。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学校的先进材料及能源研究中心,定位于先进材料的研究,开设“先进材料及能源”栏目,主要刊登热电材料方面的论文;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依托汽车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结合该校“车辆工程”这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开设“新能源汽车与低碳运输”栏目,主要刊登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运输方面的论文;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科领域,结合社会关注度,着力于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与西华大学食品安全研究所合作,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栏目,主要刊登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相关的论文。
2.以校内资源做支撑、校外资源做提升,巧妙组稿。(1)有针对性约请校内稿件做支撑。学报作为展示学校学术水平的橱窗,绝对不能离开校内资源的支持。在没有学校政策引导的情况下,可通过科技处查询校内科研实力较强的青年教师,再与栏目主持人沟通确定约稿顺序和时间,有针对性地向这些教师约请研究类稿件;走访各优势学科实验室,与学科带头人沟通交流,征求他们对学报建设的建议,向他们约请综述稿件。在学校政策出台以后,学校资助项目均会来稿,稿源会相对丰富一些,但仍然需要主动出击,与特色栏目相关的学院和科研机构多联系,尽可能多地获得优质稿件的支持。
(2)巧妙约请校外稿件做提升。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虽然在省内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全国范围内与985、211等重点高校的优势学科相比较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建设好这些特色栏目、提升学报学术质量,校外资源的有效利用必不可少。为此,我刊借助CNKI平台[6]进行学科领域学者和专家的搜索,找到相关学者和专家后,对这些专家的学术研究情况以及近年来的发文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筛选出适合约稿的学者——如发文量较高的博士、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等。筛选出来以后,不能急着直接约稿。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者,特别是知名专家不可能为了一个普通的地方高校学报的邮件约稿就提供稿件。此时编辑部的同仁可与栏目主持人一起对校内专家学者进行分析,查找与拟约稿学者就读高校相同的本校教师,与这些教师进行沟通,诚请他们代为约稿,这样约稿的成功率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另一个巧约的方法即,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经常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工作或者举办学术讲座,这些被邀请者往往都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而且与学校关系融洽,学报利用其到校的机会会同栏目主持人一起向其约请稿件,通常这种方式约稿的成功率也比较高。
3.遴选优质专家审稿,合理选用稿件。在审稿专家学术水平满足审稿要求的前提下,审稿专家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稿的质量与速度[7];而且随着学科专业的细分,大专业方向的审稿人可能不能准确把握每一篇文章的质量,因此编辑部需要认真遴选每一篇文章的审稿专家。此时,编辑部需要和栏目主持人多交流,请栏目主持人推荐相关审稿人。在向新的被推荐审稿人发送审稿函之前,需要先与其进行沟通,告知本刊的基本情况和办刊宗旨,请审稿人主要审阅稿件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在稿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的前提下,如果论文书写质量差一点,请多提修改意见,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请作者修改直到稿件符合发表要求。如果不提前沟通,这些审稿人如果按照SCI、EI、cscd期刊的审稿标准来审稿,就可能造成刊物无稿可用。审稿专家可能会觉得比较烦琐,但只要编辑提前言辞恳切地与审稿人进行真诚交流,通常审稿人都会根据要求来审稿。当然,在向审稿人发送待审文章前,编辑还必须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以及其他方法认真负责的将涉嫌学术不端或学术质量低下的文章直接拒绝,从而使真正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文章进入专家审稿流程。
在选用稿件时,不一定像部属高校学报那样注重选择理论研究类文章,而应该根据本刊的定位,选择有一定创新、实用性强、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技术研究类、实践类文章,或者选择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综述类文章。比如本刊“计算机软件理论、技术与应用”栏目选用的“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操作指导意义,文章刊出仅仅3年多,通过CNKI知识库查到其下载次数和被引用频次分别为1400多次和40多次,居本刊同期发表论文首位;“先进材料及能源”栏目选用的“热电材料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短短2年间,其下载次数也达到1200多次、引用次数也达到10多次。
4.在编辑上下功夫。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为读者通过网络检索下载所需论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期刊影响力也很大程度地体现在期刊所发表论文的被下载量和被引用量上。扩大地方高校学报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提高特色栏目文章的被检索率和引用率;而网络查询检索主要是通过题目、摘要、关键词这些反映论文关键内容和成果的要素开始,当读者对这三者反映的内容感兴趣时,才会去下载正文进行阅读:因此,做好文章的题目、摘要、关键词相较正文的编校来说,尤为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正文按标准规范进行编校不重要)。虽然地方高校学报级别较低,相较高级别刊物来说,来稿的数量偏少、质量较差,但通过仔细分析来稿发现:尽管部分来稿书写规范有所欠缺,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从题目、摘要、关键词来看似乎没有值得发表的价值,然而其研究内容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实用性,所得的结论对同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因此,在对这类来稿进行编辑时,主编和编辑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文章进行高度概括的能力,将其闪光点提炼出来并在题目和摘要中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编辑部往往需要和作者、审稿专家进行反复的讨论,才能最终形成定稿。如本刊“新能源汽车与低碳运输”栏目发表的“基于传统汽车平台的纯电动汽车设计”一文,根据在线投稿审稿系统显示:从收稿到定稿,编辑部跟作者、审稿专家的交流往返达13个回合,稿件被刊载后1年内被下载近400次、被引用4次。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主编和编辑不仅需要具有科学编辑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5.主动推送期刊信息。为扩大刊物的影响,编辑部除了在定稿后积极与数据库出版商协作进行优先出版以加快作者研究成果的快速发布以外,还应定期将各特色栏目所发表文章的信息向相关学科领域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主动推送。之所以需要主动推送,是因为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数据库里面,通过一个关键词查询出来的相关信息会很多,本刊的信息很可能被淹没而不被读者关注;通过主动推送,可以让刊物发文信息迅速被读者发现并关注。推送对象里的相关领域学者包括相关栏目文章的作者、审稿专家以及通过CNKI学者库发现的相关学者;相关机构可以是研究院所、企业等,如“新能源汽车与低碳运输”栏目发表的文章还推送给成都龙泉汽车产业园、江淮汽车等的技术部。通过对特色栏目进行推送,相关企业逐渐青睐本刊,其技术研究论文不断投向本刊,使本刊的稿源范围得到拓宽。推送方法目前主要是通过邮件发送按参考文献格式整理后的相关栏目文章的题目,今后还可开发新媒体推送服务如微博、微信推送等以使推送手段更先进、服务更快捷。
目前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办刊人积极探索能使刊物得到良性发展的有效举措。对刊物进行认真分析、定位,然后积极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用特色化手段促进特色化内容建设,逐渐提高其影响力,使其服务于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的体现,刊物终将实现良性发展。[本研究受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资助(编号:w14216274)]【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科协发学字〔2015〕83号[A].2015.
[2]梁亚民.大学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之反思[J].图书与情报,2013(1):84.
[3]陈淑娴.高校学报的作用分析及科学定位[J].编辑学报,2006,18(2):13.
[4]周凯虹.在编委会终审和稿件退修环节中如何处理好专家审稿意见[J].编辑学报,2016,28(2):142.
[5]王庆跃.地方高校学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138.
[6]刘莉.CNKI检索功能的深度开发和使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25(1):42.
[7]郭红明.影响专家审稿积极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编辑学报,2015,27(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