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鹃 陈 阳
晚清时期《申报》的办报理念
杜 鹃 陈 阳
以1912年史量才入主《申报》为界,《申报》七十七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晚清阶段和民国阶段。总体而言,晚清时期该报遵循的办报理念有五:注重商业经营;义利兼顾、心系国事;继承国粹、师从西方;恪守中立,倾向改良;关注时事,不忘民生。这些理念共同支撑和建构起《申报》晚清四十年的成长和发展。
《申报》;办报理念;商业报纸
[作 者]杜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编辑部;
陈阳,《中国城市金融》编辑部。
《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旧中国报刊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从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脱·美查(Ernest Major)在上海公共租界发行创刊号起,到1949年《申报》停刊止,这张报纸共历时七十七年[1]。在这七十七年的发展中,申报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在中国历史和新闻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2]。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与史量才入主《申报》为界,《申报》的历史可以划分为晚清阶段和民国阶段。
创办之初的《申报》仅在上海本地销售,发行量较小。在历届主持者的苦心经营下,报纸的销量逐渐扩大,由最初的每天六百份发展为1881年的两千多份、1897年的七八千份,甚至曾经一度达到两万余份。报纸发行范围也扩展到全国三十多处大中城市,在日、英、法等国也设立了分销处。众所周知,没有优秀的办报理念,是不可能生产出优秀的报纸内容的,更无从谈及经营上的成功。早期的《申报》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便得益于它的办报理念。本文将依据相关资料,对晚清时期《申报》的办报理念进行探讨。
《申报》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最具典型性、经营最为成功的商业报纸之一。英国商人美查起初创办该报,就是完全以营利为目的,并且采用了西方通行的股份制,美查联合他的三位好友普莱亚、伍华特和麦基洛各出股四百两白银作为经营资本。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美查及其继任者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报社的运营中来。这也决定了《申报》是作为一份经营性报刊诞生的,营利是美查创办《申报》的主要动机。
在《申报》创刊之前,当地已经有了一家《上海新报》。为与之争夺市场,《申报》采取多种方式降低读者的准入“门槛”。采用中国土造的毛太纸印刷的《申报》,每份仅售八文铜钱;而使用上等印报纸的《上海新报》,售价则高达三十文,在价格上很难与《申报》竞争。此外,《申报》还建立了便捷的发行体系:一方面在上海设立多个代销点,以低于售价两文即六文的价格批发给商号,为商号上门送货,提高卖报人的售卖积极性。同时还首次雇佣报童沿街叫卖,增加《申报》的销售面,使读者更方便购买到报纸;另一方面在外埠设立一批代销处,对经销商实行先取报后付款、回收剩余报纸的优惠政策。《申报》成功地建立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商业销售网络,在发行量上迅速压倒了《上海新报》,使其在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并最终迫使后者于1872年底倒闭。独占上海报业市场后,《申报》很快提升了售价。
《申报》最初开办之时,报纸广告对于中国人来说还非常陌生,多数华商认识不到广告可以促进商品销售。为推广、扩大《申报》的广告业务,美查采用了很多策略来吸引广告商。美查规定,华商刊登广告,费用为外商的四分之一,吸引了大批华商的广告投入。随着报纸影响的扩大,华商广告逐渐增多,广告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为使有限的版面空间容纳更多数量的广告,《申报》还将广告字体由四号改为五号。除此之外,《申报》还特别注重吸引外埠的广告,规定外埠代招广告者,可得到相当于广告费50%的提成,这使得很多人为《申报》招揽广告。除了一般商业广告外,《申报》还推出了“启事”“声明”“寻人”等社会服务广告。广告收入逐渐成为报社的盈利主体。
在晚清的四十年中,《申报》虽然几易其主,但其注重经营的理念却一以贯之。它的商业模式为后来的多家民营商报所竞相效仿。
《申报》虽然是一份外资创办的商业报纸,却始终站在爱国的、民族的立场之上,主张报纸不能为取悦政府和读者而“事事惟谄誉本国”,应当敢于针砭时弊,承担起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责任。这一“义利兼顾,以义率利”的指导思想,清晰地反映在该时期的报纸内容中。
《申报》密切关注国内时政,每天都有“上海官事”“浙江官事”等专版,报道地方政府日常工作动态[3]。在《申报》的政务报道中,揭露官场黑暗、吏治腐败的内容占大多数,初步显露出舆论监督的力量。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给中国人以极大的警醒。这一时期的《申报》对日本的发展动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1872年6月25日,《申报》一次就刊发了11则有关日本的消息,在1882年七八月间,平均每天编发两条关于日本的消息。这些报道的主题就是劝谏朝廷效法日本,实施革新。
在国际事务中,《申报》坚决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谴责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同时对清政府的软弱也予以适当批评[4]。比如,1878年,沙皇俄国擅自将中俄界碑向中方境内移动五百里之多,《申报》撰文予以揭露,并指出俄国的贪婪固然不可原谅,清政府的纵容也是丧失国土的重要原因。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申报》除对此进行报道外,还刊出评论文章,列举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计有统帅无权、功罪不明、战阵不精、船械不精等十条。1902年,美国禁止华工入境,《申报》发表《论美国议禁华人入境事》《论对付美约今日应办之事》等时论,号召抵制美货以示抗议。
综合考察《申报》前期的历史,无论是在英商独资期、中外合股期还是在国人自主期,无论是出于商业利益还是民族大义,《申报》始终是站在中国的国家利益一边的。《申报》的言论从“道义”层面维护了国家利益,满足了关心中国时事华人读者的需求并得到认可,使《申报》在很短的时间内站稳脚跟并打开市场局面。
《申报》创刊正值洋务运动的兴盛时期,一开始便不遗余力地宣传介绍西方的先进事物,主张向西方学习,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多次受到保守顽固势力质疑后,《申报》毫不畏缩,力陈自己的观点:“本馆始论中国之兵不如西国,欲使更改而学西法,便指为骂国,又何也?……孟子所谓:‘谗谄面谀之人’,至国欲治可得乎?故本馆不欲为之,尝举他国之善法力劝中国,以望中国振兴。”指出唯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实现中国的振兴。
在工矿、交通方面,《申报》主张学习西方制造业,优先发展商办企业而不是官办企业;鼓励中国自行开发矿山、制造轮船;提倡修建铁路,劝阻朝廷拆毁淞沪铁道的愚昧行径;倡导自办邮政事业,开设现代银行。
《申报》还认为,效法西方不仅要学习其工矿生产,更要学习其政治、文化、教育制度:“外国之强不在船炮,其强在于风俗之厚,法度之严……欲效外国之强,岂不能揣其本,而齐其末,即使中土遍地金银,遍海船炮,而兵心不能如彼之固,将略不精,虽有利器,何能用乎?”此外,《申报》还主张效法国外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实行议院制度,这一进步见解的提出比康、梁变法还要早25年。在文教方面,《申报》指出仅仅实行科举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建议采用西方考试制度,同时还主张设立格致书院,实施教育改革。
《申报》拒绝“事事惟谄誉本国”,然而在国内政治方面却恪守中立立场,不肯开罪当政者,也不依托任何政治派别。创立者美查为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界读者,着意淡化报纸的政治色彩,他曾说:“此报乃与华人阅看,故于言论不加束缚者,有时自撰社论,无所偏倚,是其特色也。”遂奠定了报纸的“中立”基调。1873年,《申报》发表《论各国新报》一文,文中说:“吾愿世之为新闻纸者,慎勿品评时事,臧否人物,以撄当世之怒,以取禁止之羞。岂不彼此有益、各行其事哉!”表明不愿触怒当局,以免遭到查禁。这显示了它明哲保身的一面。
1895年至1905年,黄协埙出任总主笔。黄盲目忠于清廷、思想守旧,他主持下的《申报》,对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立宪运动和共和革命,均持极端仇视的态度。这种作风使《申报》被人们视为“保守”“腐败”“顽固”的代表,不仅损害了报纸的声誉,也使其内容日益空洞,销量一落千丈[5]。1905年,《申报》董事长埃皮诺脱实施大改革,《申报》遂改变了保守态度,对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暗杀、暴动,多以纯客观的语言予以报道。
为追求商业利益,《申报》十分重视猎奇性、趣味性强的社会新闻,对重大事件及时报道,从而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但与此同时,《申报》也十分关注民生疾苦。《申报馆条例》中,公开征集与民生有关的稿件:“如有名言谠论,实有系乎国计民生,地利水源之类者,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稼穑之苦,附登新报,概不取酬。”当时投稿者在报纸上刊登文字是要付费的,而对于此类与民生相关的文字,《申报》则予以免费的优待。
在民生方面,《申报》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创刊号上刊出的《拟易大桥为公桥议》,反对公共租界当局向华人收取过桥费的不公平待遇;1887年发表的《绅衿说》,揭露达官劣绅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恶行;1886年的《私押毙命》《严惩蠹役》等文,揭露衙门差役滥用刑罚致死百姓、对诉讼当事人敲诈勒索;《申报》还报道一批冤假错案,为受害者鸣不平。这些报道,大致体现了《申报》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清末的四十年中,《申报》由一份发行量仅几百份的小报,成长为销量上万的、国内影响最大的报纸。虽然它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不少曲折甚至倒退,但从整体来看,仍不失为一份思想进步、关心国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报纸。在晚清列强横行、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能做到这一点尤为不易。如果把《申报》比作一艘在黑暗的海上曲折前进的航船,那么,注重经营、以义率利、学习西方、恪守中立、关注民生等办报理念,正是其航程中最重要的指向标。
[1]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尹凯.初创期《申报》特点与经营方式探析(1872—1874)[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
[3]申报(影印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2.
[4]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5]杨光辉,等.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