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越窑青瓷

2017-03-30 09:10
浙江档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窑场越窑上虞

杜 伟/绍兴市上虞区博物馆

五代越窑青瓷作品鸳鸯砚滴

越窑之称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一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越窑之越,一是指古越族,越窑生产区域是古越族的主要聚居地;二是指越国,上虞、萧山、绍兴、宁波是春秋时越国的中心地带,上虞、宁波一带的瓷窑往往被统称为越窑。普查发现,上虞境内有商至宋古窑址400余处,由于上虞生产的瓷器以青瓷为主,故称为越窑青瓷。

越窑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商与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一种制作粗糙、器表施釉的器物,被称为原始瓷器,它具有不吸水、不易沾染污垢、耐腐蚀等优点。以小仙坛窑场为代表的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最早烧制出了成熟瓷器,结束了由陶到瓷的漫长历程,开辟了瓷器生产的新纪元。

三国西晋时,上虞境内窑场数量多达140余处,烧造的产品种类繁多、纹样丰富。除生产碗、罐、盘、唾壶等日用器外,还出现了鸡首壶、狮形烛台、羊形烛台、槅等新品种。器身上压印的网格带纹、戳印的联珠纹与范印的铺首,成为这一时期最常见、最富时代特征的装饰纹样。

东晋之后,由于受政局动荡、经济凋敝、丧葬从简等影响,上虞瓷业生产规模有所萎缩,但在制瓷工艺上却有所创新。这一时期器物胎质依然细腻坚硬,釉层清亮莹润,造型匀称规整,装饰纹样则趋于简朴,弦纹、褐色点彩与莲瓣纹成为常见的纹饰。这时普遍采用的泥点叠烧法和刻划装饰,对唐代越窑制瓷工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也是越窑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

经隋与唐初的短暂沉寂后,上虞越窑渐渐由复苏走向中兴。唐代中晚期,由于匣钵的应用,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唐代越窑青瓷精品被誉为“秘色瓷”,而《茶经》一书则把越瓷比作“类玉”“类冰”。

进入五代,吴越国统治者为了维持其割据政权,用大量的越窑青瓷向中原朝廷进贡。其时在上虞窑寺前一带,“置官窑三十六所”,连绵成片的窑场烧制出大量碗、盏、杯、茶托、罐、注子、粉盒、枕、熏炉、灯盏等器物,并辅以莲瓣纹、鹦鹉纹、团花纹、波涛纹、荷叶乌龟纹等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的装饰纹样。在官方的大力扶持下,上虞越窑的产量及制造技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到了北宋中晚期,因吴越国灭亡、其他地区窑场兴起、越地农业极度繁荣导致制瓷燃料紧缺等因素,上虞越窑迅速衰落,最后彻底走向消亡。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上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虞开始重新生产越窑青瓷。1980年,上虞陶瓷厂的科技人员在上海博物馆、浙江省轻工业厅、浙江省考古所等单位的协助下,把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成功烧制出仿古的越窑青瓷,千年的古瓷艺术再一次绽放出绚丽光彩。

越窑青瓷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从泥变成瓷器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大体有取土(石)、粉碎、筛选、淘洗、陈腐、练泥、成型、晾晒、修坯、装饰、施釉、烧成等,烧成出窑后还要对产品进行检选。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窑场、不同的器物种类,其制作工序也都有所不同。

取土是制瓷的第一道工序,瓷石、瓷土主要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窑工开采窑址附近的瓷石或瓷土作为制瓷原料,上虞境内发现的古窑址与瓷石矿点分布吻合,上虞曹娥江中游东侧梁岙山四周的越窑正是分布在瓷石矿点周围的。这里分布着一个大型的叶腊石矿,叶腊石是低温热液蚀变形成的粘土矿物,具有产量大、质量好的特点,是陶瓷工业的重要材料。这里的叶腊石矿以高岭石、叶腊石为主,还有石英、长石、水铝英石、蒙脱石。梁岙山四周缓坡上分布着大量古窑址,兴旺发展上千年的窑群就是依靠这里丰富的高岭石、叶腊石资源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

粉碎是将瓷土(石)置入捣臼,用水碓进行粉碎,直至粉末状。原料粉碎后除去石块、草根、颗粒等,再经过淘洗除去浮泥,减少含砂成分及其他杂质,使原料更纯洁、更细腻。

瓷土(石)经粉碎、筛选、淘洗后,还需进行配制,以调整原有成分的含量,使之更符合制瓷工艺的要求。补充哪些成分、配制多少数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摸索,或根据经验而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陈腐俗称“储泥”,是将泥料堆放于无日照、不通风的室内,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储存一年左右,然后再来制坯。泥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氧化和水解反应,因胶质增多而增加了可塑性,同时泥料中的有机物质因腐烂而发生分解,可减少坯体焙烧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这对提高质量颇为重要。

练泥是因泥料不均匀、含有很多气泡,而对泥料反复翻扑或敲打、踏练。原料经过练泥,其组织变得细密均匀,改善了成型性能。

成型是将加工好的泥料用拉坯、泥条盘筑、模印、捏塑等方法制成器物,这是青瓷制造的第一个关键性工序,器物的大小、形状、美观与否都与之密切相关。

晾晒是因成型后的坯体一般都含有较高的水分,故将其晾晒,使坯体达到一定的硬度,以满足修坯、上釉、烧制等工序需要。

修坯是指对晾晒后达到一定硬度的坯体进行外形修整,使坯体表面细腻光洁、厚薄均匀。拉坯成型的器物可通过修坯挖出底足。有些需加装身、流、把等部件的器物,这些工序也可在修坯时完成。

装饰是美化瓷器的重要手段,一般是修坯后进行,或与修坯同时进行,常见的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彩绘、镂空、贴花等。

施釉也称为“上釉”“挂釉”“罩釉”等,即在青瓷坯体表面涂上釉浆,这层釉浆在烧制后即成为光亮、坚硬的釉层。传统的上釉方法比较多,早期一般采用刷釉法,汉代以后有浸釉、荡釉、浇釉、吹釉、刷釉等多种方法。瓷釉的呈色是釉料中的呈色剂所决定的,青瓷呈青色,是因为釉料中的主要呈色剂是氧化铁,其含量为2%左右。

装窑烧成是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越窑青瓷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为氧化铁、氧化亚铁,当釉中所含的铁大部分或全部为氧化铁时,釉呈现黄色等偏暖的色调,而釉中氧化亚铁的比例上升时,釉则出现青色等偏冷色调。到东汉中晚期,曹娥江中游地区的窑工已熟练掌握用还原焰焙烧器物的技艺,釉呈现出清纯的青色或青绿色,并具有玻璃般的透明度。

烧成后的产品经冷却可以出窑,出窑之前还需经过检选,开裂、变形、粘连、釉色不正、产生气泡的产品是不合格的,往往丢弃在窑炉下方或左右两边,久而即成废品堆积层。

上虞越窑青瓷的种类繁多,从饮食器、贮存器、卫生器、寝具、照明具到文具、陈设品、乐器、祭器、明器、玩具等,应有尽有。青瓷文化影响深远,瓯窑、婺州窑、邢窑、定窑、耀州窑、长沙窑、景德镇窑、汝窑、梅县窑、歙县窑、龙泉窑等都曾受到越窑制瓷工艺影响,朝鲜半岛也是在越窑的直接影响下创烧出高丽瓷。1986年在曹娥庙布置的“上虞越瓷”展陈,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交流。2011年5月,“越窑青瓷烧制技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2014年,上虞禁山早期窑址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上虞区档案局积极致力于越窑青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采取举措加大对越窑青瓷非遗文化档案的收集整理,并拍摄了越窑青瓷古窑址专题片,作为视频档案进行保存。

猜你喜欢
窑场越窑上虞
何为黑胎青瓷
越窑青釉直颈瓶
Assembly集结号
青瓷出越窑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热河窑场
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