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迸发,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年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让音乐荡漾在语文课堂,尝试用音乐涤荡学生的心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浆》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一、用音乐激发学生走近作者
三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对乔羽的作品知道的不多,为了让学生走近乔羽,我是这样给学生介绍著名词作家乔羽的:乔羽,著名词作家。一生写了一千多首歌词,被称为“词坛泰斗”,也被人们尊称为“乔老爷”。代表作有《我的祖国》《难忘今宵》《思念》《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接着,我满怀激情地清唱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我的祖国》);“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和海角……”(《难忘今宵》);“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思念》)。虽然短短的几句吟唱,却马上拉近了学生和乔羽的距离。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乔老爷的歌曲好听吗?”“好听!”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我顺势引导:“既然喜欢,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学唱乔羽老爷爷特意为小学生写的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既巧妙揭示了课题,又刹那间拉近了小学生和大作家的距离。
二、用音樂启迪学生走进课堂
1.课前用音乐激发学生兴趣。随着老师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浆》,学生齐读课题后,我随即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浆》歌唱视频,并随机出示问题:“听一听,看一看,水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四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当旋律响起时,孩子们一个个精神饱满,轻声跟唱着歌曲摇晃着小脑袋,一副副陶醉的模样。这时,我知道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被音乐调动起来了。所以,当歌曲结束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看到了北海公园美丽的白塔;有的说看到了水里的倒映;有的说看到了划船的快乐的小学生;还有的说看到了绿树红墙……课堂预期的效果达到了。
2.课中用音乐开启学生心智。当学到第二小节“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时,由于三年级孩子年龄小,学到的知识有限,不理解这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果你是水中鱼儿,看见我们这么幸福,你会怎么想?”我边放音乐边播放少先队员划船和一群群小鱼游到水面的情景。同时,我轻轻吟唱:“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教室里静极了,当我唱完时,孩子们异常兴奋,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一个个答案也异彩纷呈:小鱼在羡慕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生活的太幸福了,连小鱼都羡慕我们;如果我是小鱼,我也要去划船;小鱼想:你们怎么这么幸福呀;这儿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北海公园实在是太美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既训练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又让孩子们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3.课堂拓展用音乐打开学生思维。在课堂拓展部分,为了充分启迪学生的思维,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道拓展训练题:伴随着《让我们荡起双浆》的音乐伴奏,我和孩子们开始了如下幸福的对话:
师:亲爱的同学们,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生:( )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由于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幸福的,他们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做出的许多精彩回答是:祖国、亲爱的党、爷爷奶奶、老师、爸爸妈妈、学校、清洁工、农民伯伯、工人、解放军战士……这些精彩的回答既接地气又升华了主题。
4.课后用音乐温故知新。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轻松愉快地学完了这首歌词,为了达到背诵的目的,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我又和两个学生领唱这首歌,然后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幸福、快乐吗?”同学们兴奋地齐声回答:“幸福!快乐!”“好,幸福快乐的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歌,来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当我再次播放这首歌时,孩子们一个个摆动着小脑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放声歌唱起来。这样,一节课就在音乐这把钥匙的开启下结束了。
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科内容适当插入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爱什么颜色》播放《七色光》;教学《回白己的祖国去》播放《我的中国心》;教学《葡萄沟》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学古诗时也可用熟悉的旋律填词或者配乐朗读。
姜顺,山东青岛金水路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