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丽
【摘要】“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我们开过领袖毛泽东的经典语录,青年人是整个国家的希望,而中职学生正是广大青年的一部分,所以让学生形成和完善良好的“三观”,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希望,本文从学校德育政治课着手,阐述了德育政治课对于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政治课 “三观” 青年
所谓“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本身是哲学的一种提法,主体是人,也就是人对整个世界、人类生存的观点和价值及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定义上看,就是人的主观看法,不同的人对待事物的看法会大相径庭,这也就会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主观判断,积极的判断会引导人们向正确的方向进发,然而消极的判断则会引导人们向错误的方向发展,所以正确的“三观”才是人们应该所具备的,而德育政治课正是引导学生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三观”的必备良药,有利于学生积极的面对生活,健康的成长。
一、德育政治课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主体是人,也就是人对世界的看法,因为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不太一样,看问题的方向和角度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对世界的看法,也就是不同的世界观,为什么人会产生不同看法,究其根本,还是精神思想和物质以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形成了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一般说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各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德育政治课教授的就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学生的看法不一定有那么长远,但德育政治课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从小事做起,这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向着正确的世界观认知发展。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
二、德育政治课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人生观的主体也是人,是人们对人生的认知,也就是人对在世界上生存和生活的目的目标以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对它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形成于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受到世界观的约束,不同的经济基础或地位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人生观的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恋爱观、友谊观、生死观等。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这些基本问题都是不同人生观提出来的,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们对于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历史上的剥削阶级曾有过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如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实用主义的人生观、权势主义的人生观等等。劳动人民和革命阶级也有自己的人生观,如历史上那些为人民的幸福、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的人生观。德育政治课正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同历史上剥削阶级的种种人生观有根本不同,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一切进步人生观的合理成份,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看作人生的最高目的和最大乐趣,这是高尚的革命的人生观,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德育政治课引导学生要有正确的目标,每个小目标都是实现大目标的基础,由此可见,德育政治课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三、德育政治课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主体还是人,是指人们对具体事物价值的认知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相对稳定,但还是会随着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它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德育政治课要求掌握无产阶级价值观,因为他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还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它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同时还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广泛的包容性。它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几十年来,它的巨大认识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调节作用,在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中,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得到了充分发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德育政治课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引学生在现实中脚踏实地的学习,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这样德育政治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总结
总之,要想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就必须用德育政治课来引导,这样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优质的人才,为祖国的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雷娅.浅谈中职学生的分层次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6).
[2]王可.学校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方略分析[J].电子制作,2014,(23).
[3]鞠淑范,吕世丹. 论数学课堂进行德育教育的可行性[J].中国报业,2015,(12).
[4]陈凤. 浅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