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教育支出的长期均衡关系

2017-03-30 15:33普银富
商情 2017年5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普银富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197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教育支出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而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教育支出的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经济增长 教育支出 均衡关系

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发现,用资本与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解释经济增长,会留下很大一块“残余”得不到解释。换言之,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幅度相比,经济增长的幅度要大得多。那么,是哪些因素对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而未被识别出来呢?最先取得共识的是,生产要素的品质获得大幅度改善。这种品质的改善既可以被包含在物質资本之中,也可以表现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按照T1W1舒尔茨的定义“那些有用的知识与技术技巧都是资本的形式”(Schultz T.W.,1961)。这里的资本明显地与“传统资本”不同,是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途径有数个,不过,教育是最主要的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引起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周英章、孙崎岖(2001)利用现代计量方法对1952—1998年我国教育投入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且教育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976,即教育投入每增长1%,经济增长0.976%。

一、数据的处理

本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我国的经济增长,(所有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样本期为1978-2010)。

(1)为消除物价变动对GDP和财政教育支出(EDU)的影响,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数值GDP和EDU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平减(。

(2)再对GDP、EDU取对数,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点:基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考虑:Y=ALαKβ,教育的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大概成指数化关系;取对数再配合差分变化,把绝对数变成相对数,这样数据更能表示变动的相关性。

二、平稳性检验

(一)初步判断序列平稳性

运用协整理论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之前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先观察lnGDP、lnEDU的时序散点图,lnGDP和lnEDU序列都有明显的递增趋势,初步判断lnGDP和lnEDU序列非平稳。

(二)单位根检验

现采用单位根检验看各个序列是否具有同阶单整。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因为序列中存在单位根就是非平稳序列,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

为了保证模型的有效性,选用Augmented Dicker-Fuller标准的单位根检验(ADF)对lnGDP序列、lnEDU序列、lnGDP的一阶差分序列(△lnGDP)和lnEDU的一阶差分序列(△lnEDU)的稳定性进行检验。ADF检验过程中的滞后项采用默认的SC准则,从检验结果看,1978—2010年区间内时间序列lnGDP不平稳,但其一阶差分在5%的置信水平下是平稳的;同样,时间序列lnEDU不平稳,其一阶差分在1%的置信水平下是平稳的,为1阶单整,满足协整分析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

三、协整检验

协整(Cointegration)概念最早由Granger提出,协整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尽管两个变量序列为非平稳序列,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呈现稳定性,则这两个变量之间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这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

首先用OLS估计回归模型,然后提取残差序,并对其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所以经济增长与财政教育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关系。

四、建立误差纠正机制(ECM)

上面的协整检验表明lnGDP和lnEDU是协整的,即二者存在有一种长期或均衡的关系。当然,在短期中,有可能会偏离均衡。因此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对失衡状况进行纠正:

从统计上来讲,ECM项是显著的,这就表明GDP的调整相对EDU的调整存在一定的滞后,长期GDP与短期GDP之间的不一致在一年之内约有24.5%得到了修正。

根据上述模型的结果可知,经济增长数据与财政教育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弹性为0.54,即财政教育支出多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54个百分点。长期弹性则为0.58。

五、结论

通过单位根检验,时间序列lnGDP、lnEDU不平稳,但其一阶差分在是平稳的,为一阶单整I(1),并通过协整分析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由结果可知,经济增长数据与财政教育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弹性为0.54。

参考文献:

[1]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1999.

[2]周英章,孙崎岖.我国教育投入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2.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