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中等困境”之“突围”思考

2017-03-30 14:32徐金扬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主旨困境细节

徐金扬

一、现象与研述

近日统计初二年本班学生全县统考作文得分,情况如下:本次作文题目为《向目的地前进》,本题写作难度不大,学生有生活基础,易于入手,题目也有一定思想内涵。全班52人,总分60分,得分中等段(60%-85%,36分-51分)32人;低分段(60%以下,36分)12人,高分段(85%以上,51-60分)8人,特优生(95%及以上,57分)0人。

有感于以上结果,结合历次期中考、期末考和参加中考评卷经历,笔者发现近年来大多数的初中生考试作文得分呈现出“中等堆积”现象,且此种现象有愈发严重的危险,陷入“中等困境”,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中等困境,表现在学生作文得分多数堆积于“中等”附近,难区分出优劣差别的过多。学生的作文,达到一定水平:记叙写人记事,能顺利叙述,有观点情感态度;议论有观点见解,能说理例证。但是文章读来大多普通平淡,多数学生得分在于中等水平附近徘徊,且徘徊时间长,久难改变,更糟糕的是学生十分苦恼于自己屡次只能获得中等分数,却既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处于中等分数段,更苦恼于不知道怎么突破“中等”,实现升级——陷入深重“中等困境”。

二、原因分析

大部分学生写作泛泛而谈,从内容主旨看,许多同学内容是:1. 选材陈旧,低幼化俚俗化,信手拈来人云亦云,编造套作拼凑堆砌,内容缺乏真情实感。例如,初二写的内容早在小学就已经写过,或者根据需要凭空臆想自己编造。2.对生活“贴”而不“近”,内容空泛,粗陋模糊。3. 有“言”无“思”,勉为其难,肤浅而论,没深刻思考体会,泛泛而写,不痛不痒。例如,初二写 “学习目的地是‘考好成绩,希望考试进步,然后写了读书过程,最后写了考试结果。总之,多落入或“假” “空”、或“俗”、“旧”、或“浅”“薄”的旧窟。

从表达与形式看,许多文章:1.花言巧语、追求浮华,却空洞无物,没思想内涵,例如,罗列套写一些名人名言李白、杜甫、司马迁等的名句,就以为是有文采;2.言不及义,平淡无味;3.结构混乱,详略无序,一地鸡毛。

三、突围策举

前之明因,乃为对症下药。初中首先要学会写记叙文,故下面重点从记叙文角度探讨,议论性文章的探讨留给高中解决。

1.立标准,明方向

“船没有航行目标,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方向优先于努力。“中等困境”突围,学生首先要明确优秀作文的方向——“文质兼美”,包含“文”与“质”两方面。即新课标和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的内容。新课标指出要注意“表达力求有创意,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构思立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写记叙性文章,要表达意图明确”;“注重搜集素材”,“內容具体充实”,“能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等,表达要“文从字顺,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书写要“工整美观;内容选材,要有真情实感有真切体验”,主旨立意要“主题突出,新颖有自己的见解”等。故而,我们要先熟悉它们,后以其为目标和方向,不断努力,而且应平时长时间地不断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目标。

2.外塑形象

有“颜值”更能吸引人“多看一眼”,更有了进一步推为优秀作文的可能,“颜值”差了,好品质好内涵也会黯然失色,甚至“明珠暗投”。

(1)文面要“养眼”。书写与文面,影响印象分,考试甚至有时直接设置五分,应该重视。(2)标题要“吸睛”。包含大标题、小标题,首要 “扣题明晰”,还要精要地表明作者见解,要生动形象、新颖独特,在读者和评卷者面前,达到“亮点”的效果。(3)关键句要让人“一见钟情”。开头、结尾、总领、总结和过渡,是文章的关键处,要精美简洁,新颖独特,起四两拨千斤之效,能让人读之“一见钟情”。(4)文采要“迷人”。平时要积累好词佳句,要熟读巧用,反复锤炼语言,斟词酌句,巧用修辞等,文采斐然的文章自然魅力四射。(5)要言而有序,轮廓分明。文章要顺序明了,思路清晰,脉络清楚,标点规范。考试作文,常常可以除去首尾,中间三段,详略结合。这样,让人一目了然,自然易于突破高分。⑹要写之有法,曲折多姿。要不断尝试、用熟各种构思行文技巧,如欲扬先抑、一波三折、对比反差、反复突出、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技巧,以巧法显旨,自然能够更好突破“中等困境”。

3.内提素质

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看,好文章必有以下亮点之一。

(1)应当是“我笔写我心”,有真实感,共鸣力。文章内容选材,应接“地气”,“贴近生活”,只有源于生活,文章才能生机无限。一切没有真切经历,无深切体验,道听途说未有深入思考和细致关注的素材,都不应入选。文章所写应是自己深以为意的,是因之“喜”或因之“厌”,因之“苦”或因之“乐”,欲“近之”或“避之”,欲“赞之”或“批之”的素材,是过“心”的各种人、事、物、景等,这样自然有真情实感,能引起共鸣。

具体上,内容可以从贴近家庭生活、贴近学校生活、贴近社会时代生活,三个方向入手寻找,平时要“广积粮”,注意观察积累。选择素材要注意以下两条原则,一是“熟”,选择体验最真切最熟悉的素材,二是“新”,选择自己“独有”的新颖素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可初破“中等困境”。

(2)应当是“一文一焦点”,有深度,有情理。“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写作应当“贴近生活”并“指向思想”。应当力求不仅仅停于要求“贴近生活”限于“反映生活”。应开始往“写思想”发展。立意主旨应自出心裁,思考深刻。为记事而写事必然会陷入“中等困境”,仅停于贴近生活接“地气”还不够,还应该写出“大气和深度”。中华文化历来以“悲悯苍生疾苦”,心怀家国众生,以文载道,应反映人生哲理、社会规律。往这些方向深思挖掘构思立意,才能更有深度。

具体的思考角度和切入口上看,思考角度可以从空间角度横向拓展,由己及人,由我及他,由小见大,由浅见深等,挖掘素材背后包含的哲理或深情;可以从时间角度纵向联系,比对古今,串连前后,在时空比照中,揭示道理,突出情感,深化主旨。可从以下四点作为切入口,深入挖掘升华主旨:个人成长的体验,为人处世的哲理,亲友人际的深情,风景事物的情趣。对素材“深挖洞”,窥探其中蕴含的道理或感情,不能仅仅为记事而写事,浮于表面。如此,才能有独到的深度,突破“中等困境”。历史上名篇名作,无不如此,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岳阳楼阴晴的景色,迁客骚人的悲喜忧乐,若文章仅停于此,没有进一步深挖,无“心怀天下先忧后乐”的深刻主旨,那《岳阳楼记》早已被人废弃,哪有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所以,欲突破“中等困境”,重点在“一文一焦点”,文章指向应从“写生活”到“写思想”。

(3)应是“下笔雕细节”,有具体处,有动人点。作文若缺少细节支撑,则会内容不具体,文章缺少动人点。如朱自清的《背影》在离别中深挖出“父子情深”的主题,而最触动人心底深处最柔软部位的动人点在于细节——行动不便的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而狄斯尼的《勇气》写爱国主题,而最令人震憾,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细节——法国妇女因第一次救助美国兵以致丈夫立刻被枪杀,但当美国伞兵第二次求救时她仍毫不犹豫救助的细节——“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回答“哦,当然哦,快!”……这神态和言语细节的雕琢,让人物形象闪闪发光,让文章光芒四射。

当然,初中生学生作文“中等困境”的突围,需学生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把以上各点逐一细细分解,长久训练,扎实进行写作实践练习,才能形成能力,从而完成“中等困境”之突围。

【参考文献】

[1]张雪琴.不良文风该休矣[J].语文天地2016(10)58-59

[2]潘苇航,潘新和.命题观重构:从“写生活”到 “写思想”[J].中学语文教学2016(7)68-72

猜你喜欢
主旨困境细节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跟踪导练(一)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办手抄报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时尚细节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