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子美与中意两国文化交流

2017-03-30 17:33王凤霞裴高才
百年潮 2017年3期
关键词:意大利

王凤霞+裴高才

万子美,1943年1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中共党员。1967年夏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70-1978年任北京人民画报社意大利语文部负责人;1980-1990年为光明日报社驻意大利首任首席记者。自1991年起,在意大利从事国际贸易,并任职于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意大利罗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等多个侨团。1993年、2002年被意大利两任总统授勋。主要著作有《透视意大利》,译著有意大利长篇小说《历史》,意大利喜剧《老顽固》《哥尔多尼喜剧三种》等,还负责编译了《外国文学家大辞典》中的意大利条目。曾被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结缘意大利语

1963年夏,万子美成为当年黄陂县高考状元,被北京外国语学院(简称“北外”)录取。他所在的北外当时隶属于国家外交部,设有6个系27个语种,是语种最多的中国高校。意大利语班虽然只有15名学生,可是学院却给他们选配了5名教授,其中外籍教授2名。学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外交官。

万子美心无旁骛,埋头苦读。古汉语、现代汉语、意大利语、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等功课名列前茅。万子美努力拼搏,憧憬着毕业后为国家效力。

正当万子美奋力拼搏之际,“文化大革命”爆发。北外的1967、1968两届外语毕业生面临分配,当时正是“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高潮。但周恩来总理认为,这两届毕业生是我们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外语人才,一旦分配到農村,等到外交局面打开,届时到哪里去寻找外交人才?为了保护和储备外语人才,周总理作出指示:将这两届毕业生由外交部统一组织到唐山部队农场劳动锻炼,作为外事工作人员“储备”起来。万子美因此成为唐山地区4584部队军垦农场的一员。学校派出外语教师进行教学和辅导。事实证明,周总理的这一决定是十分正确的。后来正是这批人,成为我国外交战线的生力军。

翻译意大利文学作品

1970年春,万子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画报社从事编译工作。其间,他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意大利文直译过来的文学作品几乎没有。他深感责任重大,认为自己作为北外开设的首届意大利语专业人员,就应当为意文直译工作奔走效力,让中国读者分享意文版的优秀文学作品。一天,他获悉意大利著名女作家艾尔沙·莫兰黛创作的长篇小说《历史》成为风靡世界的畅销书,他立刻托朋友购买了意大利文的原版书,读后兴奋不已。为了让长达50多万字的《历史》尽快与国内读者见面,万子美除自己全力以赴外,还请了两个朋友帮忙。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等于二度创作,水平不同,理解就不一样,落在稿纸上的文字,差别也比较大。万子美在翻译上,忠于原著,每个词,每句话,反复斟酌,再三推敲,直到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句

为止。

当凝聚其心血的《历史》于1980年面世后,印数竟达10万册。中、意专家学者称:万子美主译的长篇小说《历史》,文字精准优美,气韵舒展流畅,实为上乘译作。在此前后,万子美相继翻译出版了意大利短篇小说《天使岛》、短篇小说集《佩斯卡拉的故事》、中篇小说《安娜姑娘》和《少女奥尔索拉》,以及意大利喜剧《老顽固》和《女店主》等,这些都被列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他的译作深受读者青睐。此外,他还负责编译了《外国文学家大辞典》中的意大利条目。1993年,《老顽固》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成为中意两国纪念哥尔多尼逝世200周年的经典剧目。

重走马可·波罗之路,透视意大利

1980年,光明日报社决定在意大利建立记者站。万子美成为光明日报社驻意大利的第一任首席记者。

万子美赴任后,一次应意大利文化环境部的邀请,去采访该国考古工作者对罗马帝国时代的行政中心古城——埃尔科拉诺的重大发现。通过实地参观,他很快写出一篇通讯,并将文稿送给新华社驻意资深首席记者谭岱森过目。谭看后说:“文章写得很好!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洗练,事情的原委也交代得很清楚。”同时建议文章开头加一段话:传说中的埃尔科拉诺城的居民们到哪里去了?这个两千年的谜底现在终于揭开。如此画龙点睛,让万子美茅塞顿开,他反复揣摩,举一反三。之后,他采写了一系列诸如《重归苏连托——访美人鱼和塔索的故乡》《比萨——伽利略的故乡》《斯卡拉——“歌剧之麦加”》《犹太人变迁史》《两尊古希腊铜像的发现与研究》《埃特纳火山爆发后》《又一个庞贝》和《二零零零年的世界》等颇具影响的通讯。

早年,万子美因阅读《马可·波罗游记》,让他怀揣梦想。他来到意大利后,足迹几乎踏遍意大利,追寻马可·波罗的足迹。另一方面,他与时俱进,在采写过程中,既以诗人的激情,又以学者的慎思进行写作,成为一个把西方文明介绍给中国、把中国文明介绍给意大利的和平与友谊的使者。1982年,中意两国合拍电视剧《马可·波罗》。万子美在采访编剧、导演、制片主任、美工与服装师,以及历史学者、普通百姓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中西文化交融为切入点,通过《沿着马可·波罗的道路》一文,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解读了马可·波罗,高度赞扬其不畏艰险寻求真理和探索人类未来的精神。继而,万子美在博览群书和深入采访后得知,继马可·波罗之后,还有一位在中意两国科学文化交流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汉学家马尔蒂诺·马尔蒂尼,他最有意义的著述《中国新地图册》,曾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影响极为深远。万子美以丰富的史料,写成《中意两国科学文化交流的先行者》等文章,让人们了解了这位“欧洲中国地理学之父”鲜为人知的人生。

万子美曾全方位报道胡耀邦、李先念等中共领导人访问意大利等事件,还曾在米兰“中国电影回顾展”中专访意大利电影制片人佛朗科焦瓦莱,向人们展示了中意两国官民互动的深情厚谊。

在十年驻外记者生涯中,万子美以“脑勤、腿勤、手勤”著称,在境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了上千篇文章,以及上百幅新闻图片。他的手稿摞起来有一人

多高。

意大利总统为万子美举行赠书仪式、

授予国家最高荣誉

一次,万子美参加意中友协文化采风活动,得知意大利前外贸部长维托里诺·科隆博著述的《意大利人眼中的中国》一书,是写新中国的第一本书。万子美一口气读完该书,深受启发,决定从自己十年撰写的千余篇文稿中,整理出百余篇结集为《透视意大利》一书。该书包罗万象,全方位描述了那段时期意大利的文化与社会生活、教育与科技进步,以及经济运作模式,细致入微地观察记录真实故事的同时又加入透彻的分析与背景知识。图书于1989年元旦出版,后多次再版,引起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意大利媒体将《透视意大利》书名译为《一个中国人眼中的意大利》,进行系列报道。专家们称:“万子美是系统介绍意大利人文风情的第一位中国人,他的新近出版的巨著,其价值不亚于历史上的《马可·波罗游记》。”意大利全国摄影家协会认为,万子美镜头下的意大利,视角独特,让人们直观意大利的人文风情,故授予他“功勋摄影师”称号。接着,意大利国中之国——圣马力诺共和国元首泰伦奇,特邀请万子美参加自己的就职仪式,并在就职典礼后专门接见了这位文化使者。

意大利总统科西嘉得知后,决定在奎利纳莱宫总统府举行万子美赠书仪式。那天,万子美一走进总统府,年近七旬的科西嘉总统春风满面地迎上去,与他热情拥抱、握手,亲切交谈一个多小时。万子美激动地说:“十分感谢总统阁下在百忙之中为我举办赠书仪式,真让我受宠若惊!”科西嘉总统一边翻阅着《透视意大利》,一边说:“你以如椽之笔和异彩纷呈的镜头,把美丽而友好的意大利,介绍给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而伟大的中国,你是意大利人民的友好使者,意大利政府完全应该感谢你!”

不仅如此,万子美于1990年任职期满即将回国之前,科西嘉总统还专门為他在总统府举行了一次告别仪式。这在所有外国驻意大利记者中是绝无仅有的。

十年的驻意生涯,让万子美对这个文艺复兴的古国难舍难分。于是,他告别新闻工作领域后,仍留在意大利从事商旅。从此,他走上了中意经贸交流与合作之路。鉴于万子美为中意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1993年,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与时任意大利政府总理(后任总统)的钱皮一起,共同签署了授予万子美先生意大利共和国功勋骑士的证书。一个普通的中国学者能够荣获意大利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让万子美深感荣幸与骄傲。

充当华侨的“收音机”和“扬声器”

万子美在撰写《意大利华侨史》时发现:改革开放后的十年间,意大利的华人华侨由不足3000人发展到20万人,仅居住在罗马市的就有两三万人。一般来说,初来乍到的华人华侨,大都从事餐饮业和服装加工业,且文化水平较低,看不懂意大利文的报纸,相当一部分人只能听懂基本的意大利生活用语。这样一来,不少华人同胞由于不能全面而及时地掌握意大利的法律和地方法规,常常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万子美心想:如果办一份华文报纸,将得到的消息及时传达给广大华人华侨,不仅能够保护他们的利益,而且还可以通过刊登国内的政治动态和经济发展等消息,使他们了解祖国的形势,提高其对祖国的关爱程度。所以,他联手侨领倡议办一份华人报纸,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和支持。于是,万子美出资出力,耗费三个月时间,《新华时报》于1999年3月18日面世。这份华文报纸,从发刊词的撰写,到报纸版块栏目的设置,都由身为总编辑的万子美亲自负责。

报纸创刊后不久,意大利政府颁布了一项为解决非欧盟国家移民身份合法化的特殊法律。其中明确规定,只要有证明,证实在此法律颁布之前有人雇用你,就可以取得居留身份。《新华时报》以最快速度将意大利政府的这项法律刊登出来,帮助很多过去曾“黑”着的侨胞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愿望。同时,万子美还担任意大利《欧华时报》总顾问,为办好该报出谋划策。由于万子美的个人声望,他被意大利侨界推选为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顾问,还是意大利罗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名誉会长、意大利华商总会常务副会长、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总顾问、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和顾问。万子美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做侨团方面的工作。

在意大利,万子美常常与华人华侨一起吃中国菜,讲黄陂乡音,解乡愁。一旦国内发生重大事件,他均满腔热情支援。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洪灾,万子美与罗马的华侨华人一起,迅速捐资130多万元人民币。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他又组织罗马侨领捐赠150万元人民币兴建苍溪县罗马侨爱学校。

两任意大利总统授勋的首位外国侨民

30多年来,万子美不遗余力地促进中意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意大利总统钱皮为其加勋,授予他意大利共和国加勋爵士并颁发了勋章和证书。2002年7月29日,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举行的八一招待会上,应邀莅临参加招待会的意大利共和国众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古斯塔沃·塞尔瓦,将其亲自签发的电报交给万子美,告诉他加勋仪式于10月23日在意大利议会大厦举行。

在加勋仪式上,古斯塔沃·塞尔瓦主席高度赞扬万子美作为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摄影家,为促进意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代表钱皮总统将加勋爵士勋章挂在万子美的左胸前,然后给万子美颁发了由总统钱皮和总理贝鲁斯科尼亲笔会签的“意大利共和国加勋爵士”证书。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参赞董志仁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至此,万子美成为意大利建国以来第一位获得两任意大利总统授勋的外国侨民。

“东方的马可·波罗”

万子美的译作与著作达数百万字。2012年,外文出版社将万子美代表作结集为150万字的《意大利,意大利——万子美文集》。文集出版后好评如潮,《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书屋》《欧华时报》等众多中外报刊纷纷发表作家、学者书评,称赞万子美厚重的写作与翻译功力,并称其为“把意大利介绍到新中国的第一人”“中意两国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和“东方的马可·波罗”。2012年6月25日,意大利驻中国大使严农祺(Attilio Massimo Iannucci)专门致函,向万子美致意。函中写道:

尊敬的加勋爵士:

这套丛书反映了我们两国国家关系的一段历史。您以审慎认真的精神收集、阅读、翻译各方面的资料、小说和各种类型的文章,您所做的这一切让您的同胞了解了我们的国家。您为意大利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您所做的这些工作也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请接受我本人对您表达的崇高敬意!

2016年6月8日,笔者在武汉同济医院与万子美先生最后一次见面,磋商为其筹备诗词集研讨会事宜。万先生躺在病床上噙着热泪说:几回梦中归故里,我终于回家了!8月2日,万子美离开人世,葬于黄陂新店山父母墓旁,实现了魂归故土的遗愿。(编辑 王雪)

作者王凤霞:民盟武汉市黄陂区科技支部主委;裴高才: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意大利
嗨,我不是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变魔术”
意大利五渔村
意大利Milla Montis酒店
意大利Floris酒店
意大利 Disse 幽默与荒诞的漫画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意大利 那不勒斯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