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摘要】自然界里,种子有适当的温度才会发芽,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把某些知识、理念播种给学生,期待它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同样需要适当的温度,这温度通过作为班级灵魂的班主任散发和传导,进而让班级每一位学生氤氲其中,春风化雨,身心得到滋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 温度 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209-02
一、营造适宜温度的班级大气候。
刚踏入初中的学生就像刚过门的新媳妇,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他们的心理处于观望期待中,他的老师是怎样的人?他的同学好相处吗?自己将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该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做?学生新的思维模式在酝酿中。班集体组建之初的第一学期是班风形成的时期,也是为班级日后的舒适温度定下基调的关键期,绝非一纸班规所能应付。此时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环境,用它去感染影响每个学生,尤其重要。
周记是营造班级舆论的重要阵地,每周的周记主题颇需费一番心思。要从学生真实情感出发,注重培养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珍惜班级成员身份,如《说说我的班级》或《说说我们班的男生(女生)》、《班级因我而美好》《我爱我班》等等,同时还要及时讲评。这些方式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班级,对同学的了解。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找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使之有归属感和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增强,良好的班级大环境也逐步形成。
“你或许可以不顾个人形象,但你不能让班级名誉因你蒙羞”的理念,应植根于班级每位学生心中,以集体的“温度”去感染学生有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人为本”处理班级日常事务
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有些真言是对的,但学生在情感上不接纳,教育的目的也实现不了。“对的,不一定是合适的”讲究方法,选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棘手的问题,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众所周知学生是不允许带首饰的,假如发现学生佩戴了,严厉地批评并责令其取下,是可以的,但有可能造成学生心里上的反感,假如换一种方式,笑着说:“你今天手腕上戴的链子闪到了老师的眼,手链确实漂亮,但学校有规定,学生在校不能佩戴饰物,建议你星期天在家戴。”学生定会欣然接受。
有些时候,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感到难为情,而不是难堪。当然对于原则性的东西也是不能姑息的。有时班主任的语言会直接调适学生的心理,影响处理偶发事件的效果。有这样一句话:直白的话要委婉地说;老套的话要创新地说;严肃的话要风趣地说;批评的话要赞扬的说;原则的话要严厉地说,值得班主任借鉴。
三、找准师生关系的舒适温度
班级就是一个家庭,作为“家长”的班主任只有从心底爱班,学生真正感到家的温暖和谐,班级才会有活力。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温度”,“亲其师则信其道”。
工作中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说教式教育。用一些小故事或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也是一条调试师生之间“温度”的途径。下面是几个例子:
故事一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人去赶集却把袋子丢了,回家怕挨老婆训,所以一进门就对老婆说:今天集上有很多很多人丢袋子。他老婆就问:那么多人丢袋子你捡了几个?他结结巴巴地说:我的袋子也丢了……(我们常会遇到做了错事的学生,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反而说同学都怎样怎样来开脱自己,跟丢袋子的人何其相似!)
故事二从前有一个人对他的心上人说:你无论想要什么我都会给。心上人说:我要你老娘那顆跳动的心。他就果真去挖了自己老娘的心,然后捧着跑去献给心上人,谁知路上绊了一跤,险些摔倒。这时那颗心说话了:孩子!慢点走,别摔着你了。(启发学生感受父母无私的爱,学会感恩)
这些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比简单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保持师生之间舒适的“温度”。
有温度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能够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有“温度”并不代表没有原则,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惩罚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情感上就乐于接受老师的判罚,最好是让犯错误的学生自己说该怎么挨罚,心甘情愿受罚,避免挨罚的学生难堪,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
四、调控同学关系的舒适温度
“如何与人相处”是人类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同学关系是学生快乐的源泉之一。同学之间充满人情味,学生才能感觉到班级的温暖。为此班级要制定几个不成文的原则:(一)同学就是家人,是兄弟姐妹,不能彼此打架。如果看见同学有需要,要立即上前帮助。(二)男生让女生原则,男生要有绅士风度,不是原则性问题要学会谦让,有宽广的胸怀才能成就大事。(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原则,遇事多做换位思考。
此外班会课主题拟定要恰到好处,期末班级可以有一节特定的班会课,以“感谢有你”为主题,说出本学期你要感谢的同学以及理由,这应该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感恩课,播放适当的背景音乐,会让班级弥漫着一种别样温情,当学生慎重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时,一种美好的情愫在彼此间生发延展。同学之间的舒适“温度”充溢着整个班级。
一个班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班级“温度”适中,学生幸福指数高,有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实践早已做出证明。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工作者,左手携责任,右手挽爱心,中间还要有方法。或许教育工作者今天的这些点滴教育,撒播的这些种子,营造的这些“温度”,并不一定立竿见影开花结果,但相信教育工作者的耕耘,一定会在某个时间段浸润过学生的心田,甚至会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增添一些亮光。“路漫漫兮其修远”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做一个有“舒适度”的教师,并且乐于尝试有“温度”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雷建兰《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09(11).
[2]罗越媚《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教育出版社2015.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