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服饰文化的色彩艺术

2017-03-30 14:48索红朱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苗族

索红++朱宇

【摘 要】色彩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传达着的信息。贵州苗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通过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从大自然中寻找美、吸取美、创造美,建立了民族识别性很强的色彩体系,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苗族 服饰文化 色彩艺术

【基金项目】贵阳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60295103)阶段性成果。

【中圖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75-02

苗族是一个只有独立语言没有独立文字的民族,苗族服饰素来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女性把苗族的历史、宗教、艺术、习俗都融进了服饰中。苗族服饰包含着古老丰厚、光彩夺目的文化信息,载了苗族起源、迁徙 和发展的轨迹,其文化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它是苗族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在苗族民族服饰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当属独特的图案造型与稚拙、绚丽的色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尤其在色彩搭配和选用上,形成了独特的苗族色彩体系,达到了精湛绝妙的艺术境界,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其丰富的色彩更成为苗族文化艺术中最亮丽的符号,具有苗族独特的视觉艺术形象和民族特征。

一、贵州苗族传统用色与自然的和谐美

苗族色彩从自发走向自觉。古代的苗族从自然物质四季属性的变迁中认识了色彩的变幻,建立了苗族人特有的色彩感受和理解,形成独具魅力的传统艺术符号,利用色彩来装饰产品或用具。人们在认识、利用色彩的同时,赋予了色彩更多含义,对色彩的认识从自发走向了自觉初步建立色彩理念。贵州苗族传统用色中,苗族人喜欢红、黑、白、靛蓝、紫等颜色表达苗族人民的内心情感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早期苗族还用颜色来划分其支系:红苗、黑苗、花苗、青苗和白苗等,各支系中用色搭配因为地域关系又有所差异,并有自己的颜色喜好。

二、贵州苗族服饰色彩与人文风俗的原始美

苗族对色彩的运用在历史上经历了自觉性和强制性的变迁,通过记录和比较,不难发现苗族的色彩发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贵州黔东地区的红苗,自嘉庆元年以后,服饰色彩由过去的尚红到光绪以后的尚青。苗族自己的民族文化发展因此而绚丽多姿,底蕴丰厚。苗族在千百年来的色彩应用实践中,感知并理解了色彩的美学属性,凭借其特有的文化心理,赋予了色彩特定的表情作用和象征意义并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另一方面,在苗族人的宗教信仰里,色彩是具有生命的,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和表情属性,彰显了苗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且相对稳定并延续。苗族将美好生活的期待融入在色彩语言的表达中。

苗族人认为黑色代表了庄重、肃穆、剽悍、勇武,苗族的支系“黑苗”因为衣着黑色故此得名,他们的衣着颜色既表现了勇敢无畏的一面,也表现了他们用威慑敌人、保护自己的质朴。苗族人对白色尤为钟爱,好以白银为饰,他们认为祖先是来源于白色的月宫,对白色十分崇敬和敬仰,表达对祖先的敬祭。苗族在黑底上装饰五彩斑斓的刺绣和极度夸张地白色银饰,形成珠联璧合的艺术之美,白色的银衣片、银衣吊、银衣泡,在浓重色彩背景下,有效地调解了原有的色彩冲突,打破了大面积单一色相板滞的气氛,进而协调了众多色彩之间的关系,符合多变统一的审美法则。

三、苗族色彩配色结构与服饰和谐美

苗族人在配色上不脱离于传统又别于其它民族。总体用色大胆,明度、饱和度高对比强烈,是靠他们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所以色彩的配置就像大自然的色彩一样让人感觉亲切。色彩是苗绣最鲜亮的符号,在苗族色系中,常常运用对比色的搭配,那么纯朴的苗族人民又是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和谐关系的呢?其色彩调子的对比与变化,居然与今天的色彩学原理十分接近。土生植物染料使刺绣色彩搭配具有对比和谐美,常用来染色的植物来自村寨周围,色彩色相饱和中带着沉稳,虽然色彩有限,但搭配起来自然和谐,他们用蓼蓝、红花、紫草、栀子、五倍子等草药染成 蓝、红、黄、黑、紫等各种颜色。贵州西江苗族平日穿的简单服饰就是用蓝草发酵获得蓝靛染制的布来制作服装,因为工艺是自然环保的,获得的服色也显得亮丽沉稳,在西江,还可以看见一些配色古朴沉着,配色耐人寻味的绣片,其色调之调和、图案之精美,令人惊羡不已。苗族艺人们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靠他们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摸索出来的的色彩的配置就像大自然的色彩一样让人感觉亲切。

补色对比艺术结构:补色对比视觉效果强烈,色彩饱满、丰富。苗族服饰和饰品的色彩饱和对比强烈,苗族姑娘服饰明快艳丽,喜用高纯度、强对比来配色,整体艳丽而不俗气,这也是苗族用色的一大特点。追求高纯度的配色形成了苗民族服饰的传统配色习惯,也是我国古代传统审美观念的延续与发展。

明度对比艺术结构:色彩之间明暗强度的对比形成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原理中,明度对比 直接影响色彩层次和空间关系。苗族的服饰配色中明度对比的用色方式常常被采用,鲜明强烈的对比,使画面产生辉煌灿烂的效果;有些服饰配色明亮中体现柔和,给人亲切感,轻柔明媚而 朦胧,富于诗意;有些明度对比稳静而坚实,极富阳刚之气给人开朗、勇猛、坚定的感觉。苗族人将色彩原理中的明度对比自发地运用到了不同的生活领域。

色彩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传达着不同的信息。苗族人民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从大自然中寻找美、吸取美、创造美,通过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展示了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生活习俗,从自发走向了自觉,建立了民族识别性很强的色彩体系。苗族人民对色彩的独到见解和运用,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素蓉.礼赞自然中的审美解悟[M].美学(第五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2]丁荣泉,龙湘平.苗族刺绣发展源流及其造型艺术特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4).

[3]田茂军. 苗族女红文化的内涵与特色[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1).

[4]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张永发.中国苗族服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9.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苗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寻古鉴今——2018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传统服饰文化中蝴蝶形象的符号探究
苗族民歌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56个民族56枝花 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