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英
【摘 要】中职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认识,积极开发新型的写作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巩固学生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开阔视野,灵活运用语言文字与写作技巧,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05-02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基本来自中考落榜的学生,语文底子薄,写作基础差,有些学生还停留在小学时的作文水平,上中职学校后对学习语文没有多大兴趣,传统授课方法收效甚微,外加职业学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的现象,导致多数学生害怕作文,厌倦作文,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中职作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正视现状,鼓励学生进行写作
“没有东西可写”是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传统作文课授课方式中,教师写下作文要求,学生按要求作文,面对这样的形式,一次作文课下来,教师能收到的作文寥寥无几,学生以睡觉、玩手机、看闲书等方式无声的发泄自己对作文课的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必将恶性循环,学生愈发不爱写,教师也慢慢变得倦怠。此点基于目前中职学生的作文状况,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积累的写作素材微乎其微,不懂得感悟思考生活,于是作文就成了他们的老大难。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一到作文时间就显示出了畏难情绪,一旦无法回避写作时,就极度焦虑烦躁,往后拖延。
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尴尬”处境?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疏导,消除学生写作时的恐惧心理。同时,放低自己的写作要求,不管学生写作水平如何,只要敢于写作就值得肯定和表扬。学生作文中,哪怕只有一段甚至一个句子写得好,就应该拿出来让大家欣赏。哪怕学生每次只写一小段,老师也应该认真批注。让学生消除作文恐惧,告诉他们作文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反复修改的。告诉他们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起步时虽然要求低、慢,但引导学生走上“正道”之后,作文教学的步伐就会加快,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很多中职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写作的最好素材,他们习惯于模仿抄袭,不喜欢自己的感悟创作,在这方面笔者认为教师应好好引导学生,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用名家的文章举例子,例如老舍的散文《我的母亲》,所叙的也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读起来并无新奇之感,但却能让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并激起共鸣。由此可见,文章的写作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家事、国事、身边事,事事可写;好事、坏事、寻常事,件件可叙。只要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无论大、小、平、异皆可入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无需宣讲什么深奥、艰涩的创作理论,只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即可。
然后,可指导学生或回顾、或搜寻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根据这些点滴小事开展一事一议的片断描写练习,以此增强其写作的信心和功底。经过了这样的练习和指导,学生对于“作文写什么”这个问题自然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写作时至少可以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心理上的恐惧自会不治而愈,写出一篇内容基本充实的文章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情感也有一个厚积薄发的過程,怎样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自己对于某人、某事的情感表达精当,淋漓而又绝不扭捏作态,这就要靠平时深厚的积累了,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体验、多感悟、常积攒的好习惯。比如培养学生勤写日记、周记,随时记下灵感、顿悟、妙词、佳句等都是相当不错的方法,再比如在课前开辟3分钟左右的即兴演讲小课堂,在课中开展抒情语句的仿写练习、片段描写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经过了这样的练习和培养,学生必定会在情感的积淀上逐渐丰富、深厚起来。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表达与交流”部分里又写道:“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生活。”笔者认为,作文课需要引入新的源头活水,不能只是那些关于“小我”道德内省的生活琐事,更应是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新鲜而有价值的共性话题。它既能引导学生表达具体的生活感悟,宣泄情感,张扬个性,又能激励学生立足时代高度,正视社会热点,关注世界大势,折射理性光辉。
三、结合专业,进行作文训练
专业需求是中职学生关注的重点。关注学生职业、事业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科学规划人生目标,形成与此相适应的能力,书写人生作文,这是中职作文的发展方向。因此,中职作文教学要与学生所选专业紧密结合,将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作为教学和训练的主导。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指导学生结合各自己的专业进行作为作文训练。比如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撰写导游词是他们就业后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佛山是一个风光秀美,旅游景点众多的美丽城市,开学不久,我便让学生们以《XX景点》为题写导游词。此篇作文对初中语文功底不好的学生而言,难度不小,一方面学生在初中没有写过导游式文章,另一方面虽去过很多景点,但只有感性认识,并没有深入去思考。但是,当学生明确这次作文的目的后,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同学们认真听专业教师讲课,认真做笔记,周未还到现场参观,积极求教专业教师。为了切实增加对景点的了解,许多同学还借来专业书认真研读。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对写作的目的和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许多同学反映,听老师讲课,实地看景点,觉得可以写好了,但动笔时才发现文笔一般,不生动,没有深入挖掘景点的诱人魅力,于是又得进一步看书、问老师。同学们说:“这次作文促进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提升了我们的写作能力。”对于此次作文,我特别重视作文的批改,先由旅游专业教师针对作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修改,最后由我统一给评语。通过作文批改,学生对导游词有了比较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写出了一篇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的美文。
四、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职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它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培養学生创造思维应在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想象方面下功夫。发散思维简单而言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中职作业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方式很多。比如针对《项链》一文的结尾,当听到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的消息时,玛蒂尔德会有怎样的反应?今后的人生路她将如何走呢?课文到此嘎然而止。对此,要求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设想多种可能的结局,续写情节。因为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在阅读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再创造。于是乎,学生驾上想象的野马,闪现出思维灵动的火花。有的描写佛莱思节夫人被玛蒂尔德的真诚所打动,将真项链还给了她,变卖成钱后过上了幸福生活;有的写玛蒂尔得经过十年的磨难,终于彻底醒悟,意识到爱慕虚荣是毁掉她一生的真凶,于是将女友还给她的真项链捐给了慈善事业,过上清贫和幸福的生活;有的写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在佛莱思节夫人拒绝归还真项链后,将她告上了法庭,谁知佛莱思节夫人与法官进行钱权交易,结果被弄得家败人亡,最终精神崩溃,疯了!更有的想象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再次膨胀,戴着归还的真项链重新出入于交际场,沉迷于花天酒地,最终攀上大款而不可自拔,家庭破裂……,内容精彩纷呈,想象千差万别。这样的训练,增加了思维的多向性,突破了陈规,开阔了视野。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以学生的知识储备、词汇积累、人生阅历为基,受思维、情感、毅力、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快速提升水平的终南捷径。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既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加知识储备,丰富精神情感,探索合符学生思想、情感需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爱好,更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就业情况,大胆让学生进行尝试,在尝试中逐步提升。教师要敢于放低要求,多鼓励学生善于阅读、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作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晓凤.如何提高中职高考生的语文写作水平[J].新课程(中学),2013(10).
[2]黄福享.中等职业学校作文教学的体会[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