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奎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人们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学形式和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对数学内容的传授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学习方法的传授更加关注。数学本身是一门研究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知识点很多,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学习,因此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将导研式教学应用到其中。
【关键词】高中 数学 导研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01-01
引言
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中,教师已经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各种问题和任务的提出,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高中数学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
1.导研式教学概述
导研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有很多差别。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种数学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并没有参与到知识的获取和探究中,因此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不乐观。而采用导研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并不是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提供探究框架,让学生在教师的探究框架中自主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形式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反复探究,并最终获取知识。采用导研式教学方式,学生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取的,因此学生的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在导研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问题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进行知识学习[1]。其次,导研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最终掌握知识。最后,导研式教学还体现了导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导向性的作用,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探究框架,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2.高中数学应用导研式教学的措施
2.1导研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导研式教学中,要想发挥导研式教学的优势,教师一定要掌握导研式教学的基本结构,严格按照导研式的基本结构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和知识相关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难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同时还要体现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探讨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探究过程的美好和成就感。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手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对于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事先找出解决的方案,然后为学生创建探究知识的框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不断回顾学过的知识,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还应该巩固内化迁移,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总结,对问题进行扩展,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解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设置一些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测量操场的旗杆高度”这样一个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贵知识进行探究,以提高课堂效率。
2.2优化教学组织和设计
在导研式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组织和设计,以提高导研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足够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和理解数学,为了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还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导向,把握问题的提出,同时做好学生思考的导向。为了更好的理解导研式教学,教师应该对数学知识的产生、经历的成长阶段以及知识的结构和联系、知识的要点和本质等加强研究[2]。另外,为了体现导研式教学,教师也应该全力忘记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而是和学生一同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和思维理解数学知识,并优化教学组织和设计。对于教学过程的理解,教师应该做好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整体知识目标的认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性,教师应该加强向量和三角恒等变形以及代数之间的联系、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函数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思考,充分体现其对知识的探究过程。
2.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导研式教學手段要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手段,避免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传统数学教学就是由于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统一才显得非常枯燥,因此在导研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学习、启发式教学以及辩论教学等各种手段进行导研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且为学生的知识探究过程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同时要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3]。
例如,教师可以以问题为核心对知识要点进行概述,鼓励学生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学生在合作教学中,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就能够成功将问题解决,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合理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进行合作学习或者自主探究,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创新,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性,通过研究进行导学,同时通过导学促进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挥导研式教学的作用和优势。
3.结语
导研式教学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际的导研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导研式教学的基本结构进行教学,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和设计,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志国. 分析“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 2016, 23(5):33-34.
[2]刘鑫钧. 分析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4(7):65-65.
[3]薛裕宝. 关于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思考[J]. 高考:综合版, 2015,14(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