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梅
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已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的新课堂,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变成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学”为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我觉得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精心编制课前学习提纲,给学生提供资料帮助
我讲的“学习提纲”,是指教师在课前经过精心准备,能给学生课前学习具体的指导方案。包括尝试做例题;尝试发现规律、概念、公式、方法;尝试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想?找出自己会的和不会的;能提出一些问题等等。学习提纲中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具有代表性、层次性,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同时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发现不同的问题。另外,题量要控制好,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前学习上花太多的时间,以免影响其他功课的学习与学生的正常休息。
我觉得编制学习提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本节课的目标入手。2.从本节课的重点入手。3.按思维的先后顺序入手。
(二)有效培养学生课前学习的习惯,给学生提供方法上的帮助
1.认清教师角色,为开展自主课前学习提供组织基础
在培养课前学习习惯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做好“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的学习被动成分更多些。所以,一开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课前学习时间,尽量让学生在学校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提纲。对于好学生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针对“后进生”,教师则要进行耐心帮助,使他们在完成学习提纲中明确方向。
在培养课前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做好“扶”。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学习提纲,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在培养课前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做好“放”。“领”“扶”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努力去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提出问题。在课前学习中关键是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一定非要在课前学习时解决疑难,发现问题才是课前学习的关键所在。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更有目标。
2.建立评价、激励机制,为开展自主课前学习提供催化剂
对课前学习的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越要重视课前学习,以摆脱被动的恶性循环。对中下等学生采取先扶后放、循序渐进、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并开展“手拉手”的活动,让学困生也能感到课前学习的喜悦,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渴望。
3.引领学生掌握课前学习策略,将自主课前学习习惯内化
指导学生粗读,夯实简要性课前学习。通过阅读课本,要求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大致轮廓和知识框架,抓住重点就行。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独立小单元。
指导学生精看,掌握学习重点。初步理解新课基本思路,找出和理解新课的重难点,并用一定的符号进行标记,简要写出批注或提纲。
指导学生深思,推进反思探究性课前学习。学习与思考是紧密相连的,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深入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能知道自己的疑难所在,上课才会引起注意,课前学习的疑点就是听课的重点。
二、以学定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有效的交流展示,让课堂充满灵动
我们通常以六人为一小组,孩子自己推荐其中两名为组长,开始我对组长进行培训,要求他们能在讨论中,确定好谁先说,谁后说;总结本小组的讨论意见;帮助他们组的暂差生。一段时间后,有些小组长已俨然成了小老师,组织能力、口头能力都得到提高。另外,过程中,我通过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去帮助其他同学,让学生的个人竞争变为小组竞争,从而让更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真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全班交流展示时,我让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表自己组的观点,展示自己组的学习成果。我常提醒学生,你准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学生讲解有条理了,思维也就会有条理了,学习数学自然变得简单有趣了。交流后,我会引导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评价。我觉得通过这样训练的孩子容易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同时也会养成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的好习惯。
一段时间下来,我的学生非常愿意上台交流,每个学生俨然是一个个演员、一个个老师,把学到的知识、方法、乐趣一并带给其他的同学,把幸福写在脸上,把成功挂在脸上,这真是“石本无火,相击发光”。
(二)合理的拓展提升,让课堂充满创造
拓展提升阶段,我重点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一些“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习题。通过优秀学生说思路,说方法,引导全班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深刻的理解。
三、诊学而教,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在交流解答时,经常会出现答错的情况,这时教师要通过点拨、追问,使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从而对所学知识既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追求高效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思维浮于表象时教师要趁热打铁,诊学而教,巧妙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辽远;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恰当地把“出现的错误与偏差”作为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去适时引导,以拨正思维方向,使他们的理解变得更加準确、全面、深刻,带领学生一步步往知识的纵深处探索。
以学为主的课堂应变得更加简洁、扎实、灵动、有效,我们为之需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丹阳市练湖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