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博+吉嘉慧
摘 要:网络自媒体的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也为大众创造各种新奇的体验。主要以文献查阅的方式对手机微信平台的艺术传播进行了研究。对手机微信平台的概述,基于手机平台的艺术传播优势及手机微信平台的艺术传播的发展趋势这3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推进艺术文化健康传播与发展作一些贡献。
关键词:新媒介;手机微信平台;公众参与;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05;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4.030
当今,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全民普及使得自媒体工具的使用频率随之提高,媒介的变化促使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手机微信平台为大众获取艺术提供了新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营造出简单、高效的艺术接受效果。该平台对艺术的传播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
1 手机微信平台:一种全新的自媒体形式
随着传播模式的更替演进,手持式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拥有。其中,手机作为可随时随身携带的工具,为用户提供着更为广泛的资讯信息和服务。
微信在不受通信运营商以及操作系统限制的条件下,通过网络即可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内容,以其便捷的信息传输、分享和及时的社交体验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
微信所获得的成功并非偶然事件,它是历经40多个版本升级后的产物,它构建出一个纵横交错立体化的社交链条。微信的进一步风靡获得了许多关注,它的本质是社会化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自媒体平台,它们秉承“将任何个体事物都风格化、品牌化的思维”,足以彰显该平台对普通个体事物的包容性。在此,我们以手机微信平台的艺术传播为例进行研究。
2 基于手机微信平台的艺术传播优势
2.1 艺术价值与艺术传播概述
“艺术的价值本质主要是强调其在人类精神方面起到的价值,艺术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健全、丰富及提升人类的精神生活水平,增强人的精神素质,进而扩展人的认知范围、提升情感能力及增强意志水平。”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使艺术发扬光大。所谓“艺术传播”,它包括艺术接受与反馈2方面。“所谓‘文艺传播效果,它是文艺传播功能在受传者身上的具体实现,也就是指受传者接受文艺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变化。”手机微信平台所具有的正是传播与接受反馈的双重功能。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微信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普通民众获取艺术的途径与可能性,而对于反馈结果而言,只是不同经历和身份的人感受有所不同罢了。
显然,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为艺术传播带来了相应的变化,正如手机微信平台,这种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它带来了一种新的艺术传播方式。可以说,这种方式已经改变了艺术的基因,使艺术逐渐融入到了普通大众的生活与思维认知之中。
2.2 前所未有的交互性
Web2.0技术彻底颠覆了艺术与受众连接的方式,与传统的“艺术传播者—艺术文本—传播媒介—受众”艺术传播活动相比,以手机微信平台为依托进行艺术资讯传播使得人人都能够成为艺术咨询的传播者。这使得从前作为稀缺资源存在的媒体渠道在现如今变得垂手可及,它打破了高雅艺术的孤独与高不可攀,一改以往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模式,大大降低了普通大众接受艺术熏陶的门槛,成为人人可读易懂的艺术。用户在收到微信信息的同时也会参与平台活动,例如看到某些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作品会情不自禁地回复交流;或在手机微信平台上发出邀请,不论是专家,还是业余艺术爱好者,都能参投稿,优秀的投稿还将在该平台获得向其他用户分享的机会等。
正是利用了微信的这种特性,手机微信平台作为新时代艺术传播的新形式、新媒介,为大众获取艺术资讯开辟了新的便捷渠道,促使艺术得到不断发展与传播,从而为大众营造更加简单、高效的艺术接受效果。
2.3 艺术的大众化、社会化
从社会层面来看,由于它的入口对每一个用户都是平等开放的。这种大众化的特点使未来艺术将逐渐转变成面向世界最广泛的受众群的艺术。任何手机微信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传播。在此基础上,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的机会,人人都拥有话语权,就算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都可以对艺术发表自己的观点。突破了长期以来的“专家媒体”的格局,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艺术讯息的回复,甚至是再创造,让手机微信平台这种媒介真正成为普通大众“自己的媒体”。甚至可以说,每一个用户都能成为不用领取执照的艺术传播者与艺术家。应用手机微信平台这种信息传递模式,有效地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与途径。这使艺术从传统的传播方式中解放出来,把当代艺术作为文化活动面向社会传播,借助该媒介所构建的环境,推动了艺术的繁荣发展。可见,依托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手机微信平台对艺术的传播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对整个社会的潜在影响力也是不可轻视的。
同时,对于群众这个整体而言,它克服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手机微信平台可以使艺术与大众紧密结合起來,正是由于这种媒介所具有的共享性、互动性、低门槛性,艺术具备了走向普通民众的条件,与此同时也促使民众开阔视野、更准确地把握了艺术动态。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对艺术进行传播的方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潜在途径。可以说,该平台为艺术的传播从意念到表现都注入了新的内涵,大众审美空前提升,不失为一个艺术传播的全新平台。
2.4 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手机微信平台的的艺术文化内容在受到大众追捧的同时,文化艺术产业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众所周知,在传统大众媒体投放广告类讯息所需的花费是巨大的,而手机微信平台这个渠道的日益兴盛,将极大地节省不必要的支出。
在此,我们不妨可以大胆猜想,层出不穷的媒介对未来艺术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当平台内的用户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艺术讯息的传播是随着大众传播介质的发展而发展壮大的。该平台下设的广告与留言窗口也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引出一种新的媒体营销方式。这种优于大众媒体的心理感知,在保证发送的内容质量与发送频次的基础上,能够提升大众的关注度与忠实度,避免了用户的反感情绪,使得艺术品交易市场更加活跃。而这些相互交流必然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2.5 艺术的育人功能
手机微信平台还可以充分发挥艺术传播的育人功能,增长知识,是提高自身素质与了解世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让人们看懂美的同时也帮助人们形成艺术平民化的健康理念,思想的成长需要艺术的感化,也促使人们更加广泛地享有丰富的艺术生活。该平台在艺术性思想观念的引导作用上是潜移默化的。
一些优秀的艺术工作者从原有的机构媒体中解放出来,寻找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在该平台上创作出内容更好的作品;而另外一些业余爱好者也能更多地参与其中,丰富艺术文化。比如,借助手机微信平台的“水彩写生”,它的艺术传播内容从作品本身出发,又结合了作品的形成过程及创作背景等历史文化背景,既降低了传播成本,又变革了过去的专家格局。借助这样的平台,张扬了艺术观念与创作精神,青年艺术家们获得的机会将多于过去,人才将会大量涌现并获得广泛的关注,艺术品类也会更多元,精品也会层出不穷,进而形成一种强大的艺术风尚。
通过这个平台对艺术进行传播,是一种情感的传播。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认识与精神感受。
3 手机微信平台的艺术传播的发展趋势
媒介的变革为大众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这在艺术方面尤为显著。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性艺术训练的人也许比游刃有余的“艺术家”创作出更令人震撼的优秀艺术作品。崭新的传播媒介给艺术传播带来了许多改变。
3.1 艺术创作主体已经扩大到普通民众
在网络传播盛行的时代,艺术由神圣转变为日常化,人人都可以享受该平台所带来的愉悦。传播在社会及个人的信息生产和获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网络使用主体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当代艺术的走向与发展,新媒介的出现与盛行能够引起角色置换和更广层面的共鸣。
3.2 艺术创作的选题出现了大众化倾向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艺术不再高深莫测。例如名作《蒙娜丽莎》从经典到改编的步伐从没有停止过。这种古老又常新的艺术作品都是极具个人特色的,依赖手机微信平台这种媒介传达出对艺术的理解,创造出平等对话,任何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任何人都可以传播艺术。
3.3 加强了对传统艺术的传播、传承
新媒介的发展演变加强了对传统艺术传播、传承,有助于展示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发掘其文化内涵与精神境界,使古老的艺术形式换发新的活力。以昆曲这种古老的戏曲剧种为例,在融合新媒介及技术后掀起了大学生昆曲热,使之被大众所熟知。艺术是富有生命力的,而这种生命力的彰显需要在传播中才能得以印证。手机微信平台这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迅速发展无疑为艺术传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这种活态的艺术形式融入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使这些“新老艺术”在大众的视野中走的更持久、稳固。
综上,媒介在艺术传播过程中始终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當然,该平台也可能会存在的一些弊端,正如叶耿标在《基于自媒体平台的传播伦理研究》提到的:自媒体传播的主体平民化、传播方式随意性、获取信息主动性、参与互动性以及社群聚合性等特点,使伦理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又或是走向极端,例如低俗艺术、腐朽艺术、伪艺术等。这也是需要我们面对并且解决的,在当今艺术风格和观点“百花齐放”的时代下,可以通过网络后台建设从根源上抵制低俗艺术,弘扬艺术主旋律,打造高素质人才团队等方式对手机微信平台进行建设与维护。
目前,基于手机微信平台的艺术传播模式仍然处于不断摸索之中,尚未总结处一套可以复制的传播模式,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该平台对艺术的传播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是需要时日加以沉淀与总结罢了。
总之,我们在利用该平台发挥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避免对艺术本质的扭曲,从而促进艺术文化的健康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振邦.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宜君.文艺传播学[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
[3]纪新蕾.媒介变革与艺术传播[D].浙江:浙江农林大学,2011.
[4]张弥弭.基于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品牌传播模式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11.
作者简介:韩博(1962—),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吉嘉慧(1992—),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公共艺术。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