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林+朱春凤
1 实验介绍
在“电源短路”教学中,一般是由学生拿1根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短路,再用手摸一摸导线和电池的发热情况,由此明白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还可能会造成火灾。
2 分析问题
结合上述学生实验,笔者发现这个实验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在短时间内,电池的发热难以用手感觉出来。
(2)短路时间太长会导致电池升温过高而损坏。
(3)当几个学生摸过后,后面摸的学生会觉得发热是由于前面的学生用手捂热的。
(4)短路时电流会很大,但学生无法获得感性认识,更无法感知短路引起的火花。
当家庭电路短路时,电流过大会导致导线发热过多而熔化,甚至会引起火灾。如果用家庭电路220 V演示,虽然可以看到强烈的火光和听到熔丝烧断的声音,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危险性太大,存在安全隐患。
3 改进实验
3.1 分组实验
3.1.1 材料
5号干电池1节,口香糖纸1张,小剪刀1把。
3.1.2 步骤
将口香糖纸对折,剪成1 cm宽左右的长方形条,将纸条的中间剪窄一点(中间窄了之后,它的电阻会变大,就更容易着火)。剪好后把纸条连接在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纸条马上冒烟并迅速燃着。
3.2 实验演示
准备1个变压器,把家庭电路的220 V电压降到12 V,然后连接好电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这个装置的电路连接情况,笔者特地将装置的实物图连成像电路图一样,如图1所示。小灯泡的选材也很重要,要选择能在12 V电压下工作的灯泡,笔者选择用摩托车灯泡作为实验灯泡。
当然这个实验的关键点在于电阻线的制作。
(1)选1根软线,把里面的细铜线分离開,然后把其中的3根细铜丝缠绕在一起变成1根导线,长度最好选择在16 cm左右。
(2)把松香和红磷以2∶1左右的比例放入蒸发皿中并搅拌混合均匀。
(3)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并把做好的铜丝放在松香和红磷中,从里面轻轻拉过,松香和红磷的混合物就粘在了铜丝上,短路丝制作完成。
4 课堂实录
师:“我现在来演示短路的危险情况,大家要注意观察合上开关时看灯泡的亮灭及电流表的偏转情况,还有铜丝的变化情况等。实验后,请同学们来回答问题。”
生:“合上第1个开关时灯泡是亮的,合上第2个开关时电流表出现了大幅度的偏转,接着铜丝着火,过一会儿就烧断了,当铜丝烧断后灯泡又亮了。”
师:“这说明短路有哪些特征?”
生:“短路时电流非常大,断路时后果严重。”
5 评估改进
课后,笔者问了几个学生,让他们说说对这个实验的看法。”
生1:“这个实验很真实,铜丝着火很危险。”
生2:“使我明白了家庭电路中千万不能短路,否则后果太严重,会着火。”
生3:“我终于知道电路短路时为什么会着火了,因为电流太大了。”
生4:“我终于知道电引起着火的原因了,太可怕了。”
课后教师组也对这个分组和演示实验进行了评价。
(1)实验中既展现了电路短路事故,更展示了它的破坏力,非常形象、真实,有效地填补了教材的空白;用电池直接做短路实验,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
(2)增加了安培表后,非常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电路短路”中电流变化的情况,效果十分明显。
(3)选材非常好,用红磷这种易燃物来做材料,不但现象明显,而且表现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