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向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探析

2017-03-29 22:55张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高校学生

张微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五向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探析

张微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是国家实行“人才战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惠民政策,意义重大.通过总结、提炼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五向度”,深入探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理念及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的有效路径,以切实凸显资助育人实效.

五向度;高校学生资助;资助育人理念

1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发展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战略性目标背景下的一项针对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具体举措.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力求关心每一位贫困学子,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它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的本质,是国家持续实施的一项保障性政策.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随着时代的变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1994-1999年初步建立奖、贷、助、免、补、减资助体系阶段;1999年至今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阶段”.[1]国家在本科教育层面设立的学生奖、助、贷、免、补等“多元混合”资助体系逐渐健全,对从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资助育人理念渐趋深化等.国家鼓励各高校在实施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及贫困学子的实际需求,设立特色资助项目;不断建立健全校内资助政策体系,加强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为实现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垫定坚实基础.

2 “五向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理念

2.1 资助的温度

习近平主席在《之江新语》中指出: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一视同仁地纳入各地学校教育,热情地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把所有孩子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人.资助教师的日常工作包含资助宣传、资助对象评审、资助金发放、资助报表等各个方面,每一项工作都是对受助群体的实际帮扶.资助教师应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投身资助工作,不仅要提高资助教师的业务素质,还要培养对贫困学子的深厚感情,体现资助工作的温度.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学习“邓小平的情怀感、雷锋的幸福感、孔繁森的境界感、钱学森的光荣感”,并将这五种崇高的情感融入到资助工作中去.资助工作的温度还体现在主动了解、尊重、关爱贫困生,开展人性化服务.“资助工作人性化服务诠释教育公平理念,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2]如耐心接受学生的咨询,精准解读资助政策,学生在遇到还款、贴息等问题时给予主动帮扶.

2.2 资助的力度

国家在不断建立健全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以精准资助为目标,尽力满足贫困生学子的发展需求.对于高校而言,应进一步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探索多样化的学生资助方式、加大对于贫困学子的资助力度,确保受助学生能安心学业、全面发展.高校要为贫困生建立详细档案,通过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寝室长等关键人群准确了解贫困生信息.建立学校贫困生动态信息上报登记机制,每年假期返校后,应通过寝室走访、心理委员摸查等方式了解班级同学的思想动态,对于家庭因重大变故致贫的同学应及时纳入贫困生认定及资助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临时补助.在准确了解贫困学子的家庭、本人身心情况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资助,确保资助力度.既兜住贫困生的生活底线,以基本的资助满足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更要鼓励贫困生提高学业,通过“奖优”这种发展型资助来获取更丰富的经济资源.发展型资助的有效运用,有利于贫困生增强自信心,积累就业资本,提高就业竞争力.

2.3.1 抓原始材料.通过查阅《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家庭人口结构、家庭人员身体情况、父母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了解致贫原因,划分贫困等级.通过了解中学时的受资助情况,纵向了解家庭经济情况.新生刚入学时,师生间、生生间较为陌生,开展贫困生识别、认定工作难度较大.“通过建立民政部门-银行-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四位一体的联网系统,准确把握申请者的申请条件是否属实”建立贫困生信息大数据系统[3].通过建立资助网查询系统等了解贫困大学生基本情况,建立贫困生库,学生受奖助信息大数据,便于资助工作者快速、便捷、准确了解贫困生基本情况.

2.3.2 资助教师应具备好眼力和顺风耳.资助教师应具备好眼力,即明察秋毫、细致入微,有些贫困生衣着朴素单调,经常穿校服、布鞋,来报到时贷款后仍然交不齐剩下学费,对于此类学生,资助教师应格外细心、敏感,持续且多渠道的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资助教师还可以巧借东风,具备耳听八方的顺风耳.即依靠班级班干、寝室长、资助委员等关键群体了解班级同学情况.班级同学朝夕相处,尤其是一个寝室的同学,吃、穿、住、行、学、聊都是一个有机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日渐熟识,能较好地了解室友的基本家庭经济情况.在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走访宿舍、与学生一起就餐、谈心谈话、开展贫困生家访等途径深入了解、把握贫困生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为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3.3 借助育人合力,提高资助精准度.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合力.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资助沟通机制,形成育人合力,提高资助精准度.贫困生进入大学读书,往往会变得独立、懂事,对家里人往往报喜不报忧,与家人沟通少.“贫困生在校学习期间,高校应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与贫困生家庭建立定期交流和汇报制度”[4]辅导员应主动架起和家长沟通的桥梁,表达对孩子的关心,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现实表现,通过实地回访,实地了解、复核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实地了解,主动沟通、积极融入到贫困生及其家庭中,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灵活化、精准化的资助方案.苏联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者反之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大学生家庭教育是指作为教育资源之一的家长,在子女读大学期间,应积极配合学校,放眼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教育或施加影响.[5]

2.4 资助工作的效度

资助工作的效度指资助工作的育人实效,习近平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6].具体而言,资助工作的效度一方面指国家奖助学金、服义务兵役资助等奖、助、贷、免、补政策在缓解大学生经济压力、提升贫困学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业水平、心理素质、就业能力等方面是否发挥良好作用.另一方面指国家对各级各类资助中心、资助部门工作的绩效考核,以推动资助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健康发展,提高资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水平.

“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要克服只注重资助的规模、数量而不注重投入产出,只考虑资助的强度和广度,而不考虑资助的效度的粗放型管理思想”.[7]资助工作的效度体现在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是精准资助工作的落脚点.它既体现在共时性的资助宣传、资助金发放是否及时、准确等定量工作任务重,还体现在历时性的定性研究中,即资助育人成效以及育人成效的长效机制中.如通过比对受助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情况、学业获奖、创新创造能力,毕业后的还贷情况,回馈社会等多维度综合评价资助育人成效,提高资助工作的效度和社会满意度.

经过统计发现,本文获取的1 030篇文献分别分布在30种期刊上(如图2)。其中,刊载武术文化研究50篇以上的期刊有5本,共刊载了442篇,占据了所有文献的将近一半。期刊《体育文化导刊》载文量最多,达到113篇,其次是《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文量为104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发文量都在50篇以上。并且,除了体育类期刊以外,武术文化研究的文献还分布在了教育类、新闻类以及中华文化研究的期刊中,比如《教育理论与实践》、《传媒》、《中国教育学刊》、《中华文化论坛》等。可见,武术文化研究受到不同领域刊物的重视,体育类期刊对于该主题的研究更为关注。

“在经济和物资保障的基础上,彰显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8]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更要解决贫困生的学业、思想等发展性问题,促使学生在经济有保障的前提下,专注学习,励志成才,教导学生饮水思源,培养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感恩之情.高校资助教师都应该成为资助育人的主体,多途径、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励志教育.要注重抓“资助成才”典型,“让人们学习典型所体现的精神,让典型身上的精神发扬光大”,“资助育人既能在校园营造良好的争先创优的氛围,又能真正对贫困大学生甚至所有大学生产生向上、向善、向学的朋辈教育”.要破除少数学生的“应该论”,即认为资助金是国家发放的,享受是理所应当的.“国家、社会、学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是无偿的,为了减轻困难生的心理压力,甚至在施助时采取一种无声的形式.但许多贫困生却认为这些资助理所当然,不需承担任何义务,也无需任何回报”[9]“高校贫困生往往在中小学时期也是贫困生,少部分受访者在长期接受资助的情况下,对自身缺乏必要的检视,习惯成自然,把接受资助看作是理所应当之事”[10]有见利忘义者,为拿到国家助学金做伪贫困材料,伪造假证明,拉票使个别非真正贫困生占用资助金,与“资助初衷”背道而驰;有学生拿到资助金后,挥霍、平分等未用于学业发展,这严重损害了国家资助正常的育人理念,违背资助金发放的价值和意义;有些特困学生享受孤残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特困补助等资助金,却遭遇其他同学的冷眼,某同学说“都不敢享受太多资助金,怕受到别人的攻击”,这些现象需要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双管齐下才能解决.

2.5 资助教师的幸福度

资助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育人工程,意义重大.因资助工作牵涉到资助对象评审、资助金的发放和使用,所以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资助工作环节多,面临着各种数据整理、年度资助总结、绩效考核、资助活动等,资助教师工作繁重,压力大,幸福感较低.高校资助教师胜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有一个培训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岗前培训时间短、内容量大,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中才能得心应手.开展多元化的资助培训,采用网络课程的方式,在线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以满足资助教师提升业务水平的需求.高校、省资助工作中心应不定期地加强业务培训,搭建交流平台,与贷款机构、省资助中心、教育局等建立实时沟通机制;通过开展资助论文评比、资助典型人物评选等方式,鼓励资助教师通过思考将工作中的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推动资助工作人员朝着专业化、专门化人才的发展方向,提高资助教师的能力素质,为实现精准资助,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创新化、长效化奠定基础.

建立健全资助队伍建设,为资助教师“减负”.一些高校资助机构不健全,人员有限,又身兼数职,导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资助工作中,疲于应付,资助育人成效不显著.应为资助部门单独设岗,提高学校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给予机制、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切实保障.

〔1〕〔9〕吴跃峰.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陈德洋,吕晓婷.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心理疏导功能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12).

〔3〕肖慧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道德调控功能和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12).

〔4〕王蕴慧.广东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6).

〔5〕胡爱明.强化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河南教育高教,2013(12).

〔6〕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 http://news.china.com.cn/2014-10/17/content_ 33797242.htm.

〔7〕刘红旗.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精益化管理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

〔8〕谢红霞.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12).

〔10〕王建芳,等.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8).

〔9〕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0〕周文华.国外大学生资助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

〔11〕符莉.周旺基.信息技术视阈下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效率的对策探析[J].2015(15).

〔12〕黄彦,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 [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13〕钟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5(7).

〔14〕杨建峰,赵健.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评价维度及框架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2).

〔15〕文迈华.浅析大学生资助体系建构的精准化[J].时代教育,2015(5).

G647

A

1673-260X(2017)03-0185-03

2016-12-09

2016阜阳师范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DJSZ04)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