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长春师范大学 教务处,吉林 长春 130032)
地方师范院校制定招生计划的考量与对策
刘 波
(长春师范大学 教务处,吉林 长春 130032)
目前,内涵式发展已然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要将招生计划的“数字”转变为撬动地方师范院校转型的“杠杆”。科学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意义重大,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过程中要考量多种因素,包括对高校自身的合理定位和谋划、坚持特色办学、广纳英才等。
内涵式发展;师范院校;招生计划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步从大众化初期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生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应该为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做出贡献。招生计划的制定是招生工作的落脚点,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调节高等教育规模和发展节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科学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各高校制定招生计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根据历年的招生计划制定情况,结合本年度的新形势适当调整,以形成每年的招生计划;二是建立分配模型和指标体系,形成招生计划;三是根据学校各自的情况构建招生计划制定软件。同时,各高校对招生计划的制定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董业军对我国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模型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地方高校招生计划,降低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中的主观随意性,必须构建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建立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1]。陈琳等基于内涵发展要求构建招生计划分配模型,并且介绍了模型测算的程序[2]。刘峰等指出目前编制招生计划采取的方法是兼顾平衡和专业、分摊指标,同时指出这种方法的弊端,并构建计划分配模型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赋予了权重,将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从而完善了制定招生计划指标体系[3]。
不论何种方法,追求的目标都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但不难看出,目前各地方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故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招生计划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目前,各高校正处于“调结构、促转型、强内涵、谋发展”,谋划“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节点,合理科学地制定招生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已不是“跑计划,抢生源”的年代,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将招生计划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创业就业等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招生计划的“数字”转变为撬动转型的“杠杆”。
推动高校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学科专业结构的有效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招生计划表面上看似数字的“摆放”和“罗列”,实质上是学校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合理制定招生计划有着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1.必须坚持合理定位、科学谋划
制定招生计划首先要把握“合理”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计划制定者必须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态势、教学用房、专业建设、毕业生就业质量等与招生息息相关的信息,为确定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分配提供依据。
2.必须坚持特色办学、广纳英才
全国高校众多,而近年来,生源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地方师范院校同样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在目前形势下,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努力探索“人有我强、人强我特、人特我变”的发展之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此同时,地方师范院校还要加大力度进行招生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使得省外的生源不断扩大,吸收更多优秀的学生。
3.必须体现科学选才、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是招生工作一直以来秉承的传统准则。招生章程是招生工作所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只有按照招生章程制定招生计划,遵循招生录取原则进行录取,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
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这要求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人才。比如,有的院校明确要求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即院校愿意录取希望来校学习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对学校有所了解,并选择了自己中意的专业;有的院校明确要求按照高考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考生,即学校认为分数高的考生利于学校后期培养。所以,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制定招生计划,修订招生章程。
4.必须坚持质量为本、兼顾效益
地方师范院校既要关注招生数量,还要不断提升招生质量。招生数量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基础,招生质量是高校长久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定招生计划既要考虑对招生规模的控制,还要充分发挥其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作用,使高校的办学基础更符合社会需求,使高校发展同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一致。高校通过招生计划的制定,充分调节自身发展节奏,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地方师范院校还要充分考虑自身教育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统筹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才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招生规模。
5.必须坚持民主协商、严肃认真
招生计划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审核后,就具有法定约束力和严肃性,不得随意更改。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有任何调整或变化,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慎的程序来进行调整。任何招生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干扰正常的招生工作,更不得随意更改、变动招生计划。
6.必须坚持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招生规模要与高等学校资源投入相吻合,具体体现在土地资源、校区规划、高等教育事业经费、基础建设、科学研究、教学设备和图书等办学条件方面的投入。面对新形势,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努力促进高校按照内涵发展的要求,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招生计划与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因素捆绑在一起,招生计划才能发挥出导向作用,从而推动高校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学科专业结构的有效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
7.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实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正在迅疾并将日益深刻地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带来了教育信息的对称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人们可以从互联网、社交工具等途径轻松获取高性价比信息。地方师范院校在编制招生计划时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进行招生计划的数据积累,从而为编制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作为高校招生计划制订和执行的职能部门,招生办在编制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时,如何贯彻国家宏观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招生计划的指导思想,体现学校办学定位,是一个既复杂又关键的问题。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制定招生计划,一方面要通盘考虑学校事业发展的整体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招生计划在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布局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切实保障学校科学宏观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
[1]董业军.我国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模型指标体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2]陈琳,李丹,王绪军.基于内涵发展要求的招生计划分配模型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11).
[3]刘峰,吴溥峰,王玉吉.影响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编制因素的研究[J].才智,2013(29).
G657
A
2095-7602(2017)09-0139-03
2017-06-01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招生工作研究”(JGJX2016D102);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高师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践研究”(13513189B);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招生改革探究”(GH16435)
刘波(1983- ),男,助理研究员,从事教学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