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野
(长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探源
李 野
(长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社会需要理论强调将现实中的人与实际的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大学生而言则是要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意识形态理论重在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培养大学生正确抵制西方社会不良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社会交往理论则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视角,让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平等的沟通交流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隐性教育理论倡导通过隐性课程、文化环境等载体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感,以此达到渗透性的教育效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简称,属于本科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与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有很大区别: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需要理论更加强调社会关系中的“需要”,就是将现实中的人与实际的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从社会关系角度解决“需要问题”。人的自然属性是指生存的需要,而社会属性是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将社会需要理论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源于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的考虑。
需要是人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类生存状态的最直接表现形式。人类在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提高和完善自我,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标志。人类在逐渐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有更加明确的需要,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化的程度逐渐加深,社会矛盾和思想碰撞也随之增多,如何缓解和消除这一系列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需要目标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当需要目标更强烈时内在的驱动力也逐渐增强,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满足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和到的需求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思想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1]
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目的。因需要产生动机,继而产生实践行动。如果没有人的需要,人的实践活动也就不复存在。从本质上来看,满足需要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身处各种社会关系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过程。将社会需要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特定社会阶级或利益群体的价值的总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国家范围来看,“意识形态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即‘思想的上层建筑’,其功能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2]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高校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举措。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他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哪有,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3]这深刻地阐明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即如何将“自己的利益”转化为“普遍的利益”,并让人民群众认同这种普遍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并为其服务的思想文化,维护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家政权。”[4]联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
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日益加剧,而相应的舆论监管存在滞后性,使得大学生接收到负面、消极甚至是威胁国家文化安全的信息,这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其自身知识水平偏低,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较差,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始终以研究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马克思论述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方式,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这句话充分阐明了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既指出人与物质的不同,也重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人们把社会关系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客观、辩证地把握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的本质理论也构成了它的逻辑起点。[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在思维观念和行为能力方面不断产生变化,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决定了人的本质;从现实性来看,人的本质体现在整个人类的社会发展中,并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对人们价值观念和思维逻辑的引领与指导。人的现实性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尊重教育对象为基本前提,因“只有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6]人的本质理论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规定了具体的目标与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也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坚持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就是要求将每名学生看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交往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形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以现实的人和人的活动为研究起点,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指导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社会交往理论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视角。以往的研究,往往没有把交往活动看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人作为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深受影响,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也会发生变化;但每个人之间都具有差异性,当产生价值冲突或思想碰撞时,在相互调节和解决的过程中产生了道德。交往是人们思想道德形成的源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以交往为中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7],人们在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中不断实现自身提高,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既体现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表明了人类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通过交往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为人们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交往理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这需要大学生在彼此沟通与交流中实现,并逐渐增强自身的主体性,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另外,社会交往理论能够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以地位平等为前提,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无论在课堂教学上还是生活辅导上,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交往而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最早在其著作《教育生活》中提到了“隐性课程”,认为教育者可以通过隐性课程、文化环境等载体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感,以此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隐性教育进行探索,丰富并发展了隐性教育理论。
隐性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社会控制的价值。虽然近些年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但仍然存在被忽视的窘境。要打破这一现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至关重要。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上加以引导,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社会共同规范,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价值目的;二是个人发展的价值。隐性教育理论运用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隐性教育因素,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以及法律素质等都有相应提高,以此达到体现大学生发展的价值。
隐性教育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具有主流与多元并存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要发挥隐性教育的疏导和渗透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但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态度上会出现偏差。而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渗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由此,要从战略层面来高度重视隐性教育,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运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隐性德育环境。
[1]曾长秋,银红玉.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2]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历史转型及其当代挑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85,71,56.
[4]田心铭.略论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5]白立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6]陈政,王曦.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
[7]梅宗奇,赵炜.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10(6).
G641
A
2095-7602(2017)09-0120-03
2017-05-29
李野(1980- ),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