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缺失问题及培育对策

2017-03-29 19:25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信息技术政治

林 静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缺失问题及培育对策

林 静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存在一定的不足:信息意识薄弱;信息知识缺乏;信息能力的掌握不够;信息伦理道德的失范等。从信息负效应、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不足、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培育对策,以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网络

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此概念发展和演变于图书馆检索技能。Paul Zurkowski(1974)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定义, 他强调, 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概念的发展呈动态趋势,包括理解与表达信息素养概念本身,同时还包含了对信息素养活动和简易程序的关注与把握。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依次为是对于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与洞察力;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对信息学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发布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

1 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缺失表现

(1)信息意识薄弱,信息的敏感度较低。一部分辅导员缺乏掌握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等现代化通信手段为教育管理服务的自觉意识和动力,也缺乏利用信息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信息素养重要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2)信息知识不足。目前辅导员队伍整体上还存在着不了解信息历史、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原理、信息技术特点、信息法律法规以及无法进行信息技术创新等问题。知识是基础,没有信息知识的积累与完善,就无法利用信息为学生服务,无法真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化水平。

(3)对信息素养的应用能力较弱。许多辅导员展开信息搜索能力不强,有数据显示,“39%的高校辅导员认为自己在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等方面还不够熟练”,特别是非信息专业的辅导员绝大多数只是会一些办公软件的日常操作,很少有人精通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评价技能和反馈技能存在严重不足。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说教模式,缺乏创新和活力,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限。

(4)信息伦理道德的弱化。首先,高校在辅导员信息道德建设方面不完善,重视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轻视信息道德的培养与塑造;其次,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重视传播高校关于网络日常管理的硬性规定,轻视关注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与否,忽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规范网络行为,导致信息泛滥、电脑黑客、信息共享与版权等问题。高校辅导员自身网络行为仍需改进,抵制不良信息的意志力有待加强,文明上网,给学生做好榜样。

2 原因分析

(1)信息负效应和虚拟化的泛滥。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信息垃圾只增不减;信息篡改现象更是比比皆是;网页附加信息随处可见。信息负效应的加剧,使大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缺乏自我意识和主见,也增加了辅导员在获取、处理与反馈信息等方面的难度,特别是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

(2)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不足。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基础,影响辅导员信息素养水平主要在于基础设施、信息化学习资源、信息化学习平台与工具、通讯四个要素。同时,在信息环境建设方面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健全,执行力度还不够,各种不健康、不良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地截取与制止,不断腐蚀高校学生和辅导员的思想和观念,诱使他们做出失范行为。

(3)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价值观的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和历史趋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的价值取向。在网络时代,信息与信息的交流、获取和应用,已成为个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基本要素,并进一步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潮流,会不可避免接触到各种非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意识淡薄,信仰出现危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的弱化,审美情趣低俗等问题,成为辅导员信息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3 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培育对策

3.1 增强信心,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包括社会对职业的认同和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认同。简金斯提出社会认同包括群体认同和社会分类两个方面。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包括高校辅导员本人对这一职业持积极统一的价值取向,有将辅导员职业终身化的强烈倾向性,对学生充满热爱、责任之情,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成为辅导员积极认真工作的内部动力。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有利于促进辅导员有效率地开展各项学生工作,有效落实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3.2 更新观念,培养辅导员的信息意识

辅导员的信息意识是指辅导员对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辅导员作为高校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主动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同时在工作中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方法,虚心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将技术运用到工作管理中去。其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户外体验活动,帮助高校辅导员树立利用和掌握信息化方式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正确观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和功能。

3.3 不断学习,丰富辅导员的信息知识

“信息化还可以支持终身教育”,辅导员要有利用信息终身学习的意识,包括传统文化素养、信息基本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外语学习。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网络工具,信息化手段学习掌握相关的信息知识,善于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强化与巩固信息知识的学习,以便能更好地用信息知识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3.4 科学评价,考评辅导员的信息能力

提升辅导员信息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立现代教育理念,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的问题,灵活熟练地使用信息工具与手段,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由于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培养标准,使得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缺失可参考物,培训的随机性过强,没有及时得到反馈,没有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导致辅导员利用信息以及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流于形式,成效不大。评价起着导向、调控、反馈和激励的作用,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信息能力,就应使辅导员信息素养评价机制具有科学系统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建立培养标准和考评机制,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坚持职前评价和职后评价相统一。既包括辅导员信息素养培训效果的评价,也包括辅导员职前和职后的统一与比较,更要注重受训者在培训后对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效果、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坚持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自我评价)相协调。为使考核工作更加真实有效,分别从上级、同级、学生和辅导员自己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考核与评价,尤其是加大学生考核比重,形成有效地制约内外监督评价机制。第三,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采用量化的方法使得考核结果以分数等直观形式出现,并采取个别谈话、小型座谈会、问卷调查法等方式,对辅导员信息素养方面的表现、主要优缺点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定性考核过程中坚持一般考核与特殊考核、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原则,突出反映辅导员利用信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实际情况,及时根据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

辅导员自身在培训全程中要积极认清自己信息素养水平的现状,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积极向更深层次发展,培养发展信息意识,对于自己在信息技术具体操作水平处于何种程度有清醒认识,认真做总结,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将新知识、新技能内化为自身信息素养的一部分。

3.5 规范行为,提高辅导员的信息道德水平

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过程中,用来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和。辅导员信息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要自觉抵制各种违法不良信息,尊重个人隐私,遵循有关信息网络的法律法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第一,要有一个清醒的信息道德认识。孔子说过:“君子慎其独也。”网络虚拟世界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也必然或隐或现地反映着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与观念,通过认识和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间接地探索信息透露出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道德观念。

第二,网络在自由传播信息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信息垃圾,要求辅导员能够注意法律、情感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信息伦理道德的自律;也要求辅导员利用自身的信息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学生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在网络伦理道德方面为大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积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舆论方向,发现信息的合理价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鼓励学生养成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的法律法规,文明上网,注重自律,做到“知行统一”。

第三,高校应根据社会与学校需要,制定符合相关的监管监督机制,特别是有关信息道德方面的理论依据,规范高校辅导员信息处理行为,将其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最后,辅导员要懂得利用网络、传媒、报告等多种形式明确各网络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明确网络行为的界线和尺度。辅导员应对信息的共享性各方面性质有充分的认识,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过程中要恪守一定的信息道德与伦理,正确合理掌握信息技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氛围。

[1] 谢志芳.职业化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2] 单春晓.心理健康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3-10-20.

[3] 周 喆.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2).

[4] 世界银行编写组.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formation Literacy Loss

LIN Ji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There are such lack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college counselors as weak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shortage of information knowledge, low information capacity and moral and ethical anomie of information. The reasons are analyzed from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he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hock and influence of diversified value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llege counselor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rnet

2016-07-10

林 静(1990-),女,吉林汪清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3-0496(2017)01-0034-03

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7.01.011

猜你喜欢
辅导员信息技术政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